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爪金龍[巨蜥的別稱]

五爪金龍[巨蜥的別稱]

巨蜥是巨蜥屬()的蜥蜴,包括了所有蜥蜴中最重的科莫多龍及最長的薩氏巨蜥。它們的最近親是蛇蜥科及毒蜥屬。體長一般為60~90厘米,最大的可達2~3米,體重一般20~30千克,尾長70~100厘米,最長的可達150厘米,通常約占身體長度的五分之三。它是是我國蜥蜴類中體形最大的種類,也是世界上較大的蜥蜴類之一。

形態特徵

巨蜥體長一般為60~90厘米,最大的可達2~3米,體重一般20~30千克,尾長70~100厘米,最長的可達150厘米,通常約占身體長度的五分之三。它是是我國蜥蜴類中體形最大的種類,也是世界上較大的蜥蜴類之一。頭部窄而長,吻部也較長,鼻孔近吻端,舌較長,前端分叉,可縮入舌鞘內。全身都有布滿了較小而突起的圓粒狀鱗,成體背面鱗片黑色,部分鱗片雜有淡黃色斑,腹面淡黃或灰白色,散有少數黑點,鱗片為長方形,呈橫排。幼體背面黑色,腹面黃白色,兩側有黑白相間的環紋。四肢粗壯,指(趾)上具有銳利的爪。尾側扁如帶狀,很像一把長劍,尾背鱗片排成二行矮嵴,不象其他蜥蜴那樣容易折斷。有肛門前窩一對。

分布範圍

巨蜥在我國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海南和雲南的南部。廣西的那坡縣(百合、下華鄉、上華村和三合屯)、寧明、靖西、龍州和憑祥等地皆產。國外分布於印度、馬來西亞、緬甸、泰國、印度尼西亞。

生活習性

以陸地生活為主,喜歡棲息于山區的溪流附近或沿海的河口、山塘、水庫等地。晝夜均外出活動,但以清晨和傍晚最為頻繁。雖然身軀較大,但行動卻很靈活,不僅善於在水中游泳,也能攀附矮樹。食物可以根據不同環境下所有的食物加以選擇,能在水中捕食魚類,也可爬到樹上覓食,此外也吃蛙、蛇、鳥、各種動物的卵、鼠及昆蟲等。

巨蜥在遇到敵害時有許多不同的表現,如立刻爬到樹上,用爪子抓樹,發出噪聲威嚇對方;一邊鼓起脖子,使身體變的粗壯,一邊發出嘶嘶的聲音,吐出長長的舌頭,恐嚇對方;把吞吃不久的食物噴射出來引誘對方,自己乘機逃走等等。但更多的時候,是與對方進行搏鬥。通常將身體向後,面對敵人,擺出一副格鬥的架勢,用尖銳的牙和爪進行攻擊,在相持一段時間後,就慢慢地靠近對方,把身體抬起,出其不意地甩出那長而有力的尾巴,如同鋼鞭一樣向對方抽打過去,使其驚慌失措而狼狽逃竄,甚至喪身於巨蜥的尾下。如果對方過於強大,它就爬到水中躲避,能在水面上停留很長時間,所以在雲南西雙版納,當地的傣族同胞都叫它“水蛤蚧”。

保護級別

CITES瀕危等級:附錄II生效年代:1997

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一級生效年代:1989

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等級:極危生效年代:19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