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岩科技產業園

中岩科技產業園

湖北沙洋鹽滷循環利用產業園總體規劃面積10000畝。中岩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首批入園企業,本項目規劃占地面積2000畝,總投資約35億元,項目建成後年滷水取化工產品約170萬噸,深加工產品130萬噸,合計年產300萬噸。

一、項目所在地
江漢平原的富鉀滷水含有大量的鉀、鈉、碘、鋰、銣、銫、溴、硼、鍶等元素,是國內少有的高價值地下滷水資源。經集團多次考察研究,沙洋縣的地下滷水儲量豐厚,開採難度低,適合規模化開採利用,因此集團將項目建設地址定在沙洋縣。沙洋縣位於漢江之濱,屬江漢平原西北腹地。西北距荊門市區60公里,東南至武漢208公里,處襄陽、荊州、武漢、宜昌之中心地帶,是武漢城市圈和鄂西生態文化旅遊圈的結合部。
沙洋交通便利。公路方面,有襄荊高速、國道207、234、348和漢宜線等穿境而過;河運方面,有全國最大的人工運河──江漢運河和沙洋中心港坐落其中,是“荊—沙—漢”千噸級航運圈的重要節點。目前,穿縣城而過的棗潛高速、蒙華鐵路開工建設,沙洋對外交通未來將更加便捷暢達。沙洋滷水資源豐富。沙洋目前探明的滷水儲量極為可觀,並且分布相對集中,有利於統一開採、統一生產、統一管理。擁有資源、交通、勞動力等優勢,使沙洋成為開發建設鹽滷資源循環利用科技項目的理想之地。
二、項目發展總體目標
項目總體的發展目標為,產品以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銣、氯化銫等滷水提取產物與硝酸鉀、辛酸、氧化銣、氧化銫等深加工高附加值產品為主,最終形成:地下滷水資源提取——基礎產品生產——高附加值產品升級——產研一體化高科技產業的完整產業鏈條,集聚成高新科技化工產業集群。未來,沙洋鹽滷資源循環利用項目將打造成全國最大的知識密集型、科技創新型鹽滷化工產品生產和深加工基地。
三、項目產品規劃
根據前期勘探數據,滷水將在2500-3000米以內進行抽取,項目生產滷水直接提取產品氯化鉀、氯化鈉、硼酸、硼砂、碳酸鍶、氯化銣、單質溴、氯化銫、單質碘、碳酸鋰等九個品種,並生產深加工產品硝酸鉀、辛酸、氧化銣、溴化合物、氧化銫、碘化合物等三十多個品種,並投資建設總裝機容量10MW的餘熱發電站。項目預計2015年12月正式開工建設。
四、產品生產工藝
項目採用了綜合利用的生產工藝,主要特點如下:
(1)滷水循環工藝流程採用循環利用生產工藝,各生產環節滷水循環利用生產工藝,生產環節按照國家環保標準要求,生產工藝採用高溫蒸發技術製造,零排污生產環節技術。
(2)生產工藝流程按照清潔生產的方式,對滷水資源實行綜合利用的過程。在生產過程中將滷水作為一種循環使用的原材料,重複多次使用,實現綠色生產。
(3)生產工藝流程以滷水資源、能量梯次和閉路循環使用為特徵。在環境方面表現為綠色排放。
從滷水原料開始,到各生產環節的相互區分與聯繫,最後到各類成品的出產,涵蓋了整個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全過程。
生產工藝流程的優點是:
(1)把滷水中有經濟價值的元素類型實現最大化的提取,充分利用寶貴的滷水資源。
(2)形成了可循環的生產鏈,將滷水中蘊藏元素儘可能的最大量提取出來。
(3)此工藝流程中各個生產環節非常的明確,並且相互間形成的有機、系統的聯繫,實現了各環節的聯動,使得生產變得非常高效。
(4)由於形成了封閉的生產鏈條,生產中的水、氣、熱等可以循環使用,各類廢棄物可以在廠區內進行無害化處理。最大化的節約了資源的同時又兼顧了對環境的保護,符合國家建設生態文明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在對滷水綜合的基礎上,中岩集團還將加大對滷水系列產品的研發和投入力度,改進產品結構。要形成以鹼、溴、精細化工等深加工產品鏈,生產硝酸鉀、辛酸、氧化銣、溴化合物、氧化銫、碘化合物等三十多個品種的高附加值產品。
五、項目的產量及年產值
中岩鹽滷資源循環利用項目每年處理滷水規模可達700萬立方米。按日處理滷水2萬立方米計算,項目建成後滷水直接提取產品年產量約為170萬噸,深加工產品年產量約為130萬噸,合計年產化工產品約300萬噸,年產值約120億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