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布藝

乾州布藝

乾州布藝是流傳於陝西乾縣的一種獨特的民間手工藝品的代表作,集民間剪紙、刺繡、製作工藝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布藝,即布上的藝術,它是以布、綢、絹、緞等為主要原料,以民間百姓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內容為題材,用變形、誇張的手法,同時融合、吸收民間美術中多種品類的製作技藝。乾州布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陝、甘一帶古周人織綢,製衣,刺繡的情景在《詩經》中就有記載。

簡介

陝西非物質文化遺產第二批省級保護項目名錄

乾州布藝是流傳於陝西乾縣的一種獨特的民間手工藝品的代表作,集民間剪紙、刺繡、製作工藝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布藝,即布上的藝術,它是以布、綢、絹、緞等為主要原料,以民間百姓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內容為題材,用變形、誇張的手法,同時融合、吸收民間美術中多種品類的製作技藝,通過剪、縫、繡、貼、挑、拔(扎)、拼、纏、納、疊、鑲等技法來製作的一種布質工藝品。是陝西民間工藝中的一朵瑰麗的奇葩。

..

乾州布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陝、甘一帶古周人織綢,製衣,刺繡的情景在《詩經》中就有記載,她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勞動人民千萬年來為了生存,在與大自然鬥爭過程中遇到疾病、地震等重重災難和不能解釋的自然現象時,崇天地、拜鬼神,求助威、鎮災難的象徵物及神力形式的具體表現,藉助猛獸來提高自身的能力,藉助魚類、蛙類的繁殖能力來延續子孫後嗣,逐漸形成一些諧音吉祥圖案和具象徵性、寓意性的吉祥物、象徵物,而且成為滿足精神需要的民俗文化的形象載體。乾州布藝出自於農村婦女之手,作品造型多樣,風格多變,色調淳樸,輕巧實用,呈現出清新質樸的民俗風情。布貼繡品、多以動物為題材,通過綑紮、剪貼、拼湊、刺繡等手法,繡製成不同的圖案形象。布貼繡在造型上富於形誇張。在色彩藝術方面,強調明快質樸,繡工粗細兼備,頗有民間風采。乾州布藝吸收了傳統的刺繡手法,又融合了中國書畫藝術,繡品精細明快,色調典雅,風格多樣,輕巧實用。她是文化的凝聚,她是秦地五千年歷史的影集。乾縣的民間布藝主要以節日和婚禮裝飾品為主,如春節,端午節等都有專門的講究。端午節外婆給外孫送“五毒裹肚”“五毒涼鞋”等,家家門口要掛上“勾雲”圖案,願出門的親人走得快,早去早回。鞋墊繡上“月兒圓”、“正月十五”等組字圖案,寄託團圓之情。布藝不但是美的藝術,而且寓意深刻。花卉、蟲鳥、植物等表達作者祈盼吉祥,趨吉避凶的美好願望;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祿、壽”題材,祝願老人健康長壽;兒童用品常用老虎、“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圖案,以避邪鎮惡,希望小孩子象小老虎一樣健壯;新婚夫婦用品喜歡用鴛鴦戲水,蓮(連)生貴子,鯉魚鬧蓮(象徵婚姻和諧)圖案,期盼家庭美滿,多子多福;姑娘送給情郎定情香包、手帕等,過去婦女繡的花枕頭“魚戲蓮花”魚象徵男性,蓮花象徵女性,暗喻男女婚配結合。再如“石榴賽牡丹”,石榴象徵男性多子,牡丹象徵女性似花。乾州布藝的製作過程相當複雜,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布藝製作。首先,根據所製作布藝的類型和特點,選取一塊大小適中顏色適合質地結實的布塊,用剪刀裁出平面圖,然後用小塊的不同顏色布料拼接而成各種圖案,用刺繡手法將圖案圖形固定在平面圖上,又稱補花或布貼花。並在圖案圖形上用各種彩線繡出圖案圖形的細節,繡花的針法很多,有鋪針、平針、散針、打子,套扣、盤金,辮繡、鎖繡等,接下來進行挑花,挑花又稱十字繡,要求嚴格的按照面料經緯紋路,挑繡等距離、等長度的十字,排列成各種花紋圖案的刺繡形式,有獨特的變形吉祥幾何紋裝飾風格。刺繡時不傷布絲,能加強布料的耐磨損強度,然後將平面圖拼接在一起稱為拔(扎),為了牢固往往還要上里子,並在裡面用鬆軟的填充物棉、碎布、絲綿進行填充,這樣一件布藝工藝品就算完工。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審美觀的變化,現在這些手工布藝越來越少見了,民間會製作這門手藝的婦女也越來越少。目前,乾州布藝製作主要集中在乾陵腳下柳池、石馬、陵前等村,目前參與製作乾州布藝的民眾只有二十多人,開發出具有歷史、人文、地理特色的坎肩、帽子、被子、十二生肖、老虎枕頭等十多個品種,在旅遊區開闢了工藝品市場,辦起了零售攤點,經銷商戶十多家,經銷旅遊紀念品布藝30餘種。同時陵前村的楊志英等幾名思想開放的民眾將所生產的旅遊紀念品布藝販運到武漢、上海、山西、廣東等地,讓乾縣的旅遊布藝紀念品走俏市場。在乾陵,婦女繡的“五毒背心”工藝精細、美觀大方,既有剪紙的效果,又有刺繡的特點,成了外賓的搶手貨,深得人們喜愛。

歷史淵源

乾州布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2500年前陝、甘一帶古周人織綢,製衣,刺繡的情景在《詩經》中就有記載,她是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勞動人民千百年來為了生存,在與大自然鬥爭過程中遇到疾病、地震等重重災難和不能解釋的自然現象時,崇天地、拜鬼神,求助威、鎮災難的象徵物及神力形式的具體表現,藉助猛獸來提高自身的能力,藉助魚類、蛙類的繁殖能力來延續子孫後嗣,逐漸形成一些諧音吉祥圖案和具象徵性、寓意性的吉祥物、象徵物,而且成為滿足精神需要的民俗文化的形象載體,在乾縣城鄉口傳心授世代相傳,在不斷完善發展中成為陝西民間手工藝品中一朵瑰麗的奇葩。

基本內容

乾州布藝是流傳於陝西乾縣的一種獨特的民間手工藝品的代表作,集民間剪紙、刺繡、製作工藝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布藝,即布上的藝術,它是以布、綢、絹、

..

緞等為主要原料,以民間百姓對美好生活嚮往的內容為題材,用變形、誇張的手法,同時融合、吸收民間美術中多種品類的製作技藝,通過剪、縫、繡、貼、挑、拔(扎)、拼、纏、納、疊、鑲等技法來製作的一種布質工藝品。乾縣的民間布藝主要以節日和婚禮裝飾品為主,如春節、端午節等都有專門的講究。端午節外婆給外孫送“五毒裹肚”“五毒涼鞋”等家家門口要插艾蒲,小孩的手腕上要扎五花繩,胸前要帶香包,以辟邪健身。孩子過滿月或者過周歲時,外婆要送虎頭帽子,胖娃娃圍涎,項圈,長命鎖,手鐲,布藝老虎,花衣筒袖,老虎枕頭,獅子枕頭,麒麟枕頭,老虎和豬頭鞋以示吉祥並求其保佑。布藝是集民間剪紙,刺繡,製作工藝為一體的綜合工藝。如動物身上裝飾性的花卉圖案等都是通過剪和繡的工藝製作而成,布藝主要依賴於乾縣傳統的民俗而存在,布藝的造型典雅考究,顏色簡潔明快,形象逼真可愛,天然成趣。過去結婚時,女方要繡花枕頭套子、鞋墊、門帘送給男方,同時還要準備是否心靈手巧;小孩滿月時,姑姑、姨姨要給娃娃送虎頭鞋、虎頭帽、虎頭枕、肚兜、布老虎,為孩子消災辟難,保佑孩子長命百歲;姑娘給心上人的繡品更是精細入微,寓意深刻。鞋底上用細繩子納上“勾雲”圖案,願出門的親人走得快,早去早回。鞋墊繡上“月兒圓”、“正月十五”等組字圖案,寄託團圓之情。布藝不但是美的藝術,而且寓意深刻。花卉、蟲鳥、植物等表達作者祈盼吉祥,趨吉避凶的美好願望;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祿、壽”題材,祝願老人健康長壽;兒童用品常用老虎、“五毒”(蠍子、蛇、蜈蚣、壁虎、蟾蜍)等圖案,以取避邪鎮惡,希望小孩子象小老虎一樣健壯;新婚夫婦用品喜歡用鴛鴦戲水,蓮(連)生貴子,鯉魚鬧蓮(象徵婚姻和諧)圖案,期盼家庭美滿,多子多福;姑娘送給情郎定情香包、手帕等,過去婦女繡的花枕頭“魚戲蓮花”魚象徵男性,蓮花象徵女性,暗喻男女婚配結合。再如“石榴賽牡丹”,石榴象徵男性多子,牡丹象徵女性似花。

基本特徵

乾州布藝幾千年來,有廣大的民眾基礎,在民間又經過不斷向實用化、多樣化、藝術化演變過程,以旺盛的生命力,獨特的製作技藝,確立了自身牢固的民間工藝品地位。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群的喜愛和社會的關注,廣大的布藝愛好者為創作布藝精品,花費了大量的心血。乾州布藝最大的特徵是:以純天然布、綢、絹、緞等為主要原料,產品為純手工精細製作的綠色工藝品,有較高的實用價值。主要依賴於乾州傳統的民俗而存在,布藝的造型典雅考究,顏色簡潔明快,形象逼真可愛,天然成趣,在色彩藝術方面,強調明快質樸,繡工粗細兼備,頗有民間風采,既有剪紙的效果,又有刺繡的特點,其產品色彩逼真、生動形象。以動物、植物、吉祥圖案為題材,反映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

相關器具與製品

乾州布藝的製作過程相當複雜,要經過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一件布藝製作。製作的器具主要有:布料(布、綢、絹、緞、彩線)、剪刀、縫紉機、棉花、絲綿、繡花針等。

..

首先,根據所製作布藝的類型和特點,選取一塊大小適中顏色適合質地結實的布塊,用剪刀裁出平面圖,然後用小塊的不同顏色布料拼接而成各種圖案,用刺繡手法將圖案圖形固定在平面圖上,又稱補花或布貼花。並在圖案圖形上用各種彩線繡出圖案圖形的細節,繡花的針法很多,有鋪針、平針、散針、打子,套扣、盤金,辮繡、鎖繡等,接下來進行挑花,挑花又稱十字繡,要求嚴格的按照面料經緯紋路,挑繡等距離、等長度的十字,排列成各種成各種花紋圖案的刺繡形式,有獨特的變形吉祥幾何紋裝飾風格。刺繡時不傷布絲,能加強布料的耐磨損強度,然後將平面圖拼接在一起稱為拔(扎),為了牢固往往還要上里子,並在裡面用鬆軟的填充物棉、碎布、絲綿進行填充,這樣一件布藝工藝品就算完工。
其主要作品有服飾類:“五毒裹肚”、“五毒涼鞋”、“五毒馬甲”項圈、長命花衣筒袖、鎖、手鐲、荷包、虎頭鞋、虎頭帽、純棉手工繡花鞋墊、頭巾、香袋、扇帶、手帕;動物類:布藝十二生肖、小老虎枕頭、布老虎、蜈蚣、青蛙、鯉魚;掛件類:各種繡在掛件上的吉祥圖案、“福、祿、壽”等。

主要價值

乾州布藝作為傳統民間手工藝品代表作具有強大的視覺享受和實用價值,作品色彩明快、賞心悅目,是饋贈親朋、個人收藏的珍品,深受廣大人民民眾喜愛,在豐富民眾生活發揮著重要作用。作品反映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成為滿足精神需要的民俗文化的形象載體。她是對外文化交流中的信使,她是文化的凝聚,她是秦地五千年歷史的影集,由於她源自奴隸社會歷史久遠,更是研究社會發展進步的活化石。

傳承譜系

乾州布藝據考,自奴隸社會、封建社會以來一直民間口傳心授世代相承。過去陝西關中地區主要在節日、婚慶、生日、壽誕等活動時,都以布藝作為主要的裝飾品互相饋贈,如春節,端午節等都有專門的講究。端午節外婆給外孫送“五毒裹肚”,“五毒涼鞋”等家家門口要插艾蒲,小孩的手腕上要扎五花繩,胸前要帶香包,以辟邪健身。孩子過滿月或者過周歲時,外婆要送虎頭帽子,胖娃娃圍涎,項圈,長命鎖,手鐲,布藝老虎,花衣筒袖,老虎枕頭,獅子枕頭,麒麟枕頭,老虎和豬頭鞋以示吉祥並求其保佑;老年人的用品多用“福、祿、

..

壽”,祝願老人健康長壽;新婚夫婦用品喜歡用鴛鴦戲水,蓮(連)生貴子,鯉魚鬧蓮(象徵婚姻和諧)圖案,期盼家庭美滿,多子多福;姑娘送給情郎定情香包、手帕等,在民間流傳廣泛,並不斷向實用化、多樣化、藝術化發展,但在封建社會,官方歧視民間通俗技藝,民間也以口傳心授鮮有文字記載,因此除了有大量布藝作品外,很少有專門的文獻資料。據乾陵陵前村布藝家楊志英母親回憶近代布藝主要發祥於乾州(乾縣),後以乾縣為中心流傳於禮泉、永壽、鳳翔等地,並形成風格各異的兩大分支。乾州布藝製作主要集中在乾陵腳下柳池、石馬、陵前等村,乾縣以乾陵陵前村楊志英為代表,目前參與製作乾州布藝的民眾只有二十多人,開發出具有歷史、人文、地理特色的坎肩、帽子、被子、十二生肖、老虎枕頭等30多個品種。

瀕危狀況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審美觀不斷變化,現在這些手工布藝越來越少見了,民間會製作這門手藝的婦女也越來越少。目前,乾州布藝製作主要集中在乾陵腳下柳池、石馬、陵前等村,參與製作乾州布藝的民眾僅有二十多人,多為中年以上婦女,年輕人以外出打工和從事其他經濟活動,鮮見傳承人,參與製作乾州布藝的民眾正在逐年減少。
目前,乾州布藝處境危急,搶救保護刻不容緩。通過摸底調查分析後認為,如現在不加以搶救保護,這一獨特的民間手工藝品、歷史的活化石將在幾年後在書本、音像資料上於我們見面,對人類文明將是巨大的損失。

區域及地理環境

所在區域:
乾縣地處陝西省關中腹地,史稱“關西名城”、和“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先秦置“好畤”,北魏建“漠西”,唐時稱“奉天”,1300多年前乾陵建成後改為乾州,民國元年,改州為縣。東距西安80公里,鹹陽40公里。聞名中外的唐乾陵座落在縣城以北6公里的梁山上。全縣轄12鎮8鄉,人口56萬,總面積1000.71平方公里。

..

1993年被確定為陝西省歷史文化名城,2000年被陝西省政府命名為文化先進縣,縣文化館2004年被國家文化部授予全省唯一的縣級國家一級文化館。
地理環境:
乾縣自秦設好畤縣,歷經2000年滄桑,歷史悠久,文化遺產豐富,文化名人輩出,被稱為“東方莎士比亞”、一生著有72出劇本的范紫東先生及文壇新秀劇作家楊爭光先生誕生於此。
乾縣是古絲綢之路上的重鎮,交通便利、通信發達,文化積澱深厚,素有文化名縣之美稱,為陝西20強(市)區前列,是優秀民間手工藝品《乾州布藝》的發源地和人才基地。

保護計畫

已採取保護措施
1、縣上已成立搶救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導工作機構;
2、制定了人才保護政策;
3、已對乾州布藝進行摸底普查,建立了專業資料庫;
4、成立了乾州布藝協會;
5、正在調查論證籌備乾州布藝業務培訓機構。
保護內容:
1、進一步全面深入細緻地開展普查工作,徹底摸清乾州布藝發生、發展的歷史沿革、規模、行銷範圍、藝人的基本情況,使用工具的具體做法及製作技巧、民俗等全部內容,同時做好相關物品的徵集工作。
2、將普查所獲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存檔,與原有的資料一起進行編排存入資料庫,並通過網際網路進行宣傳。
3、不斷豐富館藏,以縣文化館為主,開展不同形式的專題展覽,展示、傳承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
4、對個體專業戶給予扶助,選擇有經營能力、有傳承條件的民間專業戶進行重點扶持,從技術和業務上給予指導幫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