亓俊美

亓俊美(1897—1967),乳名閨女,山東省萊蕪市人。幼年家境貧寒,父母早逝,靠祖母撫育。清末民初,亓與祖母、叔父、表兄一起逃荒來到翼城世家莊。

開始靠乞討為生,不久,他和叔父、表兄到世家莊郝世成的戲班燒茶,後定居南官莊村。是年,俊美僅七歲,為了生計,其叔父便讓他拜當時的著名生角紅彩兒(藝名)為師。紅彩兒藝高心傲,思想保守,但亓俊美敬師勝親,博得紅彩兒的好感,於是便將自己的戲藝尤其是他拿手的翎子功毫無保留地傳給了他。加之他不怕吃苦,潛心鑽研,因此戲藝提高很快,對於紅彩兒所授翎子功,細心體味,仔細琢磨,並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創新,因而初登戲台便得到觀眾好評。但不幸十幾歲時,患天花症,死裡逃生落了個滿面麻子,扮演生角已面貌欠佳。於是,他便下決心精練刀槍和翎子功,爭取以武取勝,經過刻苦練功,其武功果然名聲大振。此後,他更加勤勉,不輟練功,功力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在《風儀亭》中扮演呂布時,行腔運用自如,尤其是頭頂翎子,時而單鳳展翅,時而雙鳳齊飛,多姿多彩,造型絕妙,目光細膩傳情,把呂布見到貂蟬時心神顛倒、魂魄飛散的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在《長板坡》中扮演趙雲,英姿瘋爽,威風凜凜,手持花槍,輕舞重擊,與對打演員配合默契,令人眼花了亂,目不暇接。他雙肩一抖,背上靠旗嘩嘩作響,無論是舞槍、趟馬、或跟斗、翻撲,無不神奇驚險,令人交口贊絕。在《翠屏山》中所扮石秀,醉醺醺,氣昂昂,英雄氣概昂然台上,手持真刀,寒興閃閃,揮舞起來,團團白光纏身,銜刀背,翻斗、劈叉、旋轉自如,時而空中取酒,時而地下掘金,不僅表現了石秀的高深武功,而且以細膩的面部表情,表現了石秀強烈反抗精神和俠客氣質。 俊美不僅戲藝高超,而且為人謙虛,崇尚戲德,講究颱風。無論在城市,還是農村,無論台下人多還是人少,他都能一絲不苟,以身作則,遵守班規,團結演員。更可貴的是他對戲劇藝術有著執著追求,每天堅持練功不捨,直到年老花甲,仍然練功不輟。 新中國成立後,俊美加入翼城縣蒲劇團,把自己的拿手好戲如《小宴》、《盤刀》獻給了人民民眾,並把自己的精湛藝術毫無保留地傳給後人。1967年,俊美病故,終年70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