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島效應

城市的熱島效應,乾島效應,濕島效應,雨島效應和渾濁島效應。 雨天濕島是降雨時及停雨後,因市區熱島效應使蒸發量比郊區大,空氣中水汽含量比郊區多。 結霜濕島是市區有強熱島時,結霜量小於郊區,空氣中的水汽壓比郊區大,形成結霜濕島。

五島效應
城市的熱島效應乾島效應,濕島效應,雨島效應和渾濁島效應。 
根據設在城區和其周圍郊區的氣象站同時間觀測資料表明,城市氣候與郊區相比有“熱島”、“乾島”、“濕島”、“渾濁島”和“雨島”等“五島”效應。 除了大家熟悉的“熱島”,“乾島”指城市水汽壓的平均值與同時期周圍郊區平均水汽壓相比較,城區低於郊區,呈現出“城市乾島”效應。“濕島”指城區平均水汽壓高於同時刻的郊區平均水汽壓,出現明顯的“城市濕島”。“渾濁島”指由於城市工業生產、交通運輸和居民爐灶等排放出的煙塵污染物比郊區多,造成城區的低雲量多於附近郊區,這就使得城市的散射輻射比郊區強,直接輻射比郊區弱,大氣的渾濁度顯著大於郊區。
詳解:
熱島效應:
一個地區的氣溫高於周圍地區的現象。用兩個代表性測點的氣溫差值(即熱島強度)表示.城市熱島效應就是一種城市氣溫比郊區高的現象。隨著城市規模的迅速擴大,城市的熱島效應越來越明顯。而它的形成,一方面是在現代化的大城市中,除了數百萬人日常生活所發出的熱量,還有工業生產、交通工具散發的大量熱量。另一方面,城市的建築群和柏油路面熱容量大,反射率小,能有效地儲存太陽輻射熱。據估算,城市白天吸收儲存的太陽能比鄉村多80%。到了晚上,城市降溫緩慢,因此夏季前半夜便仍感悶熱。城市熱島效應就是城市化的發展導致城市中的氣溫高於外圍郊區的這種現象。在氣象學近地面大氣等溫線圖上,郊外的廣闊地區氣溫變化很小,如同一個平靜的海面,而城區則是一個明顯的高溫區,如同突出海面的島嶼。由於這種島嶼代表著高溫的城市區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稱為“城市熱島”。熱島效應不僅使城市的氣候發生了變化,還帶來嚴重的污染,成為影響城市環境質量的重要因素。 近些年,隨著城市建設的高速發展,熱島效應也愈發明顯。概括起來,城市熱島的形成主要有四個原因:首先是人工建築物的影響,如混凝土、柏油路面以及各種建築牆面。這些人工建築物吸熱快而熱容小,在相同的太陽輻射條件下,其表面溫度明顯高於綠地和水面。其次是城市大氣污染。城市中機動車輛、工業生產及人群活動產生了大量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煤灰和粉塵等,這些物質可以吸收環境中熱輻射的能量,產生眾所周知的“溫室效應”,從而引起大氣的進一步升溫。 三是人工熱源的影響。日益增加的工廠、汽車、空調、冰櫃等人工排熱器在消耗掉大量能源的同時,還在不停地向外“傾瀉”著熱量,使城市的“體溫”一再升高。四是城市綠地和水體的減少。隨著城市中建築、廣場和道路的大量增建,綠地、水體等自然因素卻相應減少,吸熱少了,緩解熱島效應的能力自然就被削弱了。
乾島效應:
英文名稱
乾島效應∶DryIslandEffect 拼音:ɡān dǎo xiào yīnɡ
定義
與熱島效應通常是相伴存在的。由於城市的主體為連片的鋼筋水泥築就的不透水下墊面,因此,降落地面的水份大部分都經人工鋪設的管道排至他處,形成徑流迅速,缺乏天然地面所具有的土壤和植被的吸收和保蓄能力。因而平時城市近地面的空氣就難以像其他自然區域一樣,從土壤和植被的蒸發中獲得持續的水份補給。這樣,城市空氣中的水分偏少,濕度較低,形成孤立於周圍地區的"乾島"。
多霧是熱島和乾島效應 據新華社電上海似乎進入了一個“霧月”。12月中旬上海已接連拉響4次大霧警報,其中13日早晨在不到一小時內連拉兩次警報,預警級別直達最高等級的黑色警報。15日又是輕霧迷漫。市民們發現,上海的迷霧天出現了新特點:即郊區霧氣重,城區霧氣淡。氣候專家表示,這裡面折射出上海城區的熱島和乾島效應。 氣候專家徐家良對此作了具體解釋,城區鋼筋水泥的建築物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高,市區全是水泥路面的“天下”,很難有土壤地皮的位置,水面積也十分有限,城區的熱島效應已十分明顯。市區與遠郊的年平均氣溫已相差1.5℃至1.6℃,城鄉溫度差在秋冬季表現得最為明顯。由於城區相對氣溫較高,夜間輻射降溫的程度不足,就較難形成大霧。 此外,上海城區還有一個“知名度不及熱島效應”的“乾島效應”。城區密密的水泥路面阻斷了空氣中水汽的循環,地面難以多量地吸收水分,也就不能大量地釋放水分,所以城區的空氣水分含量相對郊區要低,空氣相對較乾。沒有充分的水汽條件,也較難形成大霧。
根據1984~1990年上海城區測站和郊區測站對空氣的水汽壓和相對濕度觀測資料統計,年平均值都呈現城市乾島,中心分別在南市區與黃浦區,相似熱島中心位置。
乾島強度以水汽壓衡量,7~9月最大,5月和10月次之,12月至次年2月最小。如以相對濕度衡量,則9~10月為最大,4~5月次之,6月梅雨期最小
濕島效應:
上海市區各月的夜間都有可能出現強度不等的濕島。出現次數和種類以1月為最,但其強度偏弱。7、8月其次,其種類較少但強度甚大。春秋兩季介於冬夏之間,具有過渡性質。
濕島的種類有凝露濕島、雨天濕島、霧天濕島、結霜濕島和雪天濕島等。
市區夜間經常出現凝露濕島,天氣穩定又無低雲、風速較小的夜間,郊區降溫快,結露多,空氣中水汽大量析出,水汽壓即迅速降低;市區因熱島效應,氣溫較高,結露量較少,空氣中水汽壓高於郊區,形成城市濕島。上午溫度上升後,露水蒸發,郊區空氣中濕度迅速增加,市區轉為乾島。凝露濕島以8月最多,7月和10月其次,4月和1月較少。
雨天濕島是降雨時及停雨後,因市區熱島效應使蒸發量比郊區大,空氣中水汽含量比郊區多。雨天濕島以4月最多,7月次之,8、10兩月再次之,1月最少。
霧天濕島常是在有霧時,霧滴與周圍空氣間進行水分交換,市區較暖,飽和水汽壓較高,能容納的水汽量較郊區為多,形成霧天濕島。
結霜濕島是市區有強熱島時,結霜量小於郊區,空氣中的水汽壓比郊區大,形成結霜濕島。
雪天濕島的形成與雨天濕島相似,但因氣溫低、熱島效應小和風速稍大等,其濕島強度較弱。
雨島效應:
大城市高樓林立,空氣循環不暢,加之盛夏時節,建築物空調、汽車尾氣更加重了熱量的超常排放,使城市上空形成熱氣流,熱氣流越積越厚,最終導致降水形成.
城市上空懸浮顆粒物多,遇到暖濕氣流,凝結核多,易形成局地暴雨。
城市渾濁島效應:
是指由於城市大氣中的污染物質比郊區多,凝結核也多,低空的熱力湍流和機械湍流又比較強,因此造成城市的日照時數減少,太陽直接輻射大大削弱,其能見度也小於郊區的現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