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經星同異考

與其兄文鼎皆精研歷算之學,互相商榷,多所發明,此其所訂中西恆星名數也。 蓋七政之運行,必憑恆星為考驗。 文鼏此編,獨詳稽異同,參考互證,使名實不病於參差。

古籍簡介

《中西經星同異考》·一卷(安徽巡撫采進本),清朝梅文撰。

四庫提要

文鼏字爾表,宣城人。與其兄文鼎皆精研歷算之學,互相商榷,多所發明,此其所訂中西恆星名數也。星經之最古者,莫如巫鹹、甘、石三家,而其學失傳。雖殘編尚存,已不能知其端緒。惟隋丹玄子《步天歌》所列星象,特為簡括。故自宋以來,天官家多據為準繩。迨明季曆法不驗,而歐邏巴之法始行。利瑪竇所撰《經天該》,其名亦與中國相同,而位座有無,數目多寡,與《步天歌》往往不合。文鼏因據南懷仁《儀象志》所載星名,依步天次序,臚列其目,而以有無多寡之故,分行詳註其下,其古歌、西歌,亦各載原文於後,以便檢核。南極諸星為古所未及者,則並據湯若望《曆書》及《儀象志》為考證補歌,附之於末。蓋七政之運行,必憑恆星為考驗。然在天成象,天本無言,隨人所標目為指名,即據人所指名為測驗,指名不一,則測驗多岐矣。文鼏此編,獨詳稽異同,參考互證,使名實不病於參差。是亦中西兩法互相貫通之要領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