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那沙林

丹那沙林

比勞山脈舊名“丹那沙林山脈”。中南半島南部主要山脈之一,沿緬、泰兩國國界及其毗連地帶延伸。為西注安達曼海和東注曼谷灣各河的分水嶺。包括幾條南北縱列的山脊,最高點1,531米。中間有深谷交錯。多森林,有鎢、錫等礦。

丹那沙林和東注曼谷灣各河的分水

丹那沙林丹那沙林
包括幾條南北縱列的山脊,最高點1,531米。中間有深谷交錯。多森林,有鎢、錫等礦。德林達依省(Tanintharyi),舊名“丹那沙林”(Tenasserim)時緬甸的一個省,位於克拉地峽以南的狹長地帶。德林達依西臨安達曼海,東鄰泰國,北接蒙省。 德林達依省的省會是土瓦( Dawei)。墨吉(舊稱丹老)是德林達依省的另一都市。德林達依省面積 43,328平方公,人口約92萬。 德林達依省分五區:吉坎眉(舊名奄哈士 Amherst), 墨吉區、土瓦區、直通區和東吁區。

丹那沙林歷史

丹那沙林丹那沙林
丹那沙林古為頓遜國。 後來丹那沙林國長時期為緬甸屬國,但也曾臣屬於暹羅素可泰王國和阿瑜陀耶王國。 1826年第一次英緬戰爭後,丹那沙林成為英國殖民地下緬甸的一部分。

1948年緬甸獨立,丹那沙林北方成為克倫邦。1974年丹那沙林西北部劃為蒙邦,丹那沙林首府改為土瓦。1989年丹那沙林該稱德林達依。en:Tanintharyi Division ca:Tanintharyi de:Tenasserim es:Tanintharyi et:Tanintharyi piirkond nl:Tanintharyi no:Tanintharyi

丹那沙林補充

又譯“丹那沙林”。緬甸最南部的省。東與泰國為界,西臨安達曼海,北接孟邦。面積4.3萬平方公里,人口91.8萬(1983)。首府土瓦。德林達依山脈(即比勞山脈)在省東境作縱向延伸,另有支脈與海岸平行。大德林達依河在二者之間自北而南流,下注安達曼海山地面積較大,山間盆地和谷地交錯,沿海有沼澤,南部平原稍寬廣。農業以種稻為主,還產椰子、橡膠、柚木。開採鎢、錫、鐵。沿海漁業亦盛,還產海鹽,丹老群島有採珠業。八十年代初,淺海開始採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