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途島級航空母艦

中途島級航空母艦

該級艦是一種全新的,大得多的航母,修正了艾塞克斯級航母的問題。該級航母有裝甲甲板,有更大的艦體和更低的乾舷。裝備更強的火力,原來還打算用裝上巡洋艦上裝備的203mm炮,後發現焦點應當是防禦飛機的攻擊而增強了防空火力。該級艦在二戰結束後服役。

介紹

名稱:中途島級航空母艦

國家/地區:美國

武器分類:航空母艦

軍種分類:海軍

排水量:59,901噸(滿載);

尺度:274.3x34.4x10米;

最大尺度:295x41.5x10米;

動力:蒸氣輪機,12台鍋爐,4軸,212,000馬力,33節;

編制:3,583人(這是1943年的計畫,完工後編制超過4000人);

武器:18門單管5英寸炮,21門雙40mm 防空炮,28門20mm單管防空炮(計畫);

飛機:137架。

說明:該級艦是一種全新的,大得多的航母,修正了艾塞克斯級航母的問題。該級航母有裝甲甲板,有更大的艦體和更低的乾舷。裝備更強的火力,原來還打算用裝上巡洋艦上裝備的203mm炮,後發現焦點應當是防禦飛機的攻擊而增強了防空火力。該級艦在二戰結束後服役。

設計:該級艦是一種全新的設計,但設計存在較大問題。如:潮濕,擁擠,過於複雜化,這些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這種設計使得該級艦很難進行改裝和升級。在後來的數年裡,該級艦的使用由於低乾舷,裝備和人員空間過分擁擠,機庫高度太低,抗浪性太差而受到限制。最新和最大的飛機都不能在該級艦上使用。總體來說,該級艦的設計不能令人滿意,但出於對大型航母的迫切需求,他們在美國海軍中服役了很長的時間。

現代化改裝:在1950~1960年間進行了主要的改裝工作。改裝等價於艾塞克斯級的SCB 27C/125改裝。改裝計畫包括:

相關資料:

根據英國航空母艦的作戰經驗和太平洋戰爭初期美國航空母艦受損的情況,美國海軍決定建造加強的防護(特別是飛行甲板的防護),增載入機數量的大型航空母艦。1942年8月,“中途島”號登記註冊。儘管該級艦沒有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作戰活動,但卻作為主力參加了侵朝戰爭、中東危機以及海灣戰爭。“中途島”號一直服役到1991年8月,為美國海軍歷史上服役時間最長的航空母艦之一。

SCB 110(中途島號和羅斯福號):對該級航母的第一次改裝,大體上等同於SCB 27C/125 改裝。此外,還包括斜角甲板,新的彈射器和阻攔器以及新的電子系統。減少了排炮的數量。排水量為63,500噸。

SCB 110A(珊瑚海號):更複雜的SCB 110改裝,適合於所有該級艦的改裝。在航空特徵和電子系統上有更多的改進,大幅減少了艦炮的數量。

SCB 101(中途島) 適合於所有該級艦的第二次改裝。包括:更長的飛行甲板,新的彈射器,以及其他的改進。出於對費用的考慮,只有一艘該級艦接受了這種改裝。

SCB 110A 改裝後,珊瑚海號在該級航母中性能最好。但中途島號進行SCB 101改裝後性能超過了它。除了SCB系列裝外,該級航母的每艘還進行了不止一次的大修/升級。

設計

中途島級航空母艦中途島級航空母艦

中途島號在1943年10月27日於紐波特紐斯造船廠開始建造,舷號為CVB

-41。1945年3月20日,中途島號下水並於9月10日服役。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已結束近一個月。11月7日至1946年1月2日,中途島號到加勒比海試航並訓練飛行員。由於中途島號負載超重,艦艏經常撞入大浪之中,使飛行甲板及前部機庫甲板經常入水過量艦體的穩定性亦因此降低。此問題一直無法妥善解決。

1946年3月1日,中途島號離開母港諾福克海軍基地,前往北大西洋,參與霜凍行動(Operation Frostbite)測試航空母艦在嚴寒天氣下的執勤效率。6日起中途島號開始在拉布拉多海及戴維斯海峽演習。由於海面經常颳起狂風大浪,中途島號連線艦側升降台的機庫門口在13日受損;飛行甲板經常出現積雪;而飛機亦需更多時間預熱發動機,才可起飛。演習期間,中途島號一共損失了三架飛機及一名飛行員。28日中途島號返抵諾福克。

返國後的中途島號進入船廠維修,然後留在近海訓練。1947年9月26日,中途島號在艦上試射繳獲的德國V-2火箭。10月29日,中途島號離開諾福克,首次前往地中海巡航。11月17日中途島號橫越直布羅陀海峽,接著先後到訪阿爾及利亞布尼、馬爾他、熱那亞、那不勒斯、奧古斯塔、塔蘭托及法國海耶爾(Hyères),於1948年3月11日返抵諾福克。返抵諾福克前,中途島號派出了數架經過改裝的P-2海王星巡邏機,模擬搭載核彈,順序飛往巴拿馬運河及聖體市,最後在聖迭戈降落,以向外界展示海軍有能力投擲核武。

1949年1月4日至3月5日,中途島號短暫到地中海巡航,然後留在近岸訓練。12月中途島號再次前往北大西洋測試嚴寒天氣下的執勤效率。1950年1月26日,中途島號再次到地中海,並先後到訪伊斯坦堡、賽普勒斯、馬爾他、坎城、奧蘭及里斯本,在5月23日返抵諾福克。6月25日韓戰爆發。由於西太平洋的航空母艦嚴重短缺海軍將大西洋艦隊的萊特號臨時調到西太平洋執勤;而中途島號則在7月10日至11月10日期間,再次到地中海巡航,以填補萊特號的出缺。

返國後中途號進入諾福克船廠改建,強化飛行甲板,以起降可搭載核彈的RJ-1攻擊機及其他新式噴氣機。與此同時,海軍亦拆除了艦上部分的5吋/54火炮,並以新式的3吋/50火炮替換艦上的40毫米高射炮。改建在1951年4月完成後,中途島號留在近岸訓練,併到加勒比海試航。

1952年1月9日,中途島號離開諾福克,再次前往地中海巡航。2月25日至3月16日,中途島號及塔拉瓦號聯同英國皇家海軍、法國海軍及義大利陸軍,參與北約的大滿貫演習(Exercise Grand Slam),模擬攻守盟國在地中海的護航艦隻。巡航期間中途島號先後到訪直布羅陀、蔚藍海岸的胡安灣(Golfe-Juan)、巴塞隆納、阿爾及爾、奧古斯塔、塔蘭托、那不勒斯、熱那亞、拉斯佩齊亞、羅得島、塞薩洛尼基、帕爾馬及奧蘭等港口,最後於5月5日返抵諾福克。

返國後中途島號留在近岸執勤,並曾臨時重畫飛行甲板軸線,模擬裝設斜角飛行甲板的飛行作業。8月26日中途島號前往北大西洋,參與北約代號主轉桁索行動(Operation Mainbrace)大型演習。除中途島號外,美軍亦派出胡蜂號、羅斯福號、萊特號、明都洛號、薩萊諾灣號及威斯康辛號 而英國則派出鷹號、光輝號、忒修斯號及前衛號等艦;法國、加拿大、丹麥、挪威、葡萄牙、荷蘭及比利時等國亦派軍參與。9月14日演習開始,在25日結束10月1日,中途島號重編為攻擊航母,舷號改為CVA-41。8日中途島號返抵諾福克休整,

12月1日,中途島號再次離開諾福克,前往地中海,參與北約六個成員國舉辦的會師行動(Operation Rendezvous)演習,並先後到訪直布羅陀、胡安港、馬賽、塔蘭托、那不勒斯、熱那亞、拉斯佩齊亞、阿爾及爾、奧蘭、奧古斯塔、羅得島、塞薩洛尼基、巴塞隆納及帕爾馬等地,在1953年5月19日返抵諾福克。

1954年1月8日,中途島號再次前往地中海巡航,併到訪地中海多個港口。在進入雅典前夕,中途島號與補給船相撞,艦體輕微受損。由於本寧頓號的彈射器在5月意外爆炸,造成嚴重傷亡,無法及時前往地中海。中途島號延長巡航時間,到8月4日才返抵諾福克,

現代化改裝

太平洋艦隊、遠東危機與首次現代化改建

1949年2月4日,中途島號正在西西里以東海域航行,海面颳起狂風大浪。由於中途島號的負載超重,艦體在遭遇大浪時難以浮起,經浪頂而過,反而以艦艏直接衝破大浪。這使中途島號的艦艏部分經常入水過多,艦體航行時也難以保持穩定。相片攝自菲律賓海號。

1954年12月27日,中途島號離開諾福克,作環球航行,以加入太平洋艦隊。1955年2月國中途島號抵達西太平洋早前解放軍發動一江山島戰役,迫使台灣當局決定撤出大陳島。中途島號隨即與埃塞克斯號、約克城號、胡蜂號及奇沙治號等艦前往支援,掩護台灣的撤退艦隻,直到2月13日行動結束為止。稍後中途島號到訪橫須賀在7月14日抵達新母港阿拉米達,正式加入太平洋艦隊。

緊接著中途島號前往布雷默頓的普吉灣海軍基地,並在8月退役,開始代號SCB-110的現代化改建,增設斜角飛行甲板、封閉艦艏及三座C-11蒸汽彈射器,並改進艦上多項設施。1957年9月30日中途島號完成改建,並重返現役開始在近海試航訓練。多項改建雖使中途島號的配備更為先進,但艦體的負重問題卻加倍惡化。

1958年8月16日,中途島號首次前往西太平洋巡航。數日後金門炮戰爆發,遠東局勢再陷緊張,中途島號隨即趕往台灣,併到台灣海峽戒備,而蔣介石在1958年11月14日曾登艦參觀演習。中途島號持續在西太平洋巡航最後在1959年3月12日返抵阿拉米達,並進入船廠維修。

1959年8月15日,中途島號離開阿拉米達,前往西太平洋巡航。11月9日,中途島號在蘇比克灣停留期間,艦內的泵房無故起火。雖然事故原因仍未查明,但軍方卻指事件為縱火所致。1960年3月25日中途島號返抵阿拉米達並再進入船廠維修。

1961年2月15日,中途島號再次前往西太平洋。其時寮國內戰加劇,中途島號到中國南海警備。9月28日中途島號返抵阿拉米達。

1962年4月6日,中途島號離開阿拉米達,並先後到日本、朝鮮半島、沖繩、菲律賓及台灣等地海域演習訓練最終在10月20日返抵阿拉米達。返國後中途島號留在近岸執勤,並在1963年6月測試了自動降落系統,由艦上遙控飛機降落。

1963年11月8日,中途島號離開阿拉米達,再次前往西太平洋。1964年初,中途島號在波濤洶湧下行駛期間其艦側升降台接連遭大浪擊打,最終脫落墮海。不過中途島號未有即時到港口維修,而是繼續在西太平洋巡航於5月26日返抵阿拉米達。接著中途島號進入舊金山海軍船廠維修。北部灣事件在數個月後發生,美國全面介入越戰

第二次現代化改建與越南化時期

1974年11月30日,中途島號正在海上航行相中可見SCB-101改建後,艦上的升降台及斜角飛行甲板均已重置中途島號在1966年完成首次越戰巡航後便開始改建,但耗時極長要到1971年才重返西太平洋,其時美軍地面部隊已撤出越南。1973年中途島號開始以日本橫須賀為母港,以改善海軍在西太平洋的執勤效率。

返國後中途島號稍作待命,然後預備新一輪的現代化改建。1966年2月11日中途島號進入舊金山海軍船廠,並在2月15日退役,開始進行SCB-101改建,其內容包括擴建飛行甲板、增大斜角飛行甲板的傾角、更換並重置飛機升降台及更新艦上的彈射器及降落設備,以供起降新式飛機。不過由於海軍的船塢空間不足,後來又要為因大火重創的奧里斯卡尼號作緊急維修,使中途島號的改建不斷延期,改建費用亦因此大幅膨脹,由八千七百萬(87,000,000)上升至二億二百萬(202,000,000)美金。退役四年後,中途島號終於完成改建,並在1970年1月31日重新服役,

接著一年,中途島號留在近岸試航,並作定期訓練演習。1971年4月16日,中途島號在相隔多年後,再次前往西太平洋參與越戰。5月18日中途島號開始在越南外海執勤。

此時正值越戰相對平靜的時期。在李察·尼克遜的越南化政策下,大部分的美軍地面部隊已經撤出越南;艦隊航空母艦的出擊數亦大幅降低,主要派飛機攻擊寮國的胡志明小道,同時派飛機到北越作藍樹偵察任務。整次巡航,中途島號並沒有飛機遭北越擊落,亦只花上74日逗留在越南外海。其餘時間,中途島號在西太平洋巡航,併到訪橫須賀、佐世保、蘇比克灣及香港等地。10月24日中途島號離開西太平洋,在11月6日返抵阿拉米達,

中途島級航母中途島級航母

【各艦簡史】

艦名(中文) 英文 編號 建造船廠 建成時間 除役時間
中途島 Midway CVB-41 西雅圖-塔科馬造船廠 1945 1991
富蘭克林·D·羅斯福 F.E.Roosevelt CVB-42 西雅圖-塔科馬造船廠 1945 1977
珊瑚海 Coral Sea CVB-43 西雅圖-塔科馬造船廠 1947 1990

【性能諸元】

排 水 量 45,000噸/
尺??寸 長295.2米,寬34.5米(水線)/41.5(最大),吃水10米
動 力 蒸汽輪機,4軸,212,000馬力
航 速 33節
續 航 力 11,520海里/15節
火 炮 127毫米單管平高兩用炮18座(CVB-43 14座)、四聯裝40毫米炮21座(CVB-41、CVB-42)、20毫米炮若干
艦 載 機 80-145架
編制 4140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