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

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

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綜合徵”。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中年危機,多重含義。可以理解為書籍名字;可以理解為人的歲月健康問題;也可以理解為一個電影的名字或者報告文學名字。

基本信息

報告文學

介紹
卜鐵梅 著
中年,面臨一道水深火熱的溝坎
中年,是人生的一個擁擠的瓶頸
中年,拼的就是一個健康的心態
再有,是我們的置業習慣:在西方,人們一般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分期付款買別墅,進入中老年後,一般會根據經濟狀況,把住宅越換越便宜,而我們正相反,巴不得在退休前趕緊完成大別墅、第二第三居所、置業收租等等夢想,這樣中年就更加吃力。
形成原因
資產分配得不合理,也是中年期壓力過大的原因之一。例如轎車,根據市場經濟成熟國家的理財觀念,轎車最多占總資產的3%,即你的房產、證券、首飾、現金等一切資產全算上,如果有100萬,你頂多買3萬塊錢的車,可我們有多少人遵循這個投資理念了?當然,這個理念很傳統,如果信奉當今流行的“貸款消費”、“負債是富”,那就無話可說了。
還有,不可忽視的一點是,男人遭遇中年事業危機的時刻,正是女人40多歲的下崗期———如果,她沒有專業的話。有位研究婦女問題的專家說:“女人沒有專業,是一個致命傷。年輕時無所謂,給年輕姑娘的工作崗位很多:公關、文秘、打字員、售貨員等等,乾什麼都可以。然而女人到了中年,只有專業過硬,才能有個穩定的職業。”
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時,家庭可能要經過一個非常困難的時期,比如做丈夫的收入暫時下降,比如創業不順、甚至入不敷出……這時候,男人最需要什麼?就需要妻子有一個穩定的工作,有一份穩定的薪水,做丈夫的才能全無後顧之憂地創業。尤其這個階段,孩子也正在升學考學的關鍵期,教育的開銷、為孩子投入的精力都很大……能支撐起家庭,給丈夫一個喘息機會的妻子,一定是個有良好職業的女人。
這對男人太重要了,不知有多少男人,面臨中年危機的時候不敢放手一搏,委委屈屈地忍到退休,說白了,就是因為妻子助不上一臂之力,養家教子的重擔還壓在他的肩上,他輸不起!所以,男人終極的事業頂點是不是輝煌,妻子也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2電影編輯資料
中文名稱:中年危機
英文名稱:PapaundMama
發行時間:2006年01月02日
地區:德國
語言:德語
簡介
【原名】:PapaundMama爸爸媽媽
【譯名】:中年危機
【類型】:劇情
【影片長度】:182分鐘
【集數】:2集
【播映時間】:2006年1月2日
【電視台】:德國電視二台
【網址】:PapaundMama
【導演】:DieterWedel
【演員】:
FritzKarl(Dr.PeterUllrich),
SilkeBodenbender(KatjaUllrich),
AnnaHausburg(JuliaUllrich),
Wolf-NiklasSchykowski(PhilippUllrich),
RoselZech(MutterMartha),
PeterWeck(CharlyHupach),
GiselaSchneeberger(RuthHupach),
MaximilianBrückner(ThomasHupach),
EvaHabermann(SimoneBehrend),
GötzSchubert(KurtLindemann),
ErnstJacobi(Prof.Hampe),
NaomiKrauss(BarbaraWagner),
WolfgangPregler(WolfgangMenzel),
DominiqueVolan(Sigrid),
BarbaraBecker(LindaCastor),
EvaHassmann(MonaBerger)u.a.
劇情簡介
當40歲不到的熟男彼得·烏爾里希在一家很有聲望的律師行里為事業而打拚的時候,他的妻子卡契婭卻快要在自己死水微瀾的生活中窒息了。某日彼得筋疲力盡地下班回家,“玫瑰家園”里卻空無一人,卡契婭不辭而別了。相似的命運也降臨到彼得手下的實習生托馬斯身上,儘管是另一種完全不同的演繹。托馬斯的父母在共同生活了幾十年之後分開了。接下來這個有些憨憨的小伙子漸漸地成為了彼德孩子的替補叔叔。這兩個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也許是這場兩性之戰的最大輸家。
電視劇大師迪特爾·韋德爾拍攝了一部細膩的兩集電視連續劇。它從不同的視角講述了兩性之間的爭戰,並因此提供了許多可供探討的素材。由弗里茲·卡爾和西爾可·博登本德領銜的演出陣容超強。女主角西爾可·博登本德生於1976年。電視觀眾大概已經從影片《連連受損》和《銀婚》中熟悉她了。
幕後花絮
什麼是運氣?什麼才是愛情?如何看待愉快的人際關係?看看
導演迪特爾·韋德爾是如何運用幽默的方式拍攝離婚這個嚴肅的社會問題。
國內電影
導演:張成吉主演:鄭浩南周海媚地區:大陸年份:2004來源:九州夢網網友評分:6.5
簡介:
小時候,媽媽的錢包被偷了,文哥幫媽媽把錢包追回來,媽媽買了一架玩具車來獎勵。如今人到中年的文哥,只要碰上小偷,他還要一追到底……
之後文哥發現自己已進入中年,事業、感情、家庭的壓力……
3心理學名詞編輯名詞解釋
中年危機,也稱“灰色中年”,一般高發在39~50歲,在40~65歲之間的男性身上,還被稱為“男人四十綜合徵”。從廣義上來講,是指這個人生階段可能經歷的事業、健康、家庭婚姻等各種關卡和危機。
學會面對
緊張和疲勞是中年人的普遍現象。中年人要學會量力而行,並恰如其分地評估自己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對歲月的變遷所帶給自己身體的變化要能夠坦然接受。同時要把重心向家庭傾斜,多體驗家庭生活的樂趣。另外,工作中的困擾也應及時和家人交流,爭取他們的理解和支持。事實表明,家人之間的相互關心和愛護,對人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此外,遇到衝突、挫折和過度的精神壓力時,要善於自我調節,保持心理平衡。
心理專家認為,人都會有心理問題,關鍵是看你如何去面對。中年人應保持積極向上的樂觀情緒,充分認識自我,接受現實的自我,才會選擇適當的目標,尋求良好的方法,既不自卑,又不自傲,充滿自信地對待一切。
4現實生活編輯在青春期之後,20-60歲這段時期被稱為成人時期,其中40-60歲這一段也稱為中年時期。中年時期是成人期的後半段,這一時期一方面是整個人生之中最為充實的時期,另一方面也是受到各種精神危機困擾的時期。因為在這個時期之前,人是年輕而且精力充沛的,有時即使做出了一些衝動的事情,也會被外界所理解;但到了中年時期,外界就會要求人在社會生活中要表現得成熟,要有自我反省的能力。
精神危機
中年危機,其實就是中年人遭受各種壓力導致的精神危機,出現了上班厭倦症、回家厭倦症、微笑厭倦症等,基主要特徵有以下六個方面:
1、體力和精力都在逐漸走下坡路;
2、工作崗位和家庭中的責任加重;
3、由於工作上的不如意等而喪失自信心和希望;
4、由於孩子的自立而導致家庭狀況的變化;
5、對於自己老年以後的生活感到擔擾;
6、照顧老人等問題。
說不清從哪一天起,原本激越飛揚的青春樂曲突然出現了不和諧音:
事業上,持續發展的障礙重重,職位再升不上去了;
感情上,昔日的浪漫情懷已被碎的日子磨褪了色,夫妻間的隔矛盾日益加深;
身體一天天衰老,疾病和死神正張開血盆大口,擇人而食;
奮鬥多年積壓下來的心理疲勞漸漸超過警戒線,各種心理疾患紛至沓來——
中年,真是人生的一個瓶頸,是一個非常嚴酷的階段!
事業危機、家庭危機、身體與心理的危機……中年真是人生的一個瓶頸,是一個非常嚴酷的段。
在中年事業危機中,最典型、最常見的一個現象就是職位升不上去了。不僅在自己的機構里遭遇“天花板”,而且尋來調去,始終沒有個好的職位和發展。
這一困境不難理解。形象地說:年輕人剛剛進入社會時,不論做什麼,都是往上走,那時候人就像在一個鍋底,朝什麼方向爬都是向上的。等到中年來臨,人已經爬到一個高度,再攀頂就很難了,要經過一道非常殘酷的淘汰。因為,中低等的職位數量非常多,新參加工作的青年人有點上進心,就很容由低等向中等爬上去。然而,高等職位的空間就很少了,在龐大的中級人員中只能晉升幾個。比如在商務機構里,主任、副經理、門經理等等有一大群(西方大型公司里經理一級的人員可達幾百個),而集團高級領導的位置就那么幾個,所以,對絕大部分中年人來說,中層、稍高層就是極限了。
怎么辦?是在原位置上忍了,兢兢業業地乾到退休,還是利用前半生的辛苦積累(工作經驗、人際關係融資手段、積蓄等),異軍突起地自己創業?或是轉投新領域、新行業,另尋轉折?如果選擇前者,不僅可能心情鬱悶,還有可能在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形勢,連級的位置都保不了;而冒險創業、事業轉型尋求突破的話,萬一不成功,不僅後半生沒有著落,甚至連前半生辛苦積累的資產地位也失去了。
除此之外,導致中年人事業危機的原因有很多,如單位改制、重組、公司政策調、國家制度改革等,都會造成一部分中年人的動盪;也有的因為自身知識結構老化,在競爭中越來越沒有優勢;還有的是因為職業特點所限,人屆中年就不宜再幹了……不論是什麼原因,遭遇事業危機的中年人都被迫重新進行事業定位。
那么,到底有多大比例的中年人會遭遇事業危機?這在國外都沒有一定的統計數字。西方比較公認的說法是,大學學歷以上,中年感受到事業危機的大於60%;而且,往往職位比較高的人更容易感受到危機。另外還應該注意的是:“中年事業危機”已經有越來越提前的趨勢,有的已從45歲提前到了35歲,整整提早了十年!
事業危機
遭遇事業危機時,往往會有緊縮開支的需要,而我們的傳統觀念和置業習慣,給中年人又平添了許多壓力--有的中年夫婦因為孩“不爭氣”,眼看考不上大學,於是或花錢送孩子出國留學,或乾脆早早地為孩子購置房產,以保證他將來生活無憂……這就是把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攬在了自己肩上,難怪負擔格外沉重。
家庭危機
除了事業危機外,人到中年還會遭遇家庭危機。夫妻關係沒有理順,爭吵不斷,處在離也難不離也難的夾縫中。離,捨不得孩子,還要分割財產,且不知能否再找到合適的;不離,日益陷在苦惱、爭吵中,不甘心,像被小蟲日日噬咬,喪失了幸福感,也喪失了事業上奮鬥的勁頭!
來自國內外的研究和調查資料都顯示出,中年是婚姻的多事之秋,是婚姻關係發展最為困難的時期:人到中年,上老,下有小,責任重,壓力大;加之社會轉型期,新思潮新觀念給人們心理上的衝擊……中年離婚率是各個年齡段中最高的。有統計說:在幾個大城市,中年離婚占總離婚數的80%右。
與年輕人甚至老年人的離婚相比,中年離婚,代價最慘重,它讓人在最需要攜手奮鬥的階段,忽然失去了那一雙手,心理傷害和實際喪失都很大;它還影響到正在成長中的孩子;更有,辛苦十數年,已經積累有型的家庭財產面臨分割。
在中年離婚個案中,最難處理的,莫過於財產的分割了。這也是讓法院人員最頭疼的一環。首先,“共同產”的界定有時就非常困難,因為出現了許多從前沒有的新種類和新情況——如今,夫妻共同財產已從以往單純的金錢和實物發展到股票、房地產、保險收益、彩票收益、商業實體、智慧財產權等等有形或形的各類財產,種類繁多,而且財產數額越來越大,來源越來越複雜。
最根本的原因
財產分割難,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我國關於個人資產的一系列司法制度尚不健全,婚後共同財產的法律界定還停留在模糊的“共同共有”階段,而市場經濟成熟的國家早已是“按份共有”。也就是說,夫妻二人各自在銀行里有自己的賬號,有價證券、首飾等可劃分的早早各自署名,難分割的房產、地產、一些投資等早早明確夫妻各自所占比例……明確家庭財產的法定歸屬,夫妻雙方才會享有個人資產權利。
一項由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主管、經民政部批准的“妻子名下的財產有多少”的問卷調查顯示:在幾項主要夫妻共同財產中,除股票以丈夫和妻子名義購買的比例大約各占一半以外,丈夫名下的財產比例在不程度上都高於妻子;在婚後夫妻共同購買的住房中,88.20%的房產證上寫著丈夫的名字;當家庭有餘錢的時候,丈夫名下的存款比妻子高出8個百分點;八成以上的妻子不了解丈夫公司或生意的經營狀況;超過40%的妻子不清楚丈夫工資以外的收入……
“按份共有”
這說明我國婚內財產的司法制度遠沒有達到公的“按份共有”,在模糊的“共同共有”框架下,潛藏著許多不合理的數字和方式,婚內中年婦女的個人資產狀況令人堪憂。
在沒有離異的家庭中,也有不少存在著隱憂深深的感情危。當今社會,人們在競爭的壓力下忙忙碌碌,夫妻交流的時間都減少了。更的人,即使晚上都在家,也就是一起看看電視,很少交談。有對中年夫妻出現了感情危機,去找家庭治療醫生,醫生給他們布置了一個任務:回去後把每天交談的時間記錄下來。結果,兩周以後,這對夫妻再見醫生時,都表示震驚,統計結果顯示:他們倆平均每天交談不足10分鐘!
此外,“無性婚姻”現象的揭露,再次印證了中年情感危機的嚴重。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的潘銘教授,帶領36名研究員,歷時一年,對全國城鄉60個地方的3824位20~64歲男女的性生活狀況進行了調查。最後,他們得出的結論令輿論譁然——
在已婚或同居的男女中,每個月連一次性生活都不到的人,超過了四分之一,占28.7%;在最近一年裡連一次性生活都沒有的占6.2%;生活在大城市的人們,性生活是最少的。
身心與精神的危機就更觸目驚心了。2003年7月9日,在陶然亭公園,一名50多歲的男子突然倒在地上猝死。經醫生檢查,死因是心臟病突發。這是那一周內,媒體報導的第三樁中年猝死事件……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調查顯示:全市居民總死亡率穩定,只是40~49歲組中年人死亡率十年來出現明顯增高趨勢,男性增長了73%,女性增長了15%;按35~54年齡段統計,十年間死亡率從158/10萬上升到251/10萬,上升幅度高達58.8%。中年人死亡的原因依次是:惡性腫瘤、意外死亡(車禍、自殺)、心臟病、腦管病、消化系統疾病,這些共占總死亡人數的80%以上。
中年人身體狀況堪憂,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而在日常生活中,中年人的健康往往被忽略,人們習慣只關心弱勢群體的健康,如老人、兒童、孕婦,大家習慣性地認為,中年人年富力強,離疾病還遠著呢。但其實,中年人是站在一條脆弱的弦上——社會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時常超負荷運轉,精神時刻處在緊張狀態;因為社會人口結構的變化,一對夫婦要照顧四位老人和一個孩子;生活條件好了,高脂肪、高熱量的食品攝入過多;缺少運動,連代步都有了汽車……
遺憾的是,中年人自己常對這種危險視而見,即使知道,也不上心,依然過著飲食起居沒有規律的生活。看看公園,鍛鍊的都是老人,再看看市內的健身房、游池,都是年輕人在玩得不亦樂乎,中年人少之又少,僅有的幾個,也都是為了陪孩子來……
軀體健康被忽視,心理疲勞更是不自知。醫學研究表明,心理疲勞是由長期的精神緊張、壓力、反覆的心理刺激及惡劣情緒逐漸積累而形成的。當它超越了個人心理的警戒線,使這道防線終於崩潰時,各種疾病就會乘虛而入,在心理上會造成心理障礙、心理失控,甚至心理危機;在精上會造成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甚至精神失常;在身體上則會引發多種疾病,如偏頭痛、高血壓、缺血性心臟病、消化性潰瘍、支氣管哮喘、月經失調、性慾減退等等……在心理方面出現功能障礙時,表現為緊張不安、動作失調、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渙散、工作效率下降。事實證明,腦力勞動者和壓過大者,尤其容易心理疲勞。人到中年,還在社會上辛苦工作的人們,多數或多或少地有心理疲勞,因心理疲勞超過警戒線而患上精神、心理疾患的個案也很多;尤其是在遭遇事業危機,嘗試事業轉型期間,壓力更是呈幾何倍數地大……如何在中年時期解除心理疲勞,保持身心健康,是中年人面臨的一個大問題。
戰勝事業危機的金科玉律: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短處和弱勢”也是一種可以利用的特點。
就事業危機來講,每個人面臨的問題不同,但總有些普遍的規律和章法是可循的
心理準備
首先,我們應該做足心理準備,知道前行的路上可能伏著這隻攔路虎,這樣,一旦危機到來,我們不至於驚慌失措,而是有充分的準備應戰;其次,在危機到來之前,我們就該有所準備,這包括斷地學習、接受培訓,使自己的知識結構不老化;在積累財富的同時,更注意積累“無形資產”,比如工作經驗、人際資源、分析能力、決策能力,乃至投資眼光、洞察力、承受力,甚至學識風采、胸襟氣度……從某種義上說,無形資產的重要性甚至超過了薪水,畢竟,自身的素質能力,才是事業發展順利、步步前進的根本保障。
在遭遇事業危機時,首先要有勇氣,勇氣是一切可能性的前提。要敢於要求自己:在中年這個艱難的關口,心平氣和地接受一切殘忍的現實,永不放棄。
最後,必要的時候還要敢於棄,有舍才能有得。有時為爬另一座更高的山,先要下坡,這個時候,一定要保持心理平衡……
幸福家庭的秘訣
構建幸福家庭的秘訣:幸福永遠可又可及,愛的班車永遠不晚。
在中年,要規避家庭和感情的危機,首先要有愛的力,有付出的願望。
一位研究婚戀的心理學家說:“現代婚姻最根本的癥結就在於,男女雙方都想以最小的投入換取最大的收益。”那么,可不可以這樣說:年輕人多少還有點激情和天真,老年人需要最後的相依為命,收益已經不重要了;而恰是走了一半人生,消退了激情,卻還有半生的收益可算計的中年人,這個癥結最突出?
有了愛和付出的願望,才可以談到方式。
我們首先應該學會的方式,是用建設性而非壞性的方法解決問題,這就要求夫妻之間,要有親密的交流。
心理學家認為:人生的每個階段都要經歷某一種特別的衝突情境,都可能面臨“發展性危機”。中年階段的發展問題:親密與隔離、活力與停滯的對立。活力與停滯的對立多體現在事業發展上,而親密與隔離呢,則體現在與他人的連線上--配偶、子女、朋友、同事……尤其在婚姻生活中,有配偶,並不於擁有一層親密的關係。
要維持好夫妻的親密關係,傾訴交流非常重要。不論多忙,夫妻兩人每天也應勻出交談的時間,即使一日、兩日情況特殊,事後也應補上。其實,時間都是自己控制的,沒有交流不是因為沒有時間,而是沒有意識到交流的重要性。有些夫妻,“下班回來累了,就懶得說話了”;更的夫妻是,非要有什麼待解決的問題,才彼此說說,比如給孩子選擇哪個學校,買哪樣東西等等,一旦沒什麼事就沒話說。而實際上,夫妻互相談談每天的工作、見聞、感想,特別是精神上的苦樂感覺,從而分享快樂和經驗,分擔壓力和痛苦,是非常重要和必不可少的。
夫妻的互動
其實,夫妻的互動、家庭良好關係的建,是一門真正的科學,從前我們對此了解得太少。值得慶幸的是,心理治療的一個分支,以指導家庭解決矛盾、走出危機為宗旨的“家庭治療”,已在我國有了長足的發展,我國也有了一批在西方接受過嚴格訓練的家庭治療心理醫師,如北京師範學心理學教授方曉義。下決心解決家庭危機的中年夫妻,可以嘗試一下在西方久負盛名的“家庭治療法”。
此外,值得強的一點是,很多中年家庭危機,源於夫妻一方或雙方的人格障礙。有一類女士,她們的本性並不“溫柔”,內里還壓抑著一些沒解開的心結,但是,為了得到一個好丈夫,她們按照社會上對女孩的普遍要求,如溫柔賢淑等,刻意壓抑自己,做出個溫柔的形象。但是,如果不解決內心的問題,只做外表,長期表里不一,長期壓抑,到一個極限,就會數倍地強烈反彈!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女性年輕時溫柔似,中年時卻暴怒到歇斯底里……
“情緒”
千萬別小看“情緒”這個東西,它的殺傷力太大了。現代人承受著高壓,“情緒泛濫”、“情緒污染”的情況尤其多。控制不好情緒,其實就是人格缺陷的一種。有份資料介紹一個世界級富豪培養兒子的種種方法,其中一條是:他從小要求兒子,無論遇到了什麼不心的事情,在自己的臥室里鬱悶、哭泣、發脾氣都可以,但是,只要一踏進客廳,務必談笑風生、神采飛揚!因為臥室是私人空間,而客廳就是家裡的公眾空間了。富豪是在訓練兒子:在公共場合,絕對不能泄露灰色情緒。這的確值得我們借鑑。
其實,建立、維繫一個幸福的家庭,的確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人才能勝任的事情,這個功課應該在青年時期,在結婚前完成大部分,假若沒有完,就需要補課。不論什人,如果能在追求成長方面下功夫,就有機緣構築一個幸福的家庭。
心態
中年人,拼的就是一個心態,誰的心態好,誰就走得遠。
中年人喪失健康的最根本原因,是沒有“我對我的身體負責”的觀念,不注意時刻覺察自己的身體感覺,更沒有注意養生。我們常見的模式就是:平素不在乎身體,不覺察異狀,一旦病灶形成了,再跑醫院,把治療身體的一切權利推給醫生……這,已經是非常落後的念了。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早就提出過一個全新的概念——“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健康”,宗旨就是:自己是自己身體主人,自己對自己的健康全權負責,醫院和診療只不過是這一程中的輔助手段而已。
這要求我們自己學習、掌握健康知識(國外社區、企業里定期有保健課,必須聽,耽誤的人事後要補課),自己了解自己身體的特點(家族病史,易遺傳哪些疾病,體質的特點,過敏性,抗藥性,乃至血型等),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採用對健康有益行為(包括自己調整飲食結構和堅持鍛鍊等等),自己定期檢查身體……當然,最後有病求醫時,在詳細了解了各種治療方法的利弊後,也是自己決定治療手段。全新健康理念的精髓:健康掌握在自己手。
強體的方式
其實,強體的方式是很多很多的,問題在於中年人自己,肯不肯“自己”上心,“自己”去身體力行。要知道,軀體的健康與否不是孤立的,它影響到人的精神狀態、人的幸福感、人的工作效率、人的整體生活水準--沒有了健康,就沒有了一切啊!
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也有許多,各種傳媒多有介紹。中年人除了了解心理健康知識,注意自我調節之外,效果最好、最直接的,還是面對面地尋求專業人員的幫助,即看心理醫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