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解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解讀》是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 編 ,由中國法制出版社 於2008年5月1日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信息

中國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解讀

定 價:¥24.00
作 者: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行政法室 編
出 版 社:中國法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08-5-1
開 本:大32開
I S B N:9787509305379內容簡介

關心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以保障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社會生活為核心內容的現代文明社會的觀念已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中國以實現全體人民的富裕幸福為建設的根本目的,更應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通過發展殘疾人事業,使他們的權利得到更好的實現,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的成果。本書是殘疾人保障法的權威讀本,供讀者閱讀受益。

目錄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立法目的和依據】
第二條 【殘疾人定義】
第三條 【殘疾人權利】
第四條 【對殘疾人的特別扶助】
第五條 【經費保障】
第六條 【保障殘疾人參與管理國家事務和社會事務】
第七條 【社會支持殘疾人事業】
第八條 【殘聯組織】
第九條 【對殘疾人的扶養義務】
第十條 【殘疾人的義務】
第十一條 【殘疾預防工作】
第十二條 【對殘疾軍人等的特別保障】
第十三條 【表彰和獎勵】
第十四條 【助殘日】
線上試讀部分章節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保障殘疾人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
物質文化成果,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條文主旨
本條是關於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據的規定。
立法背景
關心殘疾人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以保障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社會生活為核心內容的現代文明社會的觀念已逐步形成,並不斷豐富和發展。社會主義的中國以實現全體人民的富裕幸福為建設的根本目的,更應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通過發展殘疾人事業,使他們的權利得到更好的實現,平等地充分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物質文化的成果。本條開宗明義,從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據兩個方面體現了我國在殘疾人保障方面的基本原則和立場。
條文解讀
一、立法宗旨
(一)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
《世界人權宣言》規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我國憲法規定:“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20世紀70年代,殘疾人的人權問題在全世界開始得到廣泛認同。聯合國大會分別在1971年、1975年通過了《智力遲鈍者權利宣言》和《殘疾人權利宣言》,制定了平等對待和平等權利的標準,宣布1981年為“國際殘疾人年”,並通過《關於殘疾人的世界行動綱領》。1990年代初通過了《殘疾人機會均等標準規則》。在同一個十年,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承認,國際社會有責任建立保護殘疾人保護殘疾人權利的法律框架。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