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精忠報國故事

中華精忠報國故事

悲國沉江——屈原 盡忠報國——岳飛 保京衛國——于謙

基本信息

作 者:張雲風

中華精忠報國故事中華精忠報國故事

出 版 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084195
出版時間:2011-10-01
頁 數:285
裝 幀:平裝

內容簡介

中華歷史五千年,一大批既忠於君王,更忠於國家、人民和民族的精忠報國人物,最懂得忠的大義,“一其心”地做人做事,恭敬真誠,正直無私,嫉惡如仇,奮不顧身。尤其是當國家、人民、民族處於危難之時,他們挺身而出,忠心耿耿,鐵骨錚錚,抗擊邪惡和分裂勢力,抗擊異族和異國入侵,維護國家統一,捍衛國家主權、尊嚴和領土完整。無數人為此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其道德品行體現一種理想、一種信念、一種精神、一種氣節,足以驚天地泣鬼神,光輝如日月,永恆同時空。
精忠報國人物是忠臣群體的佼佼者,更是中華兒女的佼佼者,堪稱時代的精英、社會的中堅、國家的支柱、民族的脊樑。他們的人格魅力和功勳魅力,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對後世人永遠起著示範、鼓舞、激勵、鞭策的作用。《中華精忠報國故事》繼承傳統,從燦若繁星的中華精忠報國人物中,精選四十二人,用簡約的文筆,再現了他們用忠誠用執著用心血用生命,《中華精忠報國故事》的轟轟烈烈的壯美人生。人物分布兼顧各個朝代,人物身份涵蓋多個層面,事跡均有史實依據,精忠報國方式多種多樣。閱讀《中華精忠報國故事》,從中可認識到體會到忠的底蘊、忠的力量,有利於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專心致志地學習、工作、生活,在各自事業上有所建樹和貢獻。

編輯推薦

忠觀念和忠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忠觀念和忠文化的教化、感染、薰陶下,歷史上湧現出的精忠報國人物難以數計。歷朝史學家都很注重為精忠報國人物立傳揚名,記述他們的事跡,謳歌他們的品德與功勳。《中華精忠報國故事》,繼承傳統,從燦若繁星的中華精忠報國人物中,精選四十二人,用簡約的文筆,再現他們用忠誠用執著用心血用生命書寫的轟轟烈烈的壯美人生。人物分布兼顧各個朝代,人物身份涵蓋多個層面,事跡均有史實依據,精忠報國方式多種多樣。但願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能閱讀本書,喜愛本書。

目錄

剖心觀竅——子比干
攝政歸位——姬旦
射車輔君——管仲
璧光缶音——藺相如
悲國沉江——屈原
長城巍巍——蒙恬
父子雙忠——周勃、周亞夫
鑿空偉業——張騫
舅甥英雄——衛青、霍去病
牧羊望日——蘇武
異域奇功——班超
鞠躬盡瘁——諸葛亮
舞劍擊楫——祖逖
運籌決勝——謝安
漢人胡相——王猛
冶金鍛器——魏徵
遊學懷國——玄奘
識奸罷相——張九齡
抗叛叱賊——顏真卿
砥柱磐石——郭子儀
雪夜擒凶——李想
捐軀殉國——楊業
沉浮榮辱——寇準
鏟奸除惡——包拯
刺血抗金——李綱
盡忠報國——岳飛
傳詔擊鼓——梁紅玉
良匠神人——耶律楚材
丹心正氣——文天祥
海洋史詩——鄭和
保京衛國——于謙
平倭安民——戚繼光
城戍邊——袁崇煥
跨海逐夷——鄭成功
東海霹靂——施琅
尋根歸國——渥巴錫
禁菸抗英——林則徐
用兵新疆——左宗棠
碧海忠魂——鄧世昌
肝膽崑崙——譚嗣同
附錄
《忠經》及白話譯文

文摘

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奴隸制王朝。商朝最後一個國君叫帝辛,極其荒淫殘暴,把直言進諫的叔父比干剖心觀竅,帝辛因而被貶謚“紂王”( 《諡法解》:殘義損善日紂),比干則被譽為“亘古第一忠臣”。
乾姓子,生活在公元前11世紀,沫邑(今河南衛輝北)人。他的父親是商朝倒數第三個國君帝太丁。帝太丁死,其子子乙繼位,稱帝乙。比干二十歲時便任少師,輔佐帝乙處理國事。他主張發展農業生產,減輕賦稅徭役,注重冶煉鑄造和富國強兵,在子氏家族成員中,算是個有頭腦有才幹的開明人物。帝乙長子叫子啟,其母是妃子;小兒子叫子辛(一名受),其母是帝後。按照子以母貴的原則,帝乙確定子辛為太子。帝乙死,子辛順理成章地繼位,稱帝辛。比干實為帝辛的叔父。
《史記·殷本紀》載,帝辛“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知(智)足以拒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以為皆出己之下。好酒淫樂,嬖於婦人”。
他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在一次戰爭中,掠得美女妲己,百般寵愛, “妲己之言是從”。為了妲己,他命樂師師涓為她作“新淫之聲,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又徵發數萬民夫,花了七年時間,在國都朝歌(今河南淇縣)建造一座宮殿,周長三里,高百丈,叫鹿台。宮中鑿一玉石鑲砌的大池,池裡裝滿美酒,稱“酒池”。池周裝飾色彩絢麗的絹帛,懸掛一串串烤肉,稱“肉林”。帝辛和妲己經常帶領侍從,伴隨著美妙的音樂,在酒池中泛舟。渴了,隨手舀酒池中的酒喝;餓了,隨手取肉林上的肉吃。甚至命很多青年男女,裸體相逐,以供笑樂。朝廷政事,一塌糊塗,“百姓怨望而諸侯有叛者”。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