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藝術宮

中華藝術宮

上海市兩個重大文化項目——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經過兩年精心準備,於2012年十月一日隆重開館試展,《海上生明月——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等系列展覽及2012(第九屆)上海雙年展將分別作為兩館的開幕展覽,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的“鎮館之寶”多媒體版《清明上河圖》將“永駐”中華藝術宮。

基本信息

前言

兩館的開館,填補了上海藝術博物館體系的空白,使上海的藝術博物館系列形成完整的格局,即上海博物館展示古代藝術,中華藝術宮展示近現代藝術,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示當代藝術。成熟的博物館體系和多元的文化格局,將進一步豐富上海的文化形象,有利於上海逐步邁入國際文化大都市的行列。

場館簡介

中華藝術宮中華藝術宮
選址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和地區館,展示面積達6.4萬平米,擁有27個展廳。
中華藝術宮是具有收藏保管、學術研究、陳列展示、普及教育和對外交流為基本職能的藝術博物館,將收藏、展示和陳列反映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與發展脈絡的藝術珍品。中華藝術宮將以上海國有藝術單位的收藏為基礎,常年陳列反映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與發展脈絡的藝術珍品,並聯手全國美術界,收藏和展示代表中國藝術創作水平的藝術作品,聯手世界藝術博物館合作展示各國近現代藝術珍品。通過向公眾提供普及性的藝術講座、學術交流活動、藝術教學等活動,進一步提高廣大市民的藝術鑑賞水平,普及民族藝術、傳承文化精神,使中華藝術宮成為公眾文化藝術教育的。通過舉辦、承辦各種高層次、高水準的藝術、,建立上海與海內外優秀藝術家、藝術機構間的交流機制,使中華藝術宮成為世界藝術網路的重要樞紐、國內外優秀藝術人才的集聚地和國際高層次文化藝術交流的綜合平台,為上海成為中國近現代經典藝術傳播、東西方文化交流展示的中心打下良好的基礎。

釋義

中華藝術宮的館標基本延用世博會中國館館標的主要元素和設計理念,包含了繁體的“華”字,同時勾勒出世博會中國館“東方之冠”的形象外觀,東方紅更是體現了炎黃子孫對祖國的熱愛。

開幕展覽

中華藝術宮開館展覽將由《海上生明月——中國近現代美術的起源》、《來自世界的祝賀——國際美術珍品展》、《錦繡中華——行進中的新世紀中國美術》、《上海歷史文脈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以及“名家館”5個部分組成。“名家館”首批將推出賀天健、滑田友、關良、謝稚柳、程十髮、吳冠中等七位藝術大師的300餘件作品,並在2樓展廳聯合陳列其他著名藝術家的160餘件藝術作品:在開幕季展覽上,中華藝術宮從11月開始推出《米勒、庫爾貝與法國自然主義——法國奧賽博物館館藏珍品展》、《不息的變動——上海美專一百周年紀念展》等系列展。

定位目標

學術定位

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章程》、《全國重點美術館評估辦法》的相關規定,中華藝術宮以近現代藝術為側重,履行收藏保管、陳列展示、學術研究、普及教育、對外交流的基本職能,是對公眾免費開放的公益性藝術博物館。

運營原則

堅持公益性質,堅持社會效益,不以營利為目的,不租借專業展廳。嚴格學術標準,恪守博物館倫理,所有的收藏業務及展覽項目須經學術委員會討論確定。

運營目標

藝術館藝術館
將通過三年努力,達到“國際知名,亞洲一流,國內領先”的目標。包括:
1、豐富館藏。設立“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基金會”,開闢募捐渠道,鼓勵社會捐贈。如今,中華藝術宮已接受吳冠中家屬、滑田友家屬、賀慕群、賀友直、美國著名藝術家康道斯的捐贈,為建立“名家館”打下良好基礎。基金會的募集已正式啟動,已收到第一筆資金捐贈。通過收購、捐贈,中華藝術宮將在如今1.4萬件館藏品的基礎上,不斷完善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系列等藏品體系;
2、公共教育。建立學生專場活動機制,免費舉辦專業美術講座、藝術教育師資培訓、美術愛好者臨摹等活動,提高公民藝術素養。每年各類教育活動不少於400場,受益人數100萬人,占總參觀人數不少於1/3。招募培訓專業志願者,開館時將有首批800位志願者協助工作。
3、展覽策劃。建立國內外、老中青相結合的開放式、項目制、柔性化的“策展人”機制。以項目為任務編組,聘請海內外一流專業人士擔任策展人。加強自主策劃,提高展覽質量,每年自主策劃的展覽應占展覽總數65%以上。
4、數字博物館。兩館將為觀眾提供二維碼接入、線上互動參與、藝術信息數據查詢等服務。還將利用展廳播放藝術電影。
5、觀眾服務。制訂針對不同群體的服務策略,兩館每年觀眾人次總數不低於300萬人次。有關交通服務信息將在9月份的發布會上正式發布。
6、學術研究。依託藏品,加強學術研究,積極承擔國家級、省部級的研究課題,定期推出常設陳列展,出版學術專著,舉辦學術活動。常設陳列展應占所有展示面積30%以上。
此外,中華藝術宮將積極拓展衍生服務,提供具有品牌效應的餐飲、圖書、劇場和其它衍生服務。兩館還將階段性邀請中國博協美術館專業委員會和第三方社會資訊機構進行業內外績效評估,定期向社會發布年報。

運營模式

按照國際性、專業性、開放性的要求,參照國內外優秀博物館管理經驗,建立政府主導下的“理事會決策、學術委員會審核、基金會支持”的“三位一體”運營架構。通過運營模式創新,政府保障基本運營,社會資助和自主經營部分解決資金問題。將由市政府專門設立兩館收藏專項資金,由兩館學術委員會每年提出收藏計畫和工作建議。

兩館成員

兩館發展理事會、基金會
1、“兩館”發展理事會
“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發展理事會”是“兩館”發展戰略、運營決策的制定者和監管者,由政府主管部門及其他各方代表等組成,以監督、管理並推進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發展創新。擬定和修改理事會章程、兩館發展規劃、重大業務事項、審議批准財務預決算等為主要職能。
2、“兩館”發展基金會
“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發展基金會”由兩館發起,吸納社會資金,作為政府專項資金外的重要經費來源,用於中華藝術宮的收藏、交流等項目的補充。基金會將依託兩館作為工作平台,積極籌集國內外組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捐贈。有效管理專項基金增值收入和其它合法收入。甄選基金會年度資助展項和收藏品。提議基金會理事會管理層人選。監督基金會理事會決策層的年度工作情況。主要資助重要展覽、重要收藏和重點人才培養等。
3、兩館發展理事會、基金會成員招募
作為“開放性”的直接體現,“兩館”將首次吸收接納各界代表參與理事會與基金會,熱愛文化事業、願意為上海藝術發展做貢獻的企業及個人均可申請加入理事會與基金會。相關情況詳情可登錄上海後世博研究中心(“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合作品牌招募授權服務機構)官網
中華藝術宮
中華藝術宮
查詢。

周邊交通

乘177路到世博大道上南路站下;
乘1030路到上南路國展路站下;
乘82路、164路、454路、576路、734路、786路、818路、978路、981路、隧道一線、周南線到浦東南路上南路站下;
乘576路、818路、978路、981路、周南線、滬塘專線、南華專線到上南路浦東南路站下;乘83路到耀華路上南路站下;
乘軌道交通8號線到中華藝術宮站下。

營業情況

官方網站還沒有更新,說是實行網上預約,指定時間在現場憑證件取票,預約時可選好是否購買收費項目的門票。因為2013年遊客訪問量不夠飽和,事實上是隨到隨入(選擇免費參觀項目或者現場購票參觀收費項目)。
收費特展項目的票價為普通票20元,學生、兒童及老年人享受半價優惠。
營業時間:
9:00-17:00(16:00停止入場)(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