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之歌

中華之歌

《中華之歌》是2010年7月1日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華文峰。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7月1日)

平裝: 63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06354101, 9787506354103

條形碼: 9787506354103

尺寸: 24.8 x 17.2 x 4.6 cm

重量: 980 g

作者簡介

華文峰,筆名華聲,男,山東微山人,漢語言大專、法律大本、經濟學在職研究生。現任青島市政協副秘書長。長期堅持政治、經濟、文學等專業業餘學習研究和寫作,發表過詩歌、散文、報告文學、電影文學劇本,以及長、短篇小說。以詩歌創作為主,發表大量詩作並出版詩集《人生旅途》《夢之歌》《古道》《中華之歌》《新中國之歌》。《中華之歌》《新中國之歌》於2008年3月和7月、2009年5月和7月先後在《聯合日報》和《中國作家》發表後,在當代中國詩壇引起巨大反響,為此在北京中國作協先後兩次召開了專題研討會,全國有關著名評論專家、主要文學期刊負責人和部分著名詩人出席了研討會。與會人員對《中華之歌》、《新中國之歌》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文聯出版社於2008年12月和2009年8月先後出版了詩集《中華之歌》《新中國之歌》,並分別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式。《中華之歌》和《新中國之歌》發表和出版後,在廣大讀者中間產生了很大的反響,並給予高度評價。在中央《求是》雜誌等全國和省市報刊發表論文 100多篇,多篇榮獲全國和省市優秀論文獎;政治、經濟學習研究成果顯著,先後出版《黨建問題新探》《社會主義命運淺論》《新中國的回顧與展望》《企業管理論叢》《社會主義再考察與再思辨》等五部100多萬字的政治、經濟專著,其中有三部分別榮獲全國評比一等獎;作為副主編與主編共同編輯出版了300萬字的《新世紀探索理論文集》。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全國黨風科學研究會特約研究員、中國亞太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中國當代藝術協會名譽主席。其業餘學習研究和寫作涉及眾多領域,產出形式多種多樣,研究成果頗豐。在詩歌創作上有自己明顯的風格,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內容簡介

《中華之歌》是一部史詩性長詩,分三個部分,共12636行。第一部《古老的長歌》,歌頌了五千年偉大古老的中華文明,描述了上至天文下至中華地理山川,人文歷史、王朝更替、民俗風情、思想文化、文學藝術、農桑商貿、建築園林、科舉教育、科技發明、兵法兵器,無所不包的廣博內容。

第二部長詩《新中國之歌》更是具有強烈的紀實色彩。《新中國之歌》描述了從1840年到1921年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景況;歌頌了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發展壯大,第一、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烽火,八年抗戰、解放戰爭所取得的偉大勝利。歌頌了新中國的誕生、抗美援朝壯舉。充分反映了新中國在過渡時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新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建立(包括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經濟制度、文化制度、社會制度)到“文革”前的光輝歷程。滿懷激情地讚美改革開放30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涵蓋了思想道德、人文精神、社會生活,以及教育、文化、藝術、科技、衛生、國防、軍事、外交領域所取得的偉大成就。歌頌新中國在國際上日益提升的地位,偉大的中國共產黨對新中國英明正確的領導。

第三部長詩《天地人之歌》描述了天、地、人及相互間的關係,反映了中華文明關於天的概念、關於天的傳說、以及相關學說與爭論。描述了中國自然地理、中國大地名山江河。涉及關於人的概念、翔實豐富地介紹了中華民族大家庭每一個成員的基本情況,由此歌頌了天、地、人的和諧關係,歌頌了中華民族的和諧之美。通篇讀來,像一部通俗民族史和自然地理史,卻又充滿詩情畫意,富有教育意義。

目錄

序一 壯麗的中華史詩長卷 謝冕/ 001

序二 熾熱的愛國之情 高洪波/ 007

序三 千秋文化史萬里江山圖 張同吾/ 010

凡例 001

修訂說明 001

第一部古老的長歌 001

第二部新中國之歌 197

第三部天地人之歌 397

附錄

長詩的歷史地位與作用 艾克拜爾?米吉提

化理性為詩性 雷抒雁

對《中華之歌》的兩點認識 葉延濱

中華民族的簡約詩史 韓作榮

紅色的本命年 李小雨

讀《新中國之歌》 陸健

對中華文化的深情禮讚 譚旭東

筆起長風發浩歌 唐力

宏大壯麗的中華史詩 方文

史家眼光詩人情思 王照青

大愛深沉大白質樸 王照青

後記

發自內心的歌 華文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