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蘭州地質研究所

基於對國家油氣資源的戰略考慮,2004年11月,中國科學院黨組作出決定,將蘭州地質研究所與(北京)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 整合的目的是加強和集中中國科學院油氣資源方面的研究力量,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油氣地質研究隊伍,更好地發揮北京吸引人才的區域優勢,更好地發揮蘭州在西部的地域優勢。 經過整合,已形成學科較為完整(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的油氣資源研究隊伍,具備承擔油氣資源重大研究項目的能力,能直接服務於勘探與開發實踐。

蘭州地質所現有職工108人,其中研究員18人,副高級職稱人員20人,具博士學位者14人,具碩士學位者13人。2人獲“五一”勞動獎章,32人獲政府特殊津貼。在讀研究生51人,其中在站博士後3人,博士生22人,碩士生29人。近年來,研究所面向學科發展前沿和國家需求,承擔和完成了多項重大科研任務,其中國家重點科技攻關、973及攀登項目5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4項,國際合作項目19項,中科院及省部委重點項目29項,企業重要橫向合作項目51項。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其中SCI收錄200餘篇,出版專著36部,為企業完成科研報告170餘份;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國家自然科學四等獎1項、省部級獎12項。科研成果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為石油天然氣地質理論研究和我國油氣資源勘探做出了重要貢獻。主辦國家級自然科學核心刊物《沉積學報》,合辦《天然氣地球科學》雜誌和《天然氣水合物網站》,掛靠甘肅省礦物岩石地球化學學會。
蘭州地質所於1998年被認定為基地型研究所,氣體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於1999年第一批進入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序列,2002年5月全所進入院知識創新工程試點序列。2000年下半年以來,我所根據知識創新工程試點要求,在氣體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全面實施創新方案的同時,在不斷凝練與提升科技創新目標和研究方向、加強創新文化建設的基礎上,積極推進體制與機制改革,研究所的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加強,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
新世紀之初,恰逢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啟動“西氣東輸”宏偉工程,給蘭州地質研究所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空間和充分展示綜合科研實力的廣闊舞台。在這種新機遇、新形勢面前,蘭州地質所全體職工全面貫徹落實中國科學院新時期辦院方針、嚴格按照中國科學院實施知識創新工程的要求,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學科前沿重大科學問題,多渠道爭取高層次項目,增強研究所的綜合實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為西部油氣開發建功立業。我們堅信,40多年油氣地質研究的學術積累,獨具特色的研究領域,結構合理的研究隊伍以及精良完備的分析測試技術體系,裝備有九十年代國際先進水平分析測試儀器的氣體地球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雄厚基礎和條件,加之位居西部的地理優勢,使蘭州地質研究所有基礎、有能力、有條件在“西部大開發”和“西氣東輸”工程中繼續做出與國立科研機構水平相適應的更大貢獻,真正成為中國科學院在新時期進軍西部油氣開發的橋頭堡。
基於對國家油氣資源的戰略考慮,2004年11月,中國科學院黨組作出決定,將蘭州地質研究所與(北京)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整合,成立蘭州油氣資源研究中心。整合的目的是加強和集中中國科學院油氣資源方面的研究力量,進一步加強和完善油氣地質研究隊伍,更好地發揮北京吸引人才的區域優勢,更好地發揮蘭州在西部的地域優勢。經過整合,已形成學科較為完整(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的油氣資源研究隊伍,具備承擔油氣資源重大研究項目的能力,能直接服務於勘探與開發實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