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女墓

九女墓

九女墓位於宿縣城東北65公里的褚蘭墓山北坡。石墓內是東漢晚期的畫像。是我省迄今發現規模較大,保存比較完好的東漢晚期畫像石墓,是研究漢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方面歷史的重要文化遺產。1961年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九女墳內景 壁畫 九女墳內景 壁畫

該墓為青石建築,高出山表面一米的土堆,當地稱“九女墳”。墓早已被盜,1955年發現並進行了整理。墓長6.12米,寬3.74米,有墓門兩個,墓內一個前室,兩個後室,說明是一個合葬墓。前後室之間,有雨道相通。前後室和耳室均為石砌疊澀頂,墓頂為方形,有青石藻井,前後室共有畫像15塊。墓前室頂被破壞,墓室均完整 ,畫像墓石完好。

墓室畫像石刻,平底剔花,刻有門吏、車騎、宴飲、祈禱等出行人物及神仙和珍禽異獸。圖案造形栩栩如生,線條樸素流暢。據其雕刻風格和原祠堂一碑刻(碑上刻有“陽胡之壬之墓”。碑文開頭是“建寧四年二月”字樣)記述,可斷定該墓為東漢墓。距今1 800餘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