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責任論

《主權責任論》是2010年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洲。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主權責任論主權責任論
《主權責任論》內容簡介:隨著國際社會相互聯繫依賴日益緊密,主權的原初內涵、意義、作用以及賴以存在的基礎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在當今的國際社會裡,主權不僅意味著一種權利(權力),而且意味著一種責任。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主權逐漸成為一種權力(權利)和責任高度統一和融合的複合權利形態。根據對國內、國際社會所承擔和履行責任的客觀需要,主權作為一種權力(權利)在某些情形下可以收縮、讓渡等,而在另一些情形下卻應當強化壯大。同時,主權所具有的責任內涵和屬性也為各國主權權力(權利)的不均衡和複雜多樣的運用提供了統一的規範和約束。

對於中國而言,現代主權的形成以維護本國人民的生存發展權為首要使命,因此,從一開始就具有了主權對國內人民負責的正當性和合法性。中國的現代主權也就具有保護國內人權的天然屬性,這是在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鬥爭中逐步形成的主權的內在的責任品質。

作者簡介

趙洲,1969年生、安徽省巢湖市人。安徽省巢湖學院經濟與法律系副教授、法學博士(武漢大學國際法專業)。1988年至1992年在安徽大學法律系學習,本科畢業後被分配至安徽省巢湖市司法局,同年考取律師資格,在局直屬律師事務所從事專職律師工作,1998年經安徽省司法廳評審任三級律師。2001年4月調入巢湖學院從事教學工作,主要從事法律基礎、經濟法學等課程的教學與研究工作。2000年9月至2003年6月獲安徽大學經濟法學專業經濟法學碩士學位。2006年8月被評審和聘任為副教授。2005年~2008年考入武漢大學法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師從余敏友教授研習國際公法,博士畢業後主要從事國際法的研究和教學工作。

作者長期從事法律實務和法學理論研究與教學工作,擅長抽象的法理學思辨分析和理論上的巨觀駕馭把握,具有敏銳的學術洞察力和巨觀想像力,在研究方法上,特別注重跨學科研究和實證分析。曾先後在《法制與社會發展》、《法商研究》和《南京社會科學》等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20餘篇,其中多篇論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有的則被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專業學術網站和國家部委等官方網站全文轉載或收錄。曾多次主持和參與省、部級教研和科研課題,並於2010年獲準立項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我國政府參與全球性治理若干法律問題研究》。

圖書目錄

引言

第一章 主權的要素解析與責任內涵的引入

第一節 權利(權力)譜系的一般法理

一、權利要素的解析

二、權力要素的解析

第二節 主權的內涵構成:主體身份權與實際權能的統

一、主權界定和表現著國家的主體身份關係

二、主權的主體身份權屬性的法理內涵

三、主權的實際權能屬性與內涵

四、主體身份屬性和權能屬性的辯證統一關係

第三節 主權責任內涵的引入與確定

一、責任的法理定位

二、主權責任的客觀基礎和邏輯前提的確立

三、確立主權責任的必要性及其功能

第四節 主權責任的承擔主體——國家

一、主權責任承擔主體的確定

二、國家主體身份建構存續與主權責任承擔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維持和平共處基本秩序的主權責任

第一節 行使主權所致國際責任上的主觀因素

一、行使主權的目的、動機因素

二、過錯因素的地位和作用

三、過錯因素的客觀化認定

第二節 行使主權所致國際責任上的損害因素

一、早期的損害觀念、實踐及其局限

二、非物質損害與行使主權所致責任的拓展

三、對整體國際社會的損害與行使主權所致責任

第三節 行使主權的因果責任歸屬

一、相當因果關係責任

二、主權領域內私人行為與國家因果責任

三、間接行使主權的責任歸屬

第四節 主權行使與刑事責任

一、國際社會的實踐和觀念分歧

二、國際社會的法律秩序類型與刑事責任的功能

第三章 主權合作責任

第一節 主權合作責任的一般法理

一、從“權利行使不損害他人”的古典責任到現代主權合作責任

二、主權合作責任的利益均衡基礎

三、主權合作責任的性質及效果

第二節 主權協調合作責任的形式與內容

一、事前的預防合作責任

二、關於解決事後賠償問題的合作責任

三、以納米技術的研發套用為範本的分析

第三節 對私人正當活動的主權責任

一、歸責的法理基礎

二、對私人行為的主權責任樣態

第四章 保護的責任

第一節 現代國際社會秩序的基礎——人權的實現與發展

一、人權保護、實現的寬容與多元

二、人權的保護、實現及發展與國際和平安全

第二節 承擔保護責任的主權身份和權能平台

一、主權國家與國際社會在承擔保護責任上的一般關係及其引申問題

二、主權權能提升與保護責任的國際協助、補充

三、主權身份維護與保護責任的國際協助、補充

四、主權國家與國際社會在保護責任上的主從關係的實證分析

第三節 保護責任的內涵及其機制的建構與實施

一、保護責任建構傾向:西方人權價值的體現

二、保護責任機制的探索:回應型法理論的套用

三、保護責任機制的內容建構:自主發展和國際支助

四、發展支助責任的規範確立與動力觀念塑造:

現實主義與建構主義的契合

五、保護責任機制的合理實施:綜合方法的套用

第四節 保護責任功能的績效及其缺失的分析與評估

一、分析與評估的多元主體及其程式協調

二、保護責任功能評估標準的合理界定

第五章 中國的主權責任觀念及其實踐演進

第一節 中國主權責任理念的形成與實踐

一、中國現代主權及其內在責任品質的形成

二、冷戰格局下的主權責任內涵的初步實踐

三、中國主權責任觀念與實踐的全面展開

第二節 中國主權責任理念和實踐的詮釋與認同

一、主權責任:實用主義策略抑或是真實的走向和創新

二、主權責任內涵及實踐的同一性與多樣性

三、主權權能的提升、拓展與主權責任的統

結論

中外文參考文獻

後記與致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