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列工程

串列工程

串列工程是把整個產品開發全過程細分成很多步驟,每個部門和個人都只做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且是相對獨立進行的,工作做完以後把結果交給下一部門。


概述

串列工程是把整個產品開發全過程細分成很多步驟,每個部門和個人都只做其中的一部分工作,而且是相對獨立進行的,工作做完以後把結果交給下一部門。
多年來,企業的產品開發一直採用串列的方法(如下圖),即從需求分析、產品結構設計、工藝設計一直到加工製造和裝配是—步步在各部門之間順序進行。傳統的串列工程方法是基於二百多年前英國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的勞動分工理論。該理論認為分工越細,工作效率越高。
圖示圖示

程式

產品開發的工作流程是:
首先由熟悉顧客需求的市場人員提出產品構想,在由產品設計人員完成產品的精確定義之後,交製造工程師確定工藝工程計畫,確定產品總費用和生產周期,質量控制人員作出相應的質量保證計畫。

弊端

串列的產品開發過程存在著許多弊端。下圖所示的幽默畫導出了其弊端。首要的問題是以部門為基礎的組織機構嚴重地妨礙了產品開發的速度和質量。產品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難以考慮到顧客的需求、製造工程、質量控制等約束因素,易造成設計和製造的脫節;所設計的產品可製造性、可裝配性差,使產品的開發過程變成了沒計、加工、試驗、修改的多重循環,從而造成設計改動過大大,產品開發周期長,產品成本高。歸納起來,串列的產品開發過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如下:
1、下游開發部門所具有的知識難以加人早期設計。越是設計的早期階段,降低費用的機會越大;而發現問題的時間越晚,修改費用越大。費用隨時間成指數增加。
2、各部門對其它部門的需求和能力缺乏理解,目標和評價標準的差異和矛盾降低了產品整體開發過程的效率。
圖示圖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