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署

簡介

中暑是在高氣溫、強輻射熱或高溫、高濕環境條件下,因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發生的。年老體弱或在熱環境中從事繁重體力勞動者較易發生。

分型

1)分型根據發病機制分為熱射病、熱衰竭和熱痙攣三種。
熱射病的特點是體溫升高。這是由於高溫使體溫調節障礙所致。老年體弱者更易發生。表現為全身無力、頭痛、頭暈、反應遲鈍、皮膚灼熱、乾燥,多數人因汗腺疲勞以致功能衰竭呈無汗症。
熱衰竭為受熱引起的心血管功能對高溫環境不適當的一種表現,是由於人體持續暴露在高溫下失水失鹽過多的結果。表現為疲乏無力、極度口渴、煩躁不安、極度虛弱、食慾不降、頭疼、噁心、嘔吐以至腹瀉,重症出現臉色蒼白、面容憔悴、皮膚冷而彈性差、體溫低於正常、脈搏微弱、緩慢和血壓降低等。
熱痙攣是在高溫環境下,大量出汗損失過多的鈉鹽發生水鹽平衡失調,又因大量飲水而不補充鹽分,致使人水分進入肌肉組織,產生肌肉疼能性痙攣(抽搐),痙攣以腓腸肌最為明顯。體溫正常或僅為低熱。
中暑的上述分型是相對的,臨床上不可能截然區分,根據病情輕重,將中暑分為三級:
①先兆中暑:在高溫下的勞動者,有全身乏力、四肢無力、輕微頭暈、頭痛、眼光、耳鳴、胸悶、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強堅持工作;
②輕症中暑:具有上述症狀而一度停止工作,經短時休息後能恢復工作;
③重症中暑:具有前述中暑症狀,被迫停止工作,或在工作中突然暈倒,皮膚乾燥無汗、體溫在40℃以上,或發生熱痙攣。

預防

2)預防
中署中署

①對高溫作業人員進行就業前和入暑前健康體栓,年老體弱者或患有器質性疾病及急性傳染病者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②供應清潔、衛生、科學的清潔飲料,補充足夠的水分和鹽分,如飲用淡鹽水或含氯化鈉的鹽汽水等;
③飲食上除保證必須的熱量、鹽分外,應有足夠的蛋白質供應,並供給富含維生素C、B1、B2的食物和新鮮蔬菜的湯米;
④改善勞動條件,加強作業點的通風,必要時安裝空調,或工作一定時間即到涼爽處休息1次;
⑤高溫作業人員要自備防暑消熱藥物,如人丹、十滴水等;
⑥先兆輕症中暑要及早處理,迅速脫離高溫環境,轉移至涼爽處,解開衣服、打開電扇或空調儘快散熱,給予含鹽清涼飲料,有條件時可進行冷敷或洗冷水浴,必要時可進行刮痧或針刺療法,有呼吸和循環衰竭傾向時,令患者平臥,或取頭部略低於下肢的體位,並立即送醫療治療;
⑦重症中暑患者除採取上述措施外,應導致將患者送入醫院進入搶救。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