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曲黃河第一彎

九曲黃河第一彎

九曲黃河第一彎,藏族人民結合黃河上游的地形、景觀等,將上游諸河段取了更有特色的名稱,如卡日曲、約古宗列曲、扎曲、星宿海、瑪曲、析(賜)支、河曲、九曲、逢留大河等。藏語稱“河”為“曲”. 俗語說:“天下黃河九曲十八灣”,這“九曲”就是唐時對貴德以上黃河段的稱呼 黃河首曲所在地瑪曲縣還是整個黃河流域唯一一個以“黃河”命名的縣城(註:瑪曲,藏語即黃河)。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最美的自然景觀要數第一灣和壺口瀑布九曲黃河第一彎景區距離唐克西9公里。為發展旅遊業,2014年起唐克周圍的S209、XU13等道路進行拓寬工作,至今未修完。在此處可以看到黃河與其支流白河交匯並轉彎,十分壯觀。有“塞外西湖”的美稱。

基本信息

簡介

九曲黃河第一彎九曲黃河第一彎
九曲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滔滔黃水哺育了億萬中華兒女。奔騰不息的河水負載著這個古老民族對未來的無限希冀與憧憬。

天下黃河九十九道灣,最美的自然景觀要數第一灣和壺口瀑布。這兩處景觀被譽為神奇的九曲黃河立體大乾坤地圖,它是黃河流經這兩處景觀時形成的一個S形大灣道,因其在地圖上恰似《周易》中陰陽太極圖,故而譽為。它與藏族本教(“卍” )和藏傳佛教(“卐” )的“生命輪迴”或者“日月輪迴”學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開發區

南海旅遊開發區

九曲黃河屬於包頭南海旅遊開發區,位於包頭市東河區,河水改道南移後形成水面和灘頭草地,此開發區總面積2000公頃,其中水面480公頃,分為水上活動區和湖濱遊覽區。

南海開發區

九曲黃河第一彎九曲黃河第一彎

九曲黃河的南海開發區1985年始建,這裡北有青山朦朧輝映,南有黃河玉帶環繞,湖中碧波蕩漾,湖濱水草豐美,天空鷗鳥翱翔,風景獨秀,自然美與人工美融為一體,使其既具有塞外渾厚、粗獷的特點,又有江南水鄉的嫵媚靈氣,享有“塞外西湖”的美稱,成為草原鋼城獨具特色的旅遊風景區之一。

景點

九曲黃河第一灣

九曲黃河第一灣九曲黃河第一灣
九曲黃河第一灣作為黃河大草原最具代表性的景點,它以一種大度的姿態、平和的心態表現了黃河精神“寧靜致遠”的陰柔之美,而黃河壺口瀑布則以一種大氣的姿態、豪邁的心態表現了黃河精神“靈動飛揚”的陽剛太極之氣。這一動一靜、一陰一陽的兩大獨特景觀可謂對黃河精神的最好詮釋,是對中國陰陽太極學說的立體再現,是典型的“物化”和“人化”資源,被深深地打上黃河精神的印記,具有明顯的歷史積澱性、時代精神性和民族文化性,可謂全球華人對黃河母親河的情感認同之所在。如果能打好“黃河精神”牌,做到既見黃河見景觀,又見文脈見精神,可以讓遊客在遊覽中真切地感受黃河精神的真諦,進一步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黃河九曲第一灣如詩如畫

“萬涓成水匯大川,千轉百回出險灘。滔滔長流濟斯民,力發黃河第一灣。”母親河——黃河發源於青海巴顏卡拉山自西向東,迂迴曲折,在四川若爾蓋縣唐克鄉與白河匯合,形成了壯美的九曲黃河第一大轉灣,隔河與甘肅省相望。她是黃河四川唯一一段。登高遠眺,但見黃白二河爭流,風姿綽約、款款而來,蜿蜒而去,似哈達,似玉帶,似長龍,似飛天飄帶和哈達,從天之盡頭飄然而來。

九曲黃河第一灣島嶼

九曲黃河第一灣島嶼九曲黃河第一灣島嶼
“黃河天上來,紅日地中落”,九曲黃河第一灣島嶼眾多,紅柳成林、水鳥翔集、漁舟橫渡,形成“落霞與弧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美妙景致,被中外科學家稱為“宇宙中莊嚴幻景”。古寺白塔,簇簇帳篷,縷縷炊煙,聲聲牧歌,牛羊點點,相伴黃河,相伴一望無際的大草原,更顯自然和文化遺產之悠遠博大的胸懷。也就是在這裡,演繹出了《嶺·格薩爾》英雄史詩說唱最早的版本和演化基礎,流傳著格薩爾當年英雄業跡的種種掌故。

黃河大草原濕地

黃河大草原濕地黃河大草原濕地
在浩淼的黃河大草原濕地,黑頸鶴用它的歌和舞,演繹著仙者之尊、生命之靈。全國三大名馬河曲馬,經常信馬由韁地馳騁在黃河大草原上,河曲馬被杜甫讚譽為“竹披雙耳俊,風如四蹄輕”。黃河大草原,非常遼闊,把“廣”字發揮到極致的地方,

特點

黃河壺口瀑布觸人心弦

黃河壺口瀑布,被人們稱之為世界第一條黃色瀑布,她以 “湧來萬島排空勢,卷作千雷震地聲”的宏偉氣勢吸引著無數海內外的遊客。真可謂“源出崑崙衍大流,玉關九轉一壺收”。壺口瀑布位於黃河中游秦晉峽谷之中,河西屬陝西省宜川縣壺口鄉,河東與山西省吉縣相接,為黃河第一大瀑布,也是我國僅次於貴州黃果樹瀑布的第二大瀑布,素有“金瀑”之美譽。一曲傳唱千百年的《黃河船夫曲》,唱出了黃河的壯闊,唱出了黃河壺口那驚天動地,撼人魂魄的龐大氣勢。

黃河巨流一路奔騰,在山西和陝西交界處曲折南流,到山西吉縣與陝西宜川一帶,被兩岸蒼山挾持,壺口兩岸約束在狹窄的石谷中。滔滔黃河,到此由300多米寬驟然收束為50餘米。這時河水奔騰怒嘯,山鳴谷應,形如巨壺沸騰,最後跌落深槽,形成落差達50米的壺口大瀑布。因其形狀似一把壺的口子,故而得名。壺口瀑布氣勢壯觀,周圍自然景觀奇特,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面值50元人民幣的畫面上那翻江倒海,奔騰跌泄,氣勢磅礴的壯觀景象,就是黃河壺口瀑布。要說壺口瀑布的寬度和高度都不算大,值得人們驚訝的是其流量卻相當可觀。在冬季枯水期,秒流量最少時僅150至300立方米,這時河面冰封,細流涓涓,給人以俊美之感;四月初,一旦冰河解凍,秒流量驟增至1000立方米以上,最高時達8000立方米,這時,巨流夾著大量冰塊衝擊而下,如獅吼虎嘯,震天動地;到夏季,秒流量增至1000至2000立方米之間,這時,由於下游水位下降,落差加大,巨瀑破空而下,激起的水柱像箭一樣直射蒼穹,剎那間,一支支水柱又化作細小的水珠,遂又形成迷濛的白霧,偶又顯七色彩虹;金秋雨季,千溪萬壑之水匯聚,河水流量劇增到3000立方米以上,全部瀑布連成一片,這時洪波怒號,激湍翻騰,聲如奔雷,景象極為壯觀。遠在壺口瀑布4公里外,便已聽到黃河如虎狼般的轟鳴。及近看,“聽之若雷霆之鳴,望之若虹霓之身”,滾滾黃流到壺口,急遽收束,注入深潭,激起百丈水柱,雲霧迷罩河岸。

“入中不見出,忽有雲煙生”,那水中冒起的股股白煙便是壺口瀑布的奇景之一。只見,黃河水傾瀉在落差30米左右的石槽中,形如茶壺注水,急流噴壁,驚濤拍岸,站在黃河邊的遊客都不免膽顫心驚。壺口瀑布隨著季節變化而呈現出不同景色。春季,冰地解凍,冰凌拋落,如山崩地裂,似炮轟雷鳴。夏秋季節,雨水頗多,洪水洶湧,濁浪排空,瀑布寬達百米,方圓數十里水氣遮天,氣熱磅礴。冬季,冰封雪凍,瀑布掛滿冰凌,銀裝素裹,分外妖嬈。俯視河水入壺,懸流噴壁,鼓若山騰,雨霧迷濛。仰望則滾滾黃河天際湧來,勢如千山飛崩,四海翻騰。難怪"詩仙"李太白驚呼:“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佇立在臨近瀑布上一塊被迷濛水霧籠罩的巨石上,聽轟鳴的濤聲,看滿目濁浪排空,常有窒息眩暈之感;感受風挾水氣鋪頭蓋臉,弄得渾身濕透,倒也舒坦浪漫;你若有緣,天氣晴好,十之八酒會有彩虹驚現,或長紅汲水,或橫跨秦晉,若隱若現,如夢如幻,一時恍若置身仙境。紅塵往事,滌盪一空,心靈一如翡翠般透明,縱有萬千不如意事,盡可付諸滔滔。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