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情境喜劇喜劇性比較研究

《中美情境喜劇喜劇性比較研究》是由中國電影出版社於2008年9月1日出版發行的書籍。

基本信息

出版社: 中國電影出版社; 第1版 (2008年9月1日) 叢書名: 影視藝術學博士論叢 平裝: 214頁 正文語種: 漢語 開本: 16 ISBN: 9787106029791

商品描述

內容簡介

《中美情境喜劇喜劇性比較研究》主要介紹了中美兩國的情境喜劇的喜劇性比較研究。一種起源於美國的電視藝術樣式所進行的系統的比較研究。因為比較的兩極在文本數量和質量上的嚴重不均衡狀態,使得筆者不得不選取一個既有可比性又有論述價值和理論縱深空間的角度進行闡釋。本文主要從喜劇性的角度切入,對中美情境喜劇的喜劇風貌以及營造喜劇性的具體藝術手段方面進行比較研究。由於美國的情境喜劇發展歷史之長、資料之浩瀚、收集之困難,《中美情境喜劇喜劇性比較研究》選取了三個標準來確定研究對象的範圍,它們是:一、在歷史某一時期最受學術界和評論界青睞的情境喜劇,對其作品的選定將以美國電視艾美獎每年的獲獎情境喜劇名單作為依據;二、歷史上某一時期最受觀眾喜愛的劇作,其中對“最受觀眾喜愛的界定”將主要以美國尼爾森公司的收視率調查以及美國TVGuide上的收視排名作為參考;三、筆者目前能通過各種渠道收集到的、不在上述之列的美國情境喜劇文本。而作為比較另一極的中國情境喜劇的研究對象將覆蓋十幾年來產生過一定影響的、進入了流通渠道和筆者閱讀視野的大多數情境喜劇作品。在研究方法上,本課題以類型研究為經,以比較研究為緯,並輔以闡述學、傳播學、接受美學、敘事學和人類文化學等理論。
論文的邏輯思路和撰寫結構如下:
第一章為發展過程論。這是我們進入比較後的第一站,梳理中美兩國情境喜劇的發展歷程是為了給我們以後的比較搭建一個良好的平台。在本章中,筆者考察了美國情境喜劇作為一種藝術樣式的誕生過程以及其在美國郊區化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並在論述中國情境喜劇本土化進程時有針對性地提出了中國情境喜劇“喜劇不喜”的藝術創作上的問題。使得以後的章節的研究更加有的放矢。
第二、三、四、五章為本文的主體部分,分別從喜劇性構成的四個層面分析、比較了中美情境喜劇在建設喜劇性上的差異。
第二章是幽默語言論。同為人類的語言,中美情境喜劇在製造語言幽默上分享著一些共同的語言、語用機制。然而,作為不同文化的載體,其差異是明顯的。美國致力於追求語言幽默中的驚奇感,保證了大多數喜劇語言的高質量和幽默效果。此外,大量性笑話的使用也是其語言幽默上的一個特色。中國的情境喜劇語青在誕生之初就烙上了民族化的痕跡,比如從相聲中吸收營養、大量運用方言等,但是從U前的審美效果來看,這些捷徑和技巧存在著各自的問題,已經無法滿足人們追求高品質的幽默的審美需要。而因為文化、審美習慣的迥異,性笑話顯然不能出現在中國的螢屏上。
第三章為敘事淪。本章主要探討了中美情境喜劇在敘事內容、敘事模式、敘事策略這三方面存在的異同。在內容方面,中美情境喜劇都將鏡頭對準了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然而,又有著各自的特色。美國的敘事內容宛如“狂嘯颶風的安靜中心”,遠離現實生活中的風雲變幻,中國則是以小家折射大國;在敘事模式上,美國是多線索、小片斷,中國傾向於單一的線索和完整的故事;在敘事策略上,美國以烘托親情為主,不忘在展現幽默的同時寓教於樂,中國的作品則流於以教為主,樂在其次。分析了種種差異後,筆者進一步探討了這些異同對作品的喜劇性營造所產生的影響。
第四章是對喜劇情境的探討。在這一章里,筆者提出了喜劇情境的概念,並對其概念、對情境喜劇的美學意義以及分類進行了闡釋。以此為基礎,筆者分類比較了中美情境喜劇在營造宏觀喜劇情境和微觀喜劇情境上的差異:就巨觀喜劇情境而言,美國的種類繁多、設計巧妙,而中國的類型單調、大多設定得千篇一律,缺少有意趣的人物和事件;就微觀喜劇情境而言,美國多動,多活潑熱鬧的喜劇場面,而中國趨靜,幾乎完全靠對白來支撐。這些差異也自然導致了兩國作品的不同的藝術風貌。
第五章為喜劇人物論。人物作為藝術作品的中心,對一部情境喜劇作品的成敗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本章從表現對象的選擇、塑造喜劇人物的藝術策略以及演員的表演風格和特色這三個層面對中美情境喜劇喜劇人物的塑造上存在的異同作出了探討。首先,中美情境喜劇在人物的塑造上都選取了“可愛的、有缺點的小人物”作為描摹對象,然而,具體到表現對象的群體和範圍,又很不相同——美劇中表現的是範圍廣闊的中產階級眾生,中國的情景喜劇刻畫的是典型的小市民群像——表現對象的選擇對喜劇性營造的優劣高低產生了影響;其次,這些人物都遵循著以扁平化的藝術手法塑造的藝術準則,然而這種“小人物”的真實度與相對複雜性如何,中美作品卻存在著不小的差異——美劇的喜劇人物更具有人性的深度和真實的情感,而中國作品中的大多數喜劇人物則流於卡通化、符號化,缺少灌注的生氣和打動人心的審美效果;最後,中美演員不同的喜劇表演風格和功力直接影響了喜劇人物的塑造。
最後一章是背景論。筆者從社會文化、電視制度、生產和播出機制、客群的差異探討了兩國情境喜劇藝術作品的不同的生存環境,綜合探析了中美情境喜劇喜劇性差異的深層和現實根源。喜樂文化與憂患文化的差異無疑影響了不同困家喜劇精神的昂揚和喜劇藝術的發展進程;國家電視和商業電視的區別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美情境喜劇的發展現狀;融聚集體智慧的流水線生產機制或是單打獨鬥的小作坊式生產,在黃金時段固定時間段的播出平台或是非主流的電台的邊緣時間播出,這些當然都會對這一類型劇在不同國家的發展和繁榮造成迥然不同的影響;此外,與美國不同的觀眾收視群體、不同的收視動機以及不同的審美心理也都決定了中國情境喜劇的成熟還要假以時日。

編輯推薦

《中美情境喜劇喜劇性比較研究》:影視藝術學博士論叢。

作者簡介

呂曉志,河北邢台人。2000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外語系,獲英美文學碩士學位。同年開始在中國傳媒大學任教,主要講授英美文學、英美散文名篇賞析、電影欣賞等課程。2004年考取廣播電視藝術專業博士研究生。2006-2007年在美國南加州大學影視學院訪學一年。2008年6月獲文學博士學位。研究興趣覆蓋英美文學、影視美學、影視跨文化傳播等領域。目前公開發表過論文、評論等數十篇。

目錄

序言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獻綜述
導論 中美情境喜劇喜劇性比較研究概說
一 本課題的現實意義與理論價值
二 本論文對情境喜劇和喜劇性的界定
三 本論文對研究對象的範圍限定與研究方法
第一章 發展過程論
第一節 美國情境喜劇發展歷程掃描
一 藝術的天路歷程
二 美國的“郊區化”進程和情境喜劇的發展
第二節 中國情境喜劇本土化過程縱覽
一 大眾文化語境下的期待
二 中國情境喜劇本土化過程縱覽
第三節 中美情境喜劇發展歷程比較小結
一 美國情境喜劇:美國當代和世界觀眾最熟悉的電視藝術形式
二 中國情境喜劇:在艱難中跋涉的藝術舶來品
第二章 喜劇語言論
第一節 情境喜劇幽默語言概說
一 情境喜劇中幽默語言的類型學意義
二 略論幽默語言的含義
三 “驚奇感”在幽默語言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節 中美情境喜劇共同的語言幽默機制探討
一 語義幽默
二 語用幽默
第三節 中美情境喜劇幽默語言不同特色比較
一 美國情境喜劇幽默語言特色分析
二 中國情境喜劇幽默語言特色分析
第四節 比較及探因
一 關於性笑話
二 中國情境喜劇語言幽默問題探悉
第三章 敘事論
第一節 中美情境喜劇敘事內容比較
一 普羅大眾的日常生活——中美敘事內容的相同點探討
二 “狂嘯颶風的安靜中心”——美國情境喜劇內容分析
三 “小家一大國”——中國情境喜劇內容分析
第二節 中美情境喜劇敘事模式比較
一 多線索、小片斷——美國情境喜劇敘事模式分析
二 故事完整、線索單——中國情境喜劇敘事模式分析
第三節 敘事的微言大義——敘事的功能比較
一 “寓教於樂”——情境喜劇的微言大義
二 美國情境喜劇“寓教於樂”的策略分析
三 中國情境喜劇“寓教於樂”的特色分析
第四章 喜劇情境論
第一節 情境喜劇的喜劇情境概說
第二節 中美情境喜劇巨觀喜劇情境比較
一 美國情境喜劇的巨觀情境類型分析
二 中國情境喜劇的巨觀情境設計分析
第三節 微觀喜劇情境比較
一 喜劇場面的不同特色比較
二 差異的原因探悉
三 中國情境喜劇喜劇場面營造問題探討
第五章 喜劇人物論
第一節 他們是誰?——中美情境喜劇表現對象比較
一 共同點——有缺點的、可愛的小人物
二 不同點——中產階級眾生和小市民群像
第二節 如何表現?——中美情境喜劇喜劇人物塑造手段比較
一 相同點——“扁平化”的塑造手法
二 不同點之一——喜劇人物的人性深度比較
三 不同點之二——有“情”與無“情”
第三節 誰在表現?——中美情境喜劇表演比較
一 情境喜劇表演的類型特點及其美學意義
二 中美情境喜劇表演風格比較
第六章 背景論
第一節 中美文化傳統比較
一 中美兩國民族文化和國民性格比較
二 中美兩國喜劇精神和喜劇藝術比較
第二節 中美電視體制比較
一 中美電視媒介功能和運營目的比較
二 中美電視審查制度比較
第三節 生產和播出機制比較
一 生產機制比較
二 播出機制比較
第四節 喜劇在笑者那裡——中美情境喜劇客群比較
一 中美兩國客群的構成與收視動機比較
二 中美兩國客群的審美心理和審美習慣比較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