五福寺

五福寺

五福寺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五福寺在蓮花池居安巷巷尾南面約40米處,建於清代中後期,是坐北朝南的大殿配東西廂房,還有對廳的四合院,院子東南角栽有一棵皂角樹。五福寺供奉的不是佛教的釋迦牟尼,也不是道教的太上老君,供奉的是三國時期蜀國大將關羽。關羽死後,佛教以他為護法神,道教尊他為關聖帝君。宋徽宗崇寧元年封“忠惠公”,宣和五年追封“義勇武安王”,明朝萬曆皇帝加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天尊關聖帝君”。關公一生忠義,深受百姓尊崇,理應享受人間香火。到五福寺敬香朝拜之人,大多數是為結拜兄弟,合夥謀事,籠絡人心等。五福寺是蓮花池村地方上的公產,在清代後期,安置一戶沒有住房的人家在寺內看守五福寺。

基本信息

現狀

五福寺五福寺
1940年,雲大農學院在已有呈貢農場的基礎上,還利用校本部附近的五福寺及周圍土地辦五福寺實習農場和蔬菜園藝場。1943年,國立雲南大學把五福寺農場、園藝場改建成昆明經濟農場,又叫昆明農林場、實驗農場。從1940年到1945年,五福寺農場辦得已見成效,效益還可觀。1945年,國立雲南大學把五福寺房地產及周圍土地收購和徵用作為農場基地。五福寺被收購時,看守五福寺的這家人傳延到1945年,已是弟兄三人都有妻室兒女的一個大家族了。分家後,伯家搬到蓮花池居安巷安居務農,仲家遷往北郊茨壩當時的中央機器廠(後來的昆明工具機廠)樂業務工,叔家移至城南的螺螄灣尋求發展。
1950年以後,雲南大學把五福寺農場叫做內農場。1970年至1990年期間,雲南大學總務處下屬的生產科就設在五福寺。1990年後五福寺被拆除,在其基址及周圍地盤上建蓋起一幢教學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