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換性與測量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互換性與測量技術

所屬類別

教材 >> 高職 >> 高職機械

作者:汪明玲、彭碧霞 主編

出版日期:2011年12月 書號:978-7-122-12906-2

開本:16 裝幀:平 版次:1版1次 頁數:199頁

內容簡介

本書前半部分主要內容包括:孔與軸的公差與配合、測量技術基礎、形狀和位置公差及檢測、表面粗糙度及檢測、光滑極限量規設計、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鍵和花鍵的公差配合及檢測、圓錐的公差配合及檢測、螺紋的公差及測量、圓柱齒輪傳動的公差及檢測、尺寸鏈等,每章後均附有習題。

本書後半部分為實訓指導書,主要內容包括:內外徑及長度的測量、幾何誤差的檢測、表面粗糙度的檢測、螺紋的檢測、角度與錐度的檢測、齒輪的檢測、精度設計。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機械類及套用型本科院校機械類、機電類相關課程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用書。

目錄

1緒論1

11互換性與標準化1

111互換性的概念1

112互換性的分類1

113互換性在機械製造業中的作用1

114標準與標準化2

12加工誤差和公差4

121加工誤差4

122公差5

123誤差與公差的區別5

13本課程的性質與學習方法5

131課程的性質5

132課程的要求6

133學習方法6

習題6

2孔與軸的公差與配合7

21基本術語及定義7

211孔和軸的定義7

212關於尺寸的術語及定義7

213關於尺寸偏差及公差的術語及定義8

214有關配合的術語及定義10

22公差與配合標準12

221標準公差系列12

222基本偏差系列14

223一般、常用和優先的公差帶與配合20

224一般公差(線性尺寸的未注公差)23

23極限與配合的選擇24

231基準制的選擇24

232公差等級的選擇24

233配合性質的選擇27

234極限與配合在圖樣上的標註30

習題31

3測量技術基礎33

31測量技術基本概念33

311測量的基本概念33

312長度單位、基準和量值傳遞33

313量塊的基本知識34

32測量器具與測量方法分類38

321測量器具的分類38

322測量方法的分類38

323測量器具的基本技術指標39

33測量誤差40

331測量誤差的基本概念40

332測量誤差的來源41

333測量誤差的分類42

334測量精度45

335誤差的處理46

34測量器具的選擇48

341驗收極限48

342測量器具的選擇48

習題50

4形狀和位置公差及檢測52

41概述52

411要素的概念52

412形位公差項目及符號53

413形位公差的標註方法53

414形位公差帶56

42形狀公差及檢測57

421形狀公差項目57

422形狀誤差的評定58

43位置公差及檢測59

431位置誤差和位置公差59

432基準60

433定向公差62

434定位公差62

435跳動公差64

44公差原則與公差要求66

441有關術語和定義66

442獨立原則70

443相關要求71

45形位公差的選用76

451形位公差項目的選用76

452基準要素的選用76

453形位公差值的選用76

46形位公差值的檢測原則79

習題80

5表面粗糙度及其檢測83

51概述83

51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83

512表面粗糙度對零件使用性能的

影響83

52表面粗糙度的評定84

521主要術語及定義84

522表面粗糙度評定參數85

53表面粗糙度的參數選擇和圖樣標註87

531評定參數的選擇88

532評定參數值的選擇88

533表面粗糙度的標註89

54表面粗糙度的檢測92

習題93

6光滑極限量規設計94

61量規概述94

611量規定義94

612量規分類94

613量規極限尺寸的判斷原則95

62量規公差與量規公差帶96

621工作量規的公差帶96

622校對量規的公差帶96

623量規公差帶96

63光滑極限量規的設計97

631量規結構形式的選擇97

632量規的技術要求98

633量規工作尺寸的計算步驟99

634量規設計套用舉例99

習題100

7滾動軸承的公差與配合101

71概述101

711滾動軸承的結構及分類101

712滾動軸承的精度等級及套用102

72滾動軸承內、外徑的公差帶102

721滾動軸承配合的基準制102

722滾動軸承內、外徑公差帶特點102

73滾動軸承配合的選擇103

731軸頸和外殼孔的公差帶103

732配合選擇的基本原則104

733配合表面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105

734滾動軸承配合選用舉例107

習題109

8鍵和花鍵的公差配合與檢測110

81平鍵的公差配合與檢測110

811平鍵連線的結構和主要幾何參數110

812平鍵連線的公差與配合111

813平鍵的形位公差及表面粗糙度112

814平鍵的檢測113

82矩形花鍵的公差配合與檢測113

821矩形花鍵結合主要參數和定心方式113

822矩形花鍵連線的公差與配合115

823矩形花鍵的形位公差和表面粗糙度115

824矩形花鍵的標註方式117

825矩形花鍵的檢測117

習題118

9圓錐結合的互換性及檢測119

91概述119

911圓錐配合的特點119

912圓錐配合的基本參數119

913圓錐配合的種類121

914圓錐配合的形成121

92圓錐公差及其選用122

921圓錐公差項目122

922圓錐公差的標註124

923圓錐直徑公差的選用125

924圓錐的表面粗糙度126

925未注公差角度的極限偏差126

93圓錐的檢測126

931直接測量法126

932間接測量法127

習題127

10螺紋的公差及測量128

101概述128

1011螺紋的分類128

1012普通螺紋的基本幾何參數128

1013普通螺紋幾何參數誤差對互換性

的影響129

102普通螺紋的公差與配合標準132

1021螺紋的公差等級132

1022螺紋的基本偏差133

1023螺紋的旋合長度133

1024螺紋精度的選擇135

1025螺紋的表面粗糙度135

1026螺紋的標註135

1027套用實例136

103梯形螺紋公差136

1031概述136

1032梯形螺紋的公差137

1033旋合長度137

1034梯形螺紋精度與公差帶選用139

1035梯形螺紋的標記139

104螺紋測量140

1041綜合檢驗140

1042單項測量141

習題141

11圓柱齒輪傳動的公差及檢測142

111圓柱齒輪傳動的基本要求142

112齒輪的主要加工誤差及分類142

1121齒輪的加工誤差來源143

1122齒輪加工誤差的分類143

113漸開線齒輪誤差評定參數及檢測144

1131影響運動準確性的誤差評定參數及檢測144

1132影響傳動平穩性的誤差評定參數及檢測148

1133影響載荷分布均勻性的誤差評定參數及檢測154

1134影響齒輪副側隙的誤差評定參數及檢測156

1135齒輪副的誤差項目及檢測157

114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及標註159

1141齒輪精度等級的劃分159

1142齒輪精度在圖紙上的標註159

115漸開線圓柱齒輪精度等級的選擇160

1151齒輪精度等級的選擇方法160

1152齒輪檢驗項目的選擇161

1153齒輪副側隙及齒厚極限偏差的確定161

1154齒坯精度的確定163

1155綜合舉例163

習題166

12尺寸鏈167

121尺寸鏈的基本概念167

1211尺寸鏈的含義及特性167

1212尺寸鏈的組成168

1213尺寸鏈分類168

1214尺寸鏈計算的類型及方法169

122用極值法解尺寸鏈170

1221解尺寸鏈的步驟170

1222極值法基本公式171

1223工藝尺寸鏈計算171

1224裝配尺寸鏈計算172

習題173

實訓指導書174

實訓1內、外徑及長度的測量174

實訓11使用游標類和螺旋測微類量具174

實訓12用內徑百分表測量孔徑177

實訓13用遊標卡尺和千分尺測量軸徑179

實訓14用立式光學計測量塞規180

實訓2幾何誤差的檢測181

實訓21直線度、平面度誤差的測量(形狀公差)181

實訓22圓度、圓柱度誤差的測量(形狀公差)182

實訓23平行度與垂直度誤差的測量(定向位置公差)183

實訓24位置度、同軸度誤差的測量(定位位置公差)183

實訓25圓跳動、全跳動的測量(跳動位置公差)184

實訓3表面粗糙度的檢測185

實訓31用樣板比較法確定表面粗糙度185

實訓32用雙管顯微鏡測量表面粗糙度(光切法)185

實訓4螺紋的檢測189

實訓41用螺紋千分尺測量螺紋中徑189

實訓42用三針法測量螺紋中徑190

實訓43用工具顯微鏡測量外螺紋的各項參數191

實訓5角度與錐度的檢測192

實訓51用角度規測量角度誤差192

實訓52用正弦規測量圓錐誤差193

實訓6齒輪的檢測195

實訓61用齒輪徑向圓跳動檢查儀測量齒輪的徑向圓跳動195

實訓62用齒厚遊標卡尺測量齒輪的弦齒厚196

實訓63用齒輪雙面嚙合綜合檢查儀測量齒輪徑向綜合誤差196

實訓7精度設計197

實訓71軸的精度設計197

實訓72滾動軸承配合的精度設計198

實訓73齒輪精度設計199

參考文獻200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