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嶷山人[中國現代作家]

九嶷山人,名李永輝,男,湖南寧遠下灌人。

基本信息

名李永輝,男,湖南寧遠下灌人。下灌位於寧遠縣城西南方向約30公里,是江南第一古村。村落地勢平坦,周圍群峰秀麗、層巒疊嶂,兩條小河在村子的下游交匯遠去。(配音停頓兩秒)“下冠村”龐大的規模讓人驚嘆,這個自然村的人口超過了八千。

為了便於管理,不得不把她劃分成四個行政村,這樣大規模的村落在湖南是唯一的一個。下灌村的布局與古人依山傍水的一般規律顯得略有不同,兩河穿村而過,整個村落又基本不靠山。據記載,下灌村的歷史起於南北朝時齊國大將軍李道辨,他於公元499年歸隱後舉家遷於此地,此後就再也沒有遷移過,後人只能根據當初這一帶曾有大量駐軍來揣度李道辨信奉的安全觀念……

下灌村歷史上真正的輝煌時期是唐、宋兩朝,當朝狀元李頜和樂雷華皆出於此,武將開村的榮耀逐漸被書香墨韻取代,“江南第一村”的來歷更多也是源於此。在湖南歷代有史可考的13位狀元中,下灌以一村之地卻占有其二,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尤其是唐代的李頜、更是自隋朝開科舉制以來江南的首位狀元。(停頓2秒)

據史載,李頜生於公元808年,他在大和二年、即公元828年中狀元,時年20歲,真可謂文採風流,少年得志。不僅如此,李頜還是一個興趣廣泛的人,大約28歲時,李頜發明了“葉子戲”,那也是今天麻將的始源。李頜少年時代在家鄉曾留有不少遺蹟,這也是下灌村歷史上一度文風鼎盛的根源,除了狀元樓,與李頜生平活動有關的遺蹟還有洗硯池、文星塔以及讀書岩等,其中讀書岩還是兩位狀元少年時都曾前往讀書的地方,不過今天人們看到的這些已經是歷經風霜後殘留下來的了。

古老的榮光在千百年時光的滌盪中已經漸漸消失殆盡,如今的下灌村已經沒有多少人還記得李頜的千古文章,人們更為熱衷的是如何利用先祖的舊事發展旅遊事業,倒是村小的學生眼中還依稀可見那種靈性四溢的神采。畢業於武漢河運專科學校。

自1988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後在湘西州航務管理處、湘西自治州航道管理處從事公路橋樑、航道港口的施工和管理工作。後又在湘西自治州地方海事局從事財務管理工作。國家一級項目經理,國家一級建造師。會計師,中國文藝家協會會員,中國國土資源作協會會員,湖南省作協會員,湘西州作協會員、州科普作協會員。

1987年開始在《杜鵑》雜誌上發表處女作詩歌《獨白》,1994年在《中國青年》發表《第三代人詰問第四代人》引起強烈的反響,展開了廣泛地討論。這些年來,分別在《中國青年》、《散文》、《星星詩刊》、《小小說》、《三湘都市報》、《團結報》《檔案時空》等報刊雜誌上發表約為四十萬字,曾多次獲獎。

主要有《畫裡古城,鳳凰漫歌》獲首屆華夏散文古風杯優秀散文作品獎,《春天的頌歌》獲人民文學雜誌社、魯迅文學院、女友雜誌社主辦的2002年度第十五屆全國青年徵文大賽優秀作品獎。

《波影水聲暢遊酉水人家》、《想起那首老歌》獲《小小說》月刊第二屆“黃河杯”全國文學作品大獎賽優秀作品獎。《湘西情思》獲《星星詩刊》優秀作品獎。《父親心中的“悔”》在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徵文活動中獲特別榮譽獎,並授予“中華愛國文藝家”的光榮稱號。中篇小說《黎明的天空》獲州委宣傳部、州文聯舉辦的紀念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徵文大獎賽第三等獎。

散文《借母小溪情思》獲2009年湖南省國土杯一等獎。報告文學《樂為履職寫春秋》獲湘西自治州委宣傳部、州政協、州作家協會舉辦的“我的政協情懷”徵文比賽二等獎。《統計分析在優質低耗港航工程質量控制中的套用》1992年獲湖南省首屆青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獎。

《酉水航道開發整治工程的探討》,1990年第2-3期,《武漢河運專科學校學報》。獲武漢河運專六十年校慶優秀論文獎。 2010年在湖南科技論壇上宣讀論文《對大湘西(沅水上游地區)港口的剖析》,獲優秀論文獎。《國內首例固結灌槳新技術套用於人潮溪大橋中墩基礎處理》在中國航海學會上宣讀論文。

近年來學術科研情況:
詩歌類
(1)、《獨白》,1988年10月,《杜鵑》文學雜誌社。
(2)、《古苗河》,200年3月15日,《團結報》兄弟河副刊。
(3)、《湘西情思》,2005年6月,《星星詩刊》。
(4)、《魅力湘西》,2008年10月12日,《團結報》兄弟河副刊。
(5)、《路工夜曲》,2005年5月,《湘西交通》副刊。
(6)、《短詩六首》,2004年6月,《湘西交通》副刊。
(7)、《酉水河,湘西土家的母親河》,2008年12月18日《湖南作家網》。《湘西海事》。
(8)、《在春運來臨之前》,2008年12月18日,《湖南作家網》。
(9)、《決戰地震》,2008年5月14日,《湖南八斗》文學網。
(10)、《我就這樣去遠方》,2008年3月9日,《湖南作家網》。
(11)、《橋思》,200年12月7日,《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12)、《山城金融風暴》,2008年12月曆日,《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13)、《滿江紅.登一心閣》,2007年3月7日,《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14)、《喜看南方又天晴》,2008年3月1日,《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15)、《十五的圓月》,2007年3月29日,《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16)、《航道工人之歌》,2007年3月,湘西交通》副刊。
(17)、《升騰的星星之火》,湘西州委宣傳部紀念紅軍長征六十周年三等獎。
(18)、《擺渡的老漢》,1989年3月,《杜鵑》文學雜誌社。
(19)、《九嶷山淚竹雅韻》,2007年3月,《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20)、《矮寨抒情》,2009年5月,《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重點推出。

(20)、《渡》發2009年6月《湖南交通》上。

(21)、《海員的情書》發2012年5月《湘西海事》上。

(22)、《海員夜曲》發2012年5月《湘西海事》上
(二)散文隨筆類
(1)、《波影水聲暢遊酉水人家》,獲首屆黃河杯文學作品優秀獎。
(2)、《夢圓里耶古鎮》,2007年2月17日,《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3)、《我擁有一片聖地》,1996年5月,《團結報》。
(4)、《土家民間藝術瑰寶》,2007年2月,《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5)、《鳳凰的石板街》,2007年3月,《湖南作家網》。
(6)、《感念人生》,2006年12月31日,《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7)、《猛洞河情思》,2006年12月31日,《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8)、《黃土高原上一朵蘭花》,2006年3月,《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9)、《畫裡古城鳳凰漫歌》,第二屆華夏散文大賽優秀作品。
(10)、《秦錦麗印象》,2008年12月,《國土文學》。
(11)、《劉克邦印象》,2009年4月,《湖南作家網》。入選專輯。
(12)、《抗日猛將闕漢騫》,2008年6月,《檔案時空》。
(13)、《潛在日偽軍營里的唐生明》,2009年3月,《檔案時空》。
(14)、《抗戰中的喻英奇將軍》,2008年10月,《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15)、《無法抹去的記憶》,2009年2月,《湖南作家網》。
(16)、《游橘子洲頭所想到毛澤東熱的一點道理》,2009年5月,《湖南作家網》。
(17)、《春天的頌歌》2002年十五屆全國青年徵文大賽優秀作品。入選專輯。同時發《團結報》副刊上。
(18)、《雪》,1989年3月,《杜鵑》文學雜誌社。
(19)、《地球,小了》,1990年3月,《團結報》兄弟河副刊。
(20)、《仙鶴草止血有奇效》,《大眾衛生報》副刊。
(21)、《與愛同行》,2007年1月10日,《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22)、《借母小溪情思》2009年湖南省國土杯一等獎,《湘西作家》。
(23)、《苗家青年求愛的方式——趕邊邊場》2008年《湖南作家網》,2010年2月《橄欖夢》。
(24)、《抗日戰將張靈甫與絕色佳人王玉齡的傳奇故事》,《湖南作家網》重點推出。
(三)、小說類
(1)、《一切隨緣》,《湖南作家網》。
(2)、《回眸新疆》,《湖南作家網》,2009年2月《團結報》。
(3)、《牛郎織女新傳》,《湖南作家網》。
(4)、《敲錯了愛的密碼》,《湖南作家網》。
(5)、《那夜又浪漫又難忘》,《湖南作家網》。
(6)、《橋魂》(中編小說),2008年12期,《湖南交通》,《湖南作家網》重點推出。
(7)、《黎明的天空》(中編小說),湘西州委宣傳部紀念紅軍長征六十周年小說類三等獎
(8)、《紅顏知己》,第二屆黃河杯全國文學作品集
(9)、《想起那首老歌》,第二屆黃河杯全國文學作品集
(10)、《最後的遺言》第二屆黃河杯全國文學作品集
(11)、《父親心中的“悔”》,紅色人生——中華兒女回憶錄大型文集。
(12)、《父親年輕的故事》,《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13)、《“防非”歷險記》,《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14)、《大浪濤濤》(長篇小說)。2007年3月,《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重點推薦。
(15)、《湘西雪峰山之戰》(長篇小說)2006年12月,《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重點推薦。
(四)、隨筆、紀實報告文學類
(1)、《醜陋與美麗的故事》,2009年3月,《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重點推薦2011年6月《團結報》。
(2)、《湘西革屯軍是怎樣走上抗日隊伍的》,2008年12月,《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重點推薦
(3)、《你最怕的是什麼?》,2004年7月,《三湘都市報》。
(4)、《做“閒官”的日子真好過呢?》,2007年2月,《中國國土資源作家網》。
(5)、《與命運結伴而行》,1994年2月,《中國婦女》雜誌。
(6)、《第四代詰問第三代》,1995年第10期,《中國青年》雜誌。
(7)、《我在心裡輕輕唱(後序)》,散文集《那年,那月》的序言。
(8)、“兩代交通人”的回顧,2008年5月,《湖南作家網》
(9)、《從交通運輸業的發展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1991年5月17日,《團結報》。

(10)、《2010年我的會計生活》發2011年《湖南交通會計》

(11)、《盤瓠和辛女的傳說》發2011年《團結報》。

(12)、《湘黔邊一帶苗族的婚俗“趕邊邊場”》發2012年3月《檔案時空》上。

(13)、《中共湘西地下黨第一位女縣委書記——彭司琰》發2012年1月《檔案時空》上。
(五)、理論學術類
(1)、《酉水航道開發整治工程的探討》,1990年第2-3期,《武漢河運專科學校學報》。
(2)、《對湘西酉水客貨運量的預測與分析》,1990年12月,《湖南交通科技》
(3)、《工商銀行引進公共關係管理初探》,1991年第2期,《湘西城市金融》。
(4)、《統計分析法在混凝土抗壓強度試驗中的運用》,湖南省首屆青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
(5)、《管理會計在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中的運用》,1992年12月,武漢河運專科學校優秀論文。
(6)、《國內首例固結灌槳新技術套用於人潮溪大橋中墩基礎處理》,1995年第3期,《湘西科技》。
(7)、《統計分析在優質低耗港航工程質量控制中的套用》,1992年第四期,《湘西科技》。
(8)、《擺正“主”“仆”關係,調動職工積極性之淺論,交通部內部交流論文。
(9)、《對我州交通事業單位存在的困境剖析與改革發展的思考》1994年5月《內部交流》。
(10)、《對湖南省港口的剖析》1992年,湖南省首屆青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
(11)、《海螺樞紐工程經濟效益淺論》,1992年5月,《湘西科技》
(12)、2010年在湖南科技論壇上宣讀論文《對大湘西(沅水上游地區)港口的剖析,獲優秀論文……

(六)新聞、電視 報告文學
(1)、《常德市唐家咀船閘土建工程竣工》,1991年2月12日,《中國河運報》。
(2)、《舊貌變新顏》,1992年《以工代賑航道港口建設電視資料片解說詞》。

(3)、《樂為履職寫春秋》獲湘西自治州委宣傳部、州政協、州作家協會舉辦的“我的政協情懷”徵文比賽二等獎。

(4)、《辛勤耕耘默默奉獻》--記省財政廳黨組成員、總會計師劉克邦的精彩人生獲建黨九十周年優秀作品獎。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