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教師資格證

教育學的發展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教育與個人的發展

簡介

中山教師證即是教師資格證,教師資格證是教育行業從業人員教師的許可證,在我國師範類大學畢業生可直接獲得教師資格證,但非師範類和其他社會人員需要參加認證考試等一系列測試才能申請教師資格證。

教師資格制度

教師資格制度是國家實行的法定職業許可制度。教師資格制度的法律法規、政策依據是《教師資格條例》。中國公民在各級各類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中專門從事教育教學工作,必須依法取得教師資格。
為了滿足應屆非師範類高校畢業生投身於教育事業的迫切願望,提高就業的競爭力。
弘文教育教師資格。

教師資格證考試

1、非師範類學生要取得教師資格,必須加試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所以你準備複習參加教育部門舉辦的考試或者去考自學考試相關的科目。
2、教師證的考試屬於地方考試,但可全國通用,取得了任何地方都承認。
3、教師資格證只是從業證書,只要你能通過2門理論考試,並且取得國語合格證書,然後申請自己想要教的科目,那需要個試講,通過後,還要參加體檢,體檢合格後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專業資格證書。
4、考試前培訓在指定培訓機構(信培教育)進行。

學歷要求

我們國家規定:幼師:具備幼兒師範學校畢業或高等教育學歷。
國小教師:應當具備中等師範學校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國中教師:應當具備大學專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高中教師:應當具備大學本科畢業及其以上學歷。
中職教師:具備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中職實習指導教師:具備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及以上學歷,並具有相當於助理工程師或中級以上工人技術等級,對於確有特殊技藝,並獲得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機關頒布的相當於技師以上等級證書者,其學歷要求可適當放寬。
高校教師:具備研究生或者本科畢業學歷。

採用網上報名

省發布《2010年開展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公告》。省教師資格認定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考試將首次採用網上報名辦法,報名時間為2月25日8時至3月25日24時。這意味著我省2010年教師資格認定工作全面啟動。
教師資格認定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每科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兩科考試連續進行(考單科者按單科考試時間安排),60分及以上為單科考試合格成績,考試合格由省教師資格認定指導小組發給考試成績單科合格證書,合格證書當年及下一年度有效。考試從4月9日開始。依據報考類別和考生所在地隨機編排考場、考號,每位考生的具體考試時間、地點見准考證。從3月5日起,報名成功者憑準考證信息,可登錄中山教師網,免費進行考前模擬練習,熟悉考試題型和操作方法。
今後,省每學年安排兩次申請教師資格認定教育學和教育心理學考試,每年度一次認定,並形成制度。據悉,我省教師資格認定程式是:教師資格認定申請網上報名;教師資格材料初審、現場確認;安排申請認定教師資格者體檢、面試試講;上網認定;發放教師資格證書。 

培訓地點

培訓機構:信培教育
地址:中山市石岐區中山學院北門眾智大廈2樓

圖書信息

平裝: 481頁
書名:中山教師資格證 語種:簡體中文
開本: 32
商品尺寸: 20.8 x 14.6 x 2.2 cm
商品重量: 544 g
品牌: 印刷工業出版社
ASIN: B005C51CDW

內容簡介

從世界範圍來看,通過實施教師資格證書制度推進教師專業化是世界性的發展趨勢,也是世界先進國家提高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舉措。我國於1993年12月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在這部法律中首次明確規定了中國實行教師資格制度。2000年教育部出台了《<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對教師資格認定辦法進行了更加明確和具體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至此,我國的教師資格制度的法律法規體系基本形成。2001年1月,教育部在北京召開的全國教師資格實施工作會議,標誌著我國教師資格制度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根據《教師資格條例》及相關檔案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內任何符合條件的公民,包括社會人員、高校畢業生等均可申請教師資格。國家鼓勵非師範類高等學校畢業生到中國小或職業學校任教。因此,只要中國公民通過教育、培訓和自學具備了教師的基本素質,達到了教師認證的標準,都可以取得教師資格。不具備《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規定的教師資格學歷的公民申請獲得教師資格,應當通過國家舉辦的或者認可的教師資格考試。

目錄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報考指南
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備考技巧
第一章 教育與教育學
評價目標
命題分析與預測
第一節 教育的發展
第二節 教育學的發展
真題點睛
典型例題分析
鞏固與提高
考點過關測評表
第二章 教育與社會的發展
評價目標
命題分析與預測
第一節 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
第二節 教育與生產力
第三節 教育與科學技術
第四節 教育與文化
真題點睛
典型例題分析
鞏固與提高
考點過關測評表
第三章 教育與個人的發展
評價目標
命題分析與預測
第一節 個體身心發展的一般規律
第二節 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
第三節 教育對人類地位的提升
第四節 普通中等教育促進青少年發展的特殊任務
真題點晴
典型例題分析
鞏固與提高
考點過關測評表
第四章 教育目的
評價目標
命題分析與預測
第一節 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層次結構
第二節 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據
第三節 我國的教育目的
真題點睛
典型例題分析
鞏固與提高
考點過關測評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