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座殼霉

中華座殼霉,殼霉目,殼霉科,拉丁名Nothopatella chinensis。

簡介
編 號 6159
拉丁綱名 Fungi Imperficti
中文綱名 半知菌綱
拉丁目名 Sphaeropsidales
中文目名 殼霉目
拉丁科名 Sphaeropsicaceae
中文科名 殼霉科
拉 丁 名 Nothopatella chinensis
中 文 名 中華座殼霉
定 名 人 Miyake
參考文獻 Bot. Mag. Tokyo 26:59, Pl.I, figs.5-6, 1912.//戴芳瀾: 中國真菌總匯, 第 1006 頁, 科學出版社, 1979.
采 集 地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Vent. (構樹):河北 ( 576 ).
Morus alba L. (桑):河北 ( 576 ).遼寧 ( 572 ).吉林 .( 282.572 ).
Morus australis Poir. (雞桑):吉林 ( 282 ).
Prunus persica (L.) Batsch (桃):河北 ( 576 ).
(各種闊葉樹的樹枝上):河北 ( 40;44;49;).江蘇 ( 40;44;49;).浙江 ( 40;44;49;).
形態描述 子座生在枝條上,初期為寄主表皮所覆蓋,後期外露而呈黑皰狀,盤狀,一般密聚生,上部表面略帶灰色,直徑0.5―1.5毫米,厚0.35―0.4毫米,有時兩個或更多地互相癒合而變大,擬薄壁組織;分生孢子器埋在子座內成單行,一般橢圓形,靠近邊緣的球形,無孔口,長100―200微米,寬80―120微米,顏色較子座為淺,有無色的絲狀體;分生孢子梗小;分生孢子圓柱形,兩端圓,或橢圓形,暗褐色,長16―20微米,寬6―8微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