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小欖鎮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歸新置之香山縣(現中山市),改稱"寧安鄉"。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寧安鄉改稱"大欖都",轄大欖、小欖兩村。 清道光七年(1827年),易名為"欖都",光緒六年(1880年),稱"欖鎮"。

簡介

被譽為“中國菊花文化藝術之鄉”的國家級重點鎮——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區),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廣東省中心鎮(縣級),在中山市經濟、人口、交通、城市建設規模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中山市重要市轄區。

歷史

小欖鎮有800多年的悠久歷史,古為珠江口的小島嶼,因境內有小山丘數座,大的山丘叫大欖山(又名飛駝嶺),小的山丘叫小欖山(即鳳山),小欖在鳳山附近,故名"小欖"。秦晉時屬南海郡,隋唐仍隸屬南海縣治,稱永寧潮居里,為瀕海要區。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歸新置之香山縣(現中山市),改稱"寧安鄉"。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寧安鄉改稱"大欖都",轄大欖、小欖兩村。清道光七年(1827年),易名為"欖都",光緒六年(1880年),稱"欖鎮"。
自南宋建村以來,經過歷代人的努力,創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越的人文環境, 推進了小欖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文明進步。 明代中葉已現家庭手工業雛形,工商業成行成市,是香山縣(現中山市)西北部經濟繁榮的墟市。清康熙年間, 更有“天下第二名鄉”的美譽。

藝術

小欖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蘊,因小欖人喜愛養菊、賞菊,且每年有舉辦菊花欣賞會的傳統,被譽為“菊城”。明代禮部尚書李孫宸曾撰詩云“歲歲菊花看不盡,詩壇酌酒嘗花村”。清嘉慶甲戌年(1814年)舉辦了第一屆菊花大會,以後每隔60年舉辦一屆大型的菊花盛會。1994年舉辦的第四屆甲戌菊花大會陳展菊花82萬盆,布展10平方公里,吸引了海內外賓客600多萬人次觀賞。2004年11月,為紀念第四屆甲戌菊花大會十周年舉辦的小欖鎮(甲申)菊花文化藝術欣賞會在布展和菊藝上都有新的突破,菊會以“魅力小欖、展示菊藝新風采”為主題獲得了300多萬嘉賓、遊客讚賞。菊會期間,國家文化部授予小欖“中國菊花文化藝術之鄉”稱號,樓高22.8米的賞菊樓和單株嫁接237個品種的大立菊列入金氏世界紀錄大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