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指數

乾旱指數

乾旱指數,為年蒸發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公式為:r=E0/P,是反映氣候乾旱程度的指標。對農業生產、節水灌溉提供科學服務。

定義

乾旱指數是反映氣候乾旱程度的指標,通常定義為年蒸發能力和年降水量的比值,

即: r=E0/P

式中 r——乾旱指數;

E0——年蒸發能力,mm,常以E-601水面蒸發量代替,

E0=K*E-601,

K——折算係數,濕潤地區K大於0.9,乾旱地區和半乾旱地區小於0.9。我國暫時取K=0.9。

P——年降水量,mm。

當r<1.0時,表示該區域蒸發能力小於降水量,該地區為濕潤氣候。

當r>1.0時,即蒸發能力超過降水量,說明該地區偏於乾燥,r越大,即蒸發能力超過降水量越多,乾燥程度就 越嚴重。

重要性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長期受到乾旱缺水的制約,實時有效地監測乾旱的發生、發展,為農業生產,節水灌溉提供科學服務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通過利用降水建立乾旱指數,能夠對乾旱情況進行連續監測,技能計算乾旱等級,又能估計出區域乾旱的發生和強度,可用於區域乾旱監測業務。

我國現狀

我國乾旱指數綜合分帶

我國乾旱指數綜合分帶情況如下,

水分帶乾旱指數
十分濕潤帶<0.5
濕潤帶5.0-1.0
半濕潤帶1.0-3.0
半乾旱帶3.0-7.0
乾旱帶>7.0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