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池

五山池

五山池位於道幃鄉南達里加山主峰之地東南,側距縣城東南約52公里,距西寧市205公里,是風景瀏覽景區,。冬季冰雪覆蓋,夏日雲霧繚繞。池呈圓形,周長485米,水面積1.86公頃(合28畝),水深約10米左右。蓄水量約10萬立方米。又名霧山池、霧山仙池,達里加天池,藏語稱達里加措。

概況

五山池又名霧山池、霧山仙池,達里加天池,藏語稱達里加措。位於道幃鄉南達里加山主峰之地東南,側距縣城東南約52公里,距西寧市205公里,是風景瀏覽景區。地處達里加山主峰東南側。冬季冰雪覆蓋,夏日雲霧繚繞。池呈圓形,周長485米,水面積1.86公頃(合28畝),水深約10米左右。蓄水量約10萬立方米。池水滲漏池外。

簡介

五山池,藏語稱"達里加措",意為眾山之王的湖,是大夏河支流老鴉關河的源頭,地處臨夏縣西端麻尼寺溝鄉境內,甘青兩省交界處海拔4600多米的達里加山群峰之間,為一潭海拔4250米直經約500米的圓形湖泊,因周圍五峰聳立而得名。

傳說

關於五山池,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很久以前,在甘青交界西南隅的山峁上有一戶貧苦人家。老母年邁,雙目失明,兒子勤勞善良,母子二人相依為命,一年四季起早貪黑,面朝黃土背朝天,依靠耕種幾畝貧瘠窪地的微薄收成艱難度日。一年秋後的一個夜裡,老母作了一個夢,她夢見嫦娥仙子下凡對她說,想用重金購買她家的豆地。老母夢中驚醒,將夢境告訴了兒子,兒子聽後將信將疑。第二天兒子下地去收割豆子,日落西山的時候,拔完了大半塊豆地,在他拔起最後一片豆子時,發現地上有一錠大大的銀元寶。兒子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用衣襟擦了又擦,難道這是真的嗎?見老母的美夢成真,兒子欣喜若狂,跪拜在地上,感謝嫦娥仙子的恩賜。在他拾起元寶處,有一股清泉噴涌而出,泉水越來越大。很快,豆子地便漲成一潭碧波蕩漾的池子,池水清澈見底,藍天白雲倒映其中,山依著水,水映著山,構成一幅奇妙的畫卷。自從有了這潭池,方圓百里的百姓多沐其澤,久旱便雨,雨足即晴,風調雨順,豐衣足食,日子過得殷實紅火。百姓們感念池神之德,沐浴更衣,擺設香案,陳列祭品,焚香跪拜。

遠方的鄉民們抱怨池神偏袒一方,施惠不公,與附近百姓產生糾紛,矛盾激化。為了不致發生流血衝突,池神不得已決定出走,最終移到西南海拔4636米的達里加山雪峰之間,池水澄清,久旱不涸,久澇不溢。池神未忘記百姓之誠,臨走時在山腳下留下一眼清泉滋養他們,後世傳說是嫦娥仙子引來的"龍泉"。在當地百姓心目中,五山池神秘莫測,頗具靈性,每逢農曆六月初六,都要隆重祭祀,虔誠祈禱,此習俗延續至今。

景觀

《西寧府續志》記載:六月積冰,遇早禱之則雨。”五山池以它獨特的高、奇、險、神、絕,聞名遐邇。夏季6—8月間是旅遊的最佳時期。從臨平公路達加里埡豁南山坡登上綠草如茵,連綿起伏的山嶺,步行5公里即到龍窩。再向西攀登,山勢崢嶸,奇峰拔地而起,高聳入雲,花崗岩巨石之大,別處少見。五山池似一顆耀眼的明珠,在巨石間晶瑩剔透。池面時而漣漪四起,碧波蕩漾,時而泛起泡珠,滿目水花。懷抱山池的峻岭石峰裸露,千姿百態。再攀主峰,就可遠眺循化山川、甘南草原及臨夏風光。相傳,明太祖朱元璋火燒慶功樓,遇難元勛大鬧閻王殿,要求還魂再返人間,但諸臣屍骨銷化,閻王只好封他們為地方神,常 遇春被封為“五山大王,河池龍王”。五山池是他的封地,因他功高蓋世,五山池就成為人們敬仰一代英豪的化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