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樂土

于樂土

于樂土,河南開封人,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河南省官瓷藝術大師。北宋官瓷的重要創新發展者。 出生於1962年7月6日,1990年開始從事北宋官瓷的研究和創作,在繼承和掌握北宋官瓷獨特的燒制技藝的基礎上,將開封北宋官瓷官瓷研究所數十種胎、釉配方和科研資料進行了全面的歸納整理,不僅將官瓷製作工藝分類細化和規範化,並推測古人對官瓷胎、釉的配製技藝,簡化配方,去除了原配方中所有的化學原料,完全以天然礦石原料制胎、配釉,研製出三元礦石胎方和五元礦石釉方,極大地簡化了官瓷胎、釉複雜的配製工藝,並自成一派。

中文名 于樂土外文名 letuyu
國籍中國民族漢出生地河南開封
出生日期1962年7月6日職業官瓷大師
主要成就北宋官瓷純天然礦石原料的製作和燒成
北宋官瓷文化藝術發展的推動
代表作品專著《中國汴京官窯》北宋官瓷經典作品
目錄
1于樂土
2藝術成就
3藝術特色
4鑑賞
1于樂土
于樂土,男,1962年7月6日生,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民間工藝美術大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的民間工藝美術家,OPC國際註冊工藝美術大師,河南省陶瓷藝術大師,河南省官瓷藝術大師,北宋官瓷燒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自1992年起,先後擔任河南省開封北宋官瓷研究所技術員、科研室主任、生產部主任、研究員、技術副所所長等職,現為河南省北宋官瓷技術官瓷研究中心研究員、總工程師。兼任中國陶瓷工業協會陶瓷藝術委員會理事,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宋官窯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民協宋官窯專業資格評定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門頭溝(遼代)龍泉務窯恢復燒制技藝項目帶頭人,香港工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宿遷職業技術學院客座教授。
2010年,為將官瓷的燒制技藝由藝術提升的學術層面,先生出版北宋官瓷有史以來第一部學術專著——《中國汴京官窯》一書,2011年與著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劉富安的長子劉永昭先生合作,主編出版《劉富安大師傳世作品集》,且先後在《國家藝術》、《盛世中華》等國家主流期刊發表十餘篇學術論文;在技藝傳承方面,為了使北宋官瓷燒制技藝代有傳人,專門招收學徒,傳授技藝。如今,弟子張炳逸、於躍、牛盾等目前分別在禹州陶瓷技術職業學院、中央美術學院深造,弟子於伯隆、穆俊宏、於嗡等,購置窯爐設備,分別成立了開封市汴京官窯藝術有限公司和開封市北宋官瓷珍寶館,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弟子薛理斌、文岱峰在廣東惠州創辦“惠州市開寶陶瓷文化發展有限公司”,致力恢復(宋代)東平窯青瓷燒制技藝,學生趙素萍、李磊等,為河南省北宋官瓷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技術骨幹,其創作的作品獲得了包括“大地獎”等多種獎項;在學術交流和展覽方面,受中國民協、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等有關部門的指派及亞洲藝術基金會的邀請,代表北宋官瓷出訪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以色列及中國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參加國際藝術展覽及學術交流活動。作品2009年被外交部選為國禮;2010入選年並參加上海世博會河南活動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2011年作品入選京畿世界陶瓷雙年展、韓中陶瓷藝術交流特別展;2013年作品入選國家教育部審定的9年義務教育教科書(國中二年級上),2014年入選北美中國民間藝術展;日前,官瓷作品分別為中國國家博物館現當代陶瓷名人廳、以色列國家博物館、韓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民協藝術館、河南省文化廳藝術館、汝州汝瓷博物館、開封市北宋官瓷珍寶館等專業機構收藏和展示。
重要展覽
1996年2月,中國民間藝術展,天津
2007年3月,中華陶瓷精品世界巡展馬來西亞站,吉隆坡
2007年11月,中原文化日本行——河南省民間藝術精品展,東京
2009年5月,2009上海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上海
2009年8月,第34屆世界手工藝品博覽會,耶路撒冷
2009年12月,第三屆亞洲藝術品博覽會,香港
2002年10月,獲第七屆全國陶瓷藝術展,上海
2010年7月,上海世博會河南活動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展,上海
2010年9月,第五屆中國民間藝術品博覽會,煙臺
2010年12月,第四屆亞洲藝術品博覽會,香港
2011年10月,韓國京畿世界陶瓷雙年展,京畿
2012年5月,“唐宋名瓷現代傳人與台灣陶藝名家展”,台北
2013年7月,世界外交官2013CICPE主題日活動——向世界推介工藝之美
2013年8月,第38屆世界手工藝品博覽會,耶路撒冷
2014年2月,中國民間藝術精品展,美國加州
2014年10月,中國河南名窯名家陶瓷藝術精品展,上海
重要收藏
2007年3月,作品《鼓釘花觚》被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收藏
2007年11月,作品《方琮》為日本東京都大本山相國寺收藏
2009年8月,作品《玉壺春》由以色列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0年7月,《琮瓶》等四件作品由河南省藝術中心藝術館收藏
2011年7月,作品《大梅瓶》等九件作品入選中國國家博物館名人廳
2011年10月,作品《大弦紋瓶》、《大玉壺春》被韓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2012年10月,作品《大出戟尊》等四十七件作品被開封市北宋官瓷珍寶館收藏
2013年8月,作品《貫耳壺》由以色列耶路撒冷市政廳收藏
2013年12月,作品《八棱貫耳壺》等3件作品,被河南省民間藝術博物館收藏
2014年2月,作品《吉祥圓滿大盤》被中國駐美國舊金山總領事館收藏
重要獲獎
2002年1月,獲河南省首屆陶瓷藝術創作一等獎。
2002年10月,獲第七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一等獎。
22005年10月,獲二零零五年國家信息技術套用“倍增計畫”優秀項目獎。
2009年5月,獲2009上海中國工藝美術精品博覽會金獎。
2009年10月,大梅瓶、大貫耳瓶等六件作品被外交部選為國禮。
2009年11月,獲第四屆北京文博會金獎。
2010年6月,獲第五屆中國(莆田)海峽工藝品博覽會優秀作品評比金獎。
2010年9月,榮獲第五屆中國民間藝術品博覽會金獎。
2010年12月,榮獲第四屆亞洲藝術品博覽會傳統陶瓷類金獎。
2011年3月,獲第九屆全國工藝品、旅遊品、禮品博覽會“中藝杯”金獎。
2011年7月,獲第四屆中國(江西)旅遊工藝美術作品設計(創作)金獎。
2011年8月,獲首屆中國陶瓷“大地獎”銀獎。
2012年5月,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
2013年3月,作品《大梅瓶》入選由教育部審定、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的全國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美術》教材
2013年7月,獲中國國際輕工業消費品展覽會文化創新獎。
2014年9月,獲第二屆河南省“大河杯”中原壺設計大賽金獎。
2014年9月,獲第二屆河南省民間藝術展一等獎。
著作及論文
2010年6月,由東方經典出版社出版個人學術專著《中國汴京官窯》,計20餘萬字。
2011年4月,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本人和劉永召合作主編的《劉富安傳世作品集》。
2011年3月,在《國家藝術》期刊發表論文《中國北宋官瓷》。
2011年5月,在《中華盛世》期刊發表論文《淺析北宋官瓷》。
2012年5月,《守正出奇——中國名窯陶瓷工藝與台灣當代陶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發表論文《北宋官瓷的傳承和影響》
2011年8月,在《古都開封》期刊,發表論文《北宋官瓷藝術探源》
2012年4月,與中國國家博物館侯松園老師合作,在《古都開封》期刊,發表論文《開封東窯與北宋官瓷》
2013年9月,在《開封地情》期刊,發表論文《北宋官瓷的歷史成就與歷史地位》
2014年10月,在《大觀收藏》期刊,發表論文《北宋官瓷的創製》
2014年12月,在《大觀收藏》期刊,發表論文《北宋官瓷的釉質》
2藝術成就
第一位在新時期完全使用純天然礦物原料燒制官瓷藝術品的官瓷藝術大師
第一位讓北宋官瓷文化藝術走向世界的官瓷藝術大師
第一位作品入選國家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的官瓷藝術大師
第一位進行柴燒官瓷並獲得圓滿成功的官瓷藝術大師
“藝之道,在於苟”是于樂土常掛嘴邊的話,為了保證作品藝術水準,先生從選料、粉碎、練泥、配釉、制坯、素燒、施釉、釉燒等每道工序都嚴格要求,一絲不苟到了幾近苛刻的地步,凡是未達到藝術要求的,一律打碎重來,這給開封官瓷研究所員工及弟子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大家仍記憶尤深,這當然也是于樂土先生對官瓷藝術的苦心追求:敬業和嚴肅。可以說,于樂土已把自己的精力根植於官瓷,奉獻給官瓷。

3藝術特色
作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北宋官瓷創建於北宋宣政年間,是宋徽宗引入汝瓷及開封東窯等窯系的製作精華,並遴選全國制瓷名匠,在當時北宋都城開封創製。它雖與當時諸窯同地而立,但誕生於藝術帝王徽宗之手的北宋官窯,源於它非凡的地位,它舉國之力的投入,以及它納天下巧工的技術和它深蘊著徽宗個人藝術才華的追求,乃至它高居廟堂的擁有者,其鶴立雞群是不爭的事實!從中國陶瓷史的意義上言,北宋官瓷不僅是我國陶瓷史上第一個由朝廷獨資投建的“國有”窯口,也是第一個被皇帝個人壟斷的瓷器種類,加上它主要燒制國家禮器的社會和藝術功用,其作品在很大意義上象徵著皇權以及皇室的尊貴和尊嚴;從陶瓷藝術角度而言,北宋官瓷珍稀的作品,稱得上是大師巨匠精湛技藝和徽宗個人傑出的藝術才華雙劍合璧的典範,凝聚著深刻的傳統文化內涵。因此,北宋官瓷自問世以來,便因其特殊的歷史地位和徽宗對中國陶瓷藝術盡善盡美的追求而孤標傲世,光照天下,素有“王者之瓷,社稷神器”的盛譽。

造型美:于樂土的作品,基本師法宋代官瓷的曲線,注重圓、扁、方、長、曲、直、縮、脹,格局合稱,虛實得當的原則,保持了宋代官瓷造型的基本特點,達到了型體美。于樂土的官瓷作品造型通常以仿三代青銅器、玉器為主,追求單純、簡約和端莊,線形不張不馳,以含蓄典雅、靜穆大氣的美學原則為圭臬,作品求正不求奇,嚴謹法度,也即一些古陶瓷專家所說的,依“名古器”為造型依據,作品件件有典,稟賦深義。印證了清代學者許之衡在他的《飲流齋說瓷》一書中所言“官瓷重楷模,精華四海萃”的造型藝術高度。
釉色美:于樂土對北宋官瓷對釉色的追求與完善,可以說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平,其釉質肥厚,瓷無修飾,主要以釉色之美、紋裂之俏,去追求藝術上至高至上的大境界。其官瓷作品常見有天青、粉青、翠綠、月下白、炒米黃、油灰等釉色,不以繪彩描金為能事,完全依靠瓷器本身自然如玉的釉質和釉色之美,以及如夢如幻的開片去抵達官瓷的藝術,從這一點來說,于樂土對釉質宛如美玉的追求,實為先生創作的第一要素。。
開片美:于樂土官瓷作品釉面的開片,得益於他獨特的胎方和釉方膨脹係數不一的配比,以及獨到的製作技藝,使之燒制出來的作品,所開片紋極富節奏感,如粼粼水波,晶瑩剔透,開片不僅自然流暢,且小器也可開出紋如鱔血的龜背大片,產生出令人驚嘆的紋裂美。。
自然美:于樂土燒制的北宋官瓷,融合了豐富的人文思考、多樣化的天然取材、經典的創意加值和文化加值,在孕育出獨特的陶瓷藝術美學外,也打造出北宋官瓷獨特的藝術品牌。先生以人文藝術為基盤,以真摯的匠師精神,經由精益求精的創意激盪,從制樣、選料到造型和最後的燒成,每一件官瓷作品都凝聚著先生辛勤的心血,汗水和智慧,每一件神完氣足的北宋官瓷藝術作品,都是先生利用大自然賦予的先天條件與其精湛技藝相結合所創造出的人間奇蹟,稟賦著人類深深的文化烙印。從學術上講,于樂土先生的官瓷作品既無精美的雕飾以譁眾,又無艷麗的塗繪以媚人,唯以簡單洗鍊的造型之美,以及釉色紋片開裂之俏所幻放出迷人的藝術魅力,來追求其平淡含蓄、至高至美的藝術境界。這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自然美,在表現出於樂土先生祥和靜美的內心意蘊的同時,也開拓出了北宋官瓷文化藝術廣闊的前景。

4鑑賞

于樂土的官瓷藝術,代表著當代官瓷最高的藝術成就之一。在於樂土的作品中,圖飾幾乎全都是非物象化的,在質樸典雅的器型上,演變幻化出來的開片紋路,簡約大氣,作品雖由人力而成,卻宛若天工,構成了北宋官瓷精美典範的“龜背片、鱔血紋、紫口鐵足、溫潤如玉”的基本藝術特徵。
在造型方面,于樂土不僅極為講究造型的規整和法度,以名古器為依據,多仿秦漢乃至夏商周三代古銅器、玉器等名古器造型,風格也多追求宮廷的華貴和大氣,故作品古規整大氣,稜角挺拔,古樸端莊,可謂正不求奇;其作品器型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禮器,主要為仿古禮器,代表作品有瓶、尊、壺、爐、觚、盤等器形;二是文房用具,代表作品主要為“文房四寶”,以及計有直口、荷口、葵口、壽桃、弦紋、鋪首、獸耳等多種樣式的筆洗,器型可謂琳琅滿目。故在藝術創作上,于樂土完全遵循道法自然的美學原則,作品不塗不繪,不渲不染,不雕不琢,不鑲不嵌,將陶瓷藝術的美充分地融入“平淡”、“簡易”和“含蘊”之中,用本質的美來實現一種“不飾之飾”。
在釉色方面,于樂土的官瓷釉質如冰似玉、大氣盈盈,厚渾且油潤溫和,追求自然天成的釉質和釉色,作品釉色平淡含蓄,溫潤素雅之中來表現藝術家祥和靜美的內心意蘊。在施釉工藝上,主要採取多次浸釉的工藝方法,使其作品表現出很強的玉質感。
在器物開片方面,得益於其獨到的釉方和胎方的配製工藝,于樂土作品釉面的開片極具魅力,所開片紋極富節奏感,“紋猶鱔血”,如水波粼粼,精靈剔透,開片不僅流暢,且小器大片,紋如鱔血,產生出令人驚嘆的紋裂美。
在落款方面,于樂土官瓷作品的款識均為方形,在器物坯未乾時,在泥片上打款貼壓在坯底,印文為“樂土製陶”,(上海世博會期間,專門為世博會制有印款,出打有“汴京樂土”和“于樂土製”外,還有世博會、標示、吉祥物以及單位等),也有極少在器物底部刻或用筆直接署名的款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