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

二甲基丙烯焦磷酸酯是一部生物學類的書籍,現已完結。

 第一部分

化學品名稱
化學品中文名稱: 丙烯
化學品英文名稱: propylene
中文名稱2:
英文名稱2: propene
技術說明書編碼: 31
CAS No.: 115-07-1
分子式: C3H6
分子量: 42.081
丙烯燃燒化學方程式:2C3H6+9O2=6CO2+6H2O

第二部分

成分/組成信息
主要成分:純品
CAS No.:115-07-1

第三部分

危險性概述
危險性類別:
侵入途徑:
健康危害: 本品為單純窒息劑及輕度麻醉劑。急性中毒:人吸入丙烯可引起意識喪失,當濃度為15%時,需30分鐘;24%時,需3分鐘;35%~40%時,需20秒鐘;40%以上時,僅需6秒鐘,並引起嘔吐。慢性影響:長期接觸可引起頭昏、乏力、全身不適、思維不集中。個別人胃腸道功能發生紊亂。
環境危害: 對環境有危害,對水體、土壤和大氣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險: 本品易燃。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皮膚接觸:
眼睛接觸:
吸入: 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食入: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危險特性: 易燃,與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熱源和明火有燃燒爆炸的危險。與二氧化氮、四氧化二氮、氧化二氮等激烈化合,與其它氧化劑接觸劇烈反應。氣體比空氣重,能在較低處擴散到相當遠的地方,遇火源會著火回燃。
有害燃燒產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滅火方法: 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

第六部分

泄漏應急處理
應急處理: 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儘可能切斷泄漏源。用工業覆蓋層或吸附/ 吸收劑蓋住泄漏點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氣體進入。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第七部分

操作處置與儲存
操作注意事項: 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屬檔案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儲存注意事項: 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氧化劑、酸類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第八部分

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職業接觸限值
中國MAC(mg/m3): 未制定標準
前蘇聯MAC(mg/m3): 100
TLVTN: ACGIH 窒息性氣體
TLVWN: 未制定標準
監測方法:
工程控制: 生產過程密閉,全面通風。
呼吸系統防護: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但建議特殊情況下,佩戴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護: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 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 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他防護: 工作現場嚴禁吸菸。避免長期反覆接觸。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它高濃度區作業,須有人監護。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 純品
外觀與性狀: 無色、有烴類氣味的氣體。
pH:
熔點(℃): -191.2
沸點(℃): -47.72
相對密度(水=1): 0.5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48
飽和蒸氣壓(kPa): 602.88(0℃)
燃燒熱(kJ/mol): 2049
臨界溫度(K): 364.75
臨界壓力(MPa): 4.550
辛醇/水分配係數的對數值: 無資料
閃點(℃): -108
引燃溫度(℃): 455
爆炸上限%(V/V): 11.7
爆炸下限%(V/V): 2.0
溶解性: 溶於水、乙醇。
主要用途: 用於制丙烯腈、環氧丙烷、丙酮等。
其它理化性質: 丙烯除了在烯鍵上起反應外,還可在甲基上起反應 。丙烯在酸性催化劑 (硫酸、無水氫氟酸等)存在下聚合,生成二聚體、三聚體和四聚體的混合物,可用作高辛烷值燃料。在齊格勒催化劑存在下丙烯聚合生成聚丙烯。丙烯與乙烯共聚生成乙丙橡膠。丙烯與硫酸起加成反應,生成異丙基硫酸,後者水解生成異丙醇:丙烯與氯和水起加成反應,生成1-氯-2-丙醇,後者與鹼反應生成環氧丙烷,加水生成丙二醇:丙烯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與苯反應,生成異丙苯 C6H5CH(CH3 )2,它是合成苯酚和丙酮的原料。丙烯在酸性催化劑(硫酸、氫氟酸等)存在下,可與異丁烷發生烴基化反應,生成的支鏈烷烴可用作高辛烷值燃料。丙烯在催化劑存在下與氨和空氣中的氧起氨氧化反應,生成丙烯腈,它是合成塑膠、橡膠、纖維等高聚物的原料。丙烯在高溫下氯化,生成烯丙基氯CH2=CHCH2Cl,它是合成甘油的原料。
 

 第十部分

穩定性和反應活性
穩定性:
禁配物: 強氧化劑、強酸。
避免接觸的條件:
聚合危害:
分解產物: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LD50:無資料
LC50:無資料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變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

生態學資料
生態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積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該物質對環境有危害,對魚類和水體要給予特別注意。還應特別注意對地表水、土壤、大氣和飲用水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

廢棄處置
廢棄物性質:
廢棄處置方法: 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建議用焚燒法處置。
廢棄注意事項:
第十四部分:運輸信息
危險貨物編號: 21018
UN編號: 1077
海關HS編碼:29012200
包裝標誌:
包裝類別: O52
包裝方法: 鋼質氣瓶。
運輸注意事項: 本品鐵路運輸時限使用耐壓液化氣企業自備罐車裝運,裝運前需報有關部門批准。採用剛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並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並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酸類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第十五部分

法規信息
法規信息 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 (1987年2月17日國務院發布),化學危險物品安全管理條例實施細則 (化勞發[1992] 677號),工作場所安全使用化學品規定 ([1996]勞部發423號)等法規,針對化學危險品的安全使用、生產、儲存、運輸、裝卸等方面均作了相應規定;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誌 (GB 13690-92)將該物質劃為第2.1 類易燃氣體。
用丙烯顏料繪製的畫。丙烯顏料是用一種化學合成膠乳劑(含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以及增稠劑、填充劑等)與顏色微粒混合而成的新型繪畫顏料。丙烯顏料出現於20世紀60年代,試驗證明,它有很多優於其他顏料的特徵:乾燥後為柔韌薄膜,堅固耐磨,耐水,抗腐蝕,抗自然老化,不褪色,不變質脫落,畫面不反光,畫好後易於沖洗,適合於作架上畫、室內外壁畫等。它可以一層層反覆堆砌,畫出厚重的感覺;也可加入粉料及適量的水,用類似水粉的畫法覆蓋重疊,畫面層次豐富而明朗;如在顏料中加入大量的水分可以出水彩、工筆畫的效果,一層層烘染,推暈,透疊,效果純淨透明。由於丙烯顏料的主要調劑含水量很大,因此在容易吸水的粗糙底面上作畫更為適宜,如紙板、棉布、木板、纖維板、水泥牆面、麻毛質地的金屬面、石壁等。作丙烯畫可以用一般的油畫筆、畫刀、中國畫筆、水彩畫筆、板刷、海綿、絲瓜絡等。調色盤和筆洗多用不吸水的陶瓷、玻璃、琺瑯質地的容器,以防清洗不淨。丙烯顏料在水分揮發後即乾透,因此作畫時對程式要心中有數,以使筆觸銜接自然,達到預想效果。
--------------------------
丙烯用量最大的是生產聚丙烯,另外丙烯可制丙烯腈、異丙醇、苯酚和丙酮、丁醇和辛醇、丙烯酸及其脂類以及制環氧丙烷和丙二醇、環氧氯丙烷和合成甘油等。

相關聯接

http://baike.baidu.com/view/126177.ht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