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白海豚保護基地

基地結構功能

基地首期核心正是建設救護中心。該救護中心在結構功能上,採用了高性能環保材料和安全性構造,室內恆溫恆濕,符合白海豚生活習性。救護中心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包括暫養池、恢復池和救護
中華白海豚保護基地
池三部分,以後保護區管理局接收到的傷病豚可在此集中養護。
為保證水質安全,投入使用後的救護中心在用水方面將統一取用離東澳灣海岸線150米開外的海水,經特殊淨化,酸鹼度、大腸桿菌數等10多項指標符合要求後才能排入水池。
按目前的設計規模,基地的救護中心一次最多可實現對4隻成年中華白海豚的救護,救治後白海豚繼續在基地恢復和暫養,直至治癒後的中華白海豚將通過專門途徑送往保護區海域內放生。

基地建設的意義

基地有助於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集保護、研究、救護、馴養、科普、宣教、觀賞和生態旅遊等功能於一體,並承擔執行國家有關自然保護區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擬定自然保護區的總體規劃和各項管理制度,統一管理自然保護區;調查自然資源並建立檔案,組織環境監測保護自然保護區內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組織或協助有關部門開展自然保護區的科學研究工作;進行自然保護的宣傳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