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於2009年11月1日,由中關村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具有優勢的40餘家機構共同發起組建,並在北京成立。其目的在於藉此加強企業間的協作、創新與聯動,促進物聯網成員單位與政府的互動,整合、協調優勢資源,促進中關村地區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壯大。清華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成為理事長單位,北京移動、北京郵電大學、中科院軟體所、北京交通委信息中心等十二家產學研用代表機構成為副理事長單位。 聯盟未來3年的目標是,推動建設10-12項標誌性示範套用工程;培育8-10家行業龍頭企業;形成一批自主智慧財產權產品、集成套用解決方案及國家或行業標準5項以上,使北京中關村成為中國物聯網產業中心,套用示範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標準制定中心。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以智慧城市為突破口

隨著物聯網概念的逐漸升溫,物聯網產業的發展也越來越被視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頭戲。2011年11月16日至21日深圳舉辦為期5天的“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物聯網技術與套用成果展示”中,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了“物聯網技術與套用專題館”,北京市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憑藉著領先全國的物聯網示範套用項目和豐厚的產業資源基礎成為本屆高交會的一張閃亮名片。
在高交會上,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以水文水質監測、供水監測、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車輛監督、交通流監測、電梯監測、一氧化碳監測等物聯網創新套用產品、技術套用解決方案,及代表性示範項目為主要展示內容。
這次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組織17家物聯網企業組成“智慧城市、物聯世界”的主題展覽上,充分彰顯了“智慧北京”的理念。成為第十三屆高交會最具品牌影響力的成果之一。
本屆高新技術成果參展由北京市經信委牽頭,匯聚眾多聯盟成員單位進行示範項目展示,聯盟總展出面積204平米。綜合展示物聯網技術在智慧型交通、城市管理、公共服務等領域的套用案例、技術產品和解決方案。
套用系統演示部分分為四個子區:
1、城市管理、應急安全
重點展示以物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應急管理平台及相關解決方案,提升預測預警、模擬仿真、智慧型處理與控制能力,提高政府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保障公共安全。2011年,北京市通過實施“1+1+8”應急管理示範工程,建設物聯網套用專網等提高城市應急安全的管理水平。
2、形式以公共服務、綠色節能
在節能環保領域的物聯網套用解決方案的展示,將物聯網套用於環境保護領域可以有效整合通信基礎設施資源和環保基礎設施資源,使通信基礎設施資源服務於環保行業業務系統運營,提高環保行業業務系統信息化水平、系統基礎設施的利用率。北京積極開展智慧型樓宇、智慧型電網、智慧型家居等公共服務建設工程,加強公共能源管理,節約了能源,有效地提高了公共服務的效率。
3、城市管理、應急安全、智慧型交通、高效暢行
重點展示智慧型交通領域的解決方案,將先進的信息技術、通訊技術、感測技術、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有效地集成運用,從而做到實時、準確、高效的發布交通狀況和車輛信息,解決困擾城市發展的交通安全和交通堵塞問題。北京已經建成了比較完善的智慧型化道路交通指揮管理系統,包括城市道路交通信號控制系統,交通檢測、電視監控系統,交通違法檢測系統,以及全市“122”交通事故接處警系統,實現了實時、準確、高效的發布交通狀況和車輛信息。
4、技術平台、創新套用
重點展示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成員在物聯網產業鏈關鍵環節的創新產品和技術平台,包括可按需配置的地理信息系統平台、物聯網大規模智慧型數據處理的實時資料庫系統等。物聯網技術平台以研發和突破行業的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為目標,聯合產、學、研、用各環節的技術優勢,協同創新,推動產業發展。
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科技類展會。高交會設有“高新技術成果交易、高新技術專業產品展、論壇、super-SUPER專題活動、高新技術人才與智力交流會、不落幕的交易會”六大板塊,集成果交易、產品展示、高層論壇、項目招商、合作交流於一體,5天來,由中關村物聯網17家代表單位進行更多創新中國推介產品循環展示。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在北京市經信委的指導下,立足成為中國高新技術領域對外開放的重要視窗,在推動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以及促進國家、地區間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司長聞庫在視察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展位時說:。
據北京主題展的組織單位――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秘書長張建寧介紹,在發展物聯網產業方面,北京的優勢明顯。一方面,作為首都,北京是物聯網套用的先行城市和創新城市,在示範套用方面已經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另一方面,憑藉著中關村科技園區的技術和資源優勢,北京積累了豐富的物聯網技術、產業創新資源,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目前,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成員單位涵蓋了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的重要單位。通過“產、學、研、用”開放式創新合作,研究、設計形成了160多項物聯網整體解決方案。聯盟成員承擔了一大批國家、北京市和各個地方的物聯網示範工程,形成了北京物聯網產業集群的整體競爭優勢。
中關村物聯網聯盟成立以來,聯盟與成員單位一起為中關村物聯網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的努力,致力於推進物聯網企業的參與各級政府的示範套用項目,組織相關標準的研討和制定,編撰物聯網產業規劃及發展報告,組織企業申報各級各類資金支持等工作,充分發揮了中介組織的協調和資源配置作用。中關村物聯網產業鏈的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工程實施方面已經廣泛的開展合作,共同研究制定相關的標準,共同承擔國家和北京市政府的重大項目。
張建寧說:聯盟結合北京市物聯網發展情況,藉助此次高規格交流平台,以智慧型交通、城市管理、應急安全、公共服務、綠色節能、技術平台、創新套用為創新成果的產業領域成為推動智慧城市發展的主導力量,成為北京加快步入數字北京的重要標誌。
北京市經信委副主任姜貴平表示:北京積累了豐富的物聯網技術、產業創新資源,形成了完善的產業鏈。物聯網相關的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大約40%落戶北京,大部分由清華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科院、北科院等企業、研究機構承擔,積累和形成了一大批物聯網重要的技術創新成果。
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物聯網直接相關企業超過600家,涵蓋了物聯網產業鏈“感、傳、智、用”上下游的各個環節,形成了北京市物聯網產業集群領先全國的基礎資源優勢。
2011年,北京市為推進城市安全運行和應急管理領域的物聯網技術示範套用,積極開展了“1+1+N”的物聯網示範工程建設,圍繞城市運行體徵監測、風險源管理、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監控等多個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物聯網重點示範工程建設。十二五期間,北京將採取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的戰略,以物聯網技術推動“智慧北京”的建設。
在物聯網快速挺進的勢頭之下,中關村在物聯網產業核心技術研發、示範套用、標準創製及協同創新方面引領著國內產業的發展,作為北京地區物聯網產業的主力軍,在第十三屆高交會為製造業、金融業、商品流通業、醫藥、食品加工、交通、政府信息中心、科研院校等領域的決策者、工程技術人員、採購人員、企業IT人員、政府科技管理人員、業界專家、科研人員等構建有效的交流平台,利用研發優勢為各行業提供差異化的套用解決方案,促進產業國際化合作、貿易往來與聯盟技術企業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事實上,北京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和中國的首都,是物聯網套用的先行城市和創新城市。已經率先在水文水質監測、供水監測、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測、車輛監督、交通流監測、電梯監測、一氧化碳監測等領域實現了物聯網套用,而在應急安全領域的創新套用,更為2008年奧運會、國慶六十周年慶典的成功召開提供了有力保障。
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到智慧北京”,在大力推進建設智慧北京的城市框架時,北京市這一年將完成各路網微循環建造工程,改造基礎設施、建造主次重點在不遠的將來,有效結合在務實中套用,將是物聯網在北京發展能否獲得社會大眾認同且配合的關鍵,在運營能力上,讓老百姓在各項智慧型套用方面感受到切實的便捷,中關村物聯網聯盟單位發揮更加重要的引導作用,以基礎設施的角度來考慮公共服務平台,建立有利於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藉助中關村聯盟單位先進的技術資源來推進智慧北京發展的建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