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養生語典:民諺中的99條養生金言

中華養生語典:民諺中的99條養生金言

《中華養生語典:民諺中的99條養生金言》是朝華出版社2010年1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吻。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中國有很多經典且獨特的養生方面的俗語、諺語,這些琅琅上口的語句歷經幾千年的流傳,已經形成了一整套養生的文化,內中蘊含著深奧的養生哲理,越來越受到尋常百姓的喜愛。

這些極為豐富的養生、保健、長壽的諺語反映了人們防病治病、長壽養生、運動保健的經驗,念起來既順口,有趣,又充滿了有益的經驗和知識。

《中華養生語典:民諺中的99條養生金言》收錄了99條有關養生保健的俗語、諺語,結合中醫的養生理論,深入淺出地闡述其中的道理,貼近生活,易懂易記。

內容涉及飲食養生、生活起居、養心防病及運動健身幾個方面的內容,是人們尋求健康的寶貴財富。

圖書目錄

第一篇 飲食篇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

——《黃帝內經》

百菜不如白菜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用醫生開藥方

西紅柿,營養好,貌美年輕疾病少

黃瓜鮮脆甜,常吃美容顏

苦萊葉苦,常吃好比人參補

吃了十月茄,餓死郎中爺

多吃芹菜不用問,降低血壓喊得應

大蔥蘸醬,越吃越胖

男不化韭,女不化藕

夏天常喝綠豆湯,防暑解毒保全康

熱天一塊瓜,強如把藥抓

經常吃山楂,降脂減肥又降壓

一日一蘋果,醫生不找我

桃養人杏傷人李子樹下埋死人

一日食三棗,郎中不用找

核桃山中寶,補腎又健腦

三天不吃青,兩眼冒金星

要想人長壽,多吃豆腐少吃肉

常吃素,好養肚

吃米帶點糠,老小都安康

魚生火,肉生痰,粗糧淡菜保平安

畜肉不如禽肉,禽肉不如魚肉

吃肉不吃蒜,營養減一半

一頓吃傷,十頓喝湯

十年雞頭賽砒霜

藥能治病,飯能補人

早餐要好,午餐要飽,晚餐要少

若要身體壯,飯菜嚼成漿

飯前先喝湯,勝過良藥方

原湯化原食

飢不可暴食,渴不可狂飲

多吃成鹽,少活十年

甜言奪志,甜食壞齒

多喝涼白開,健康自然來

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

膏梁厚味,足生大疔

第二篇 起居篇

善攝生者,臥起有四時之早晚,興居有至和之常制

——孫思邈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勞逸有度

早起三光,晚起三慌

中午睡覺好,猶如撿個寶

吃飽就睡覺,猶如吃毒藥

貪吃貪睡,添病減歲

一夜不睡,十夜不醒

小兒不蹦跳,必定有病鬧

要想小兒安,三分飢和寒

要得身體好,常把澡來泡

睡覺像個狗,活到九十九

養花添情趣,延年又益壽

第三篇 氣候篇

智者之養生也,必順適四時而適寒暑

——《黃帝內經》

太陽是個寶,曬曬身體好

春不減衣,秋不加帽

老怕冬冷,少怕秋涼

冬睡不蒙頭,夏睡不露肚

不怕狂風一片,就怕賊風一線

有錢不住東南房,冬不暖夏不涼

第四篇 衛生篇

穢飯、餒肉、臭魚,食之皆傷人

——《金匱要略》

無事勤掃屋,強如上藥鋪

不乾不淨,吃了生病

要想身體健,食物要新鮮

飯前洗手,飯後漱口

洗頭洗腳,勝似吃藥

指甲常剪,疾病不染

冷水洗臉,美容保健

飽不剃頭,餓不洗澡

牙不剔不稀,耳不挖不聾

第五篇 運動篇

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

——《黃帝內經》

運動好比靈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

站如松,坐如鐘,臥如弓,行如風

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一勤生百巧,一懶生百病

人怕不動,腦怕不用

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常打太極拳,益壽又延年

夏不坐木,冬不坐石

常把舞來跳,痴呆不會到

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第六篇 祛病篇

不治已病,治未病

——《黃帝內經》

百病不如一防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

偏方治大病

早晨喝杯淡鹽湯,勝過醫生去洗腸

欲得長生,腸中常清

鼻子不通,吃點大蔥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

第七篇 心理篇

下士養身,中士養氣,上士養心。

——養生格言

千保健,萬保健,心態平衡是關鍵

房寬地寬,不如心寬

遇事不惱,長生不老

要想健康快樂,學會自己找樂

笑一笑,十年少

哭一哭,解千愁

情極百病生,情舒百病除

好人健康,惡人命短

人有童心,一世年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