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Sun Yat-sen Business School)成立於1985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專門從事工商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學院之一,也是一所具有全國性影響的著名商學院。學院自成立以來,依託中山大學深厚的文化傳統和學術底蘊,致力於打造商界“黃埔軍校”,並得到香港何氏教育基金會、霍英東基金會、培華教育基金會等海內外基金的大力支持,現已成為中國培養高素質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家的重要基地。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擁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其中工商管理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及廣東省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為廣東省重點學科;現有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學、財務與投資、旅遊酒店管理、管理科學等6個系,擁有2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點、9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8個本科專業和28個省級、校級和院級科研機構,科研成果突出,是國內最為活躍的管理學前沿重鎮之一。

學院簡介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擁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兩個一級學科,其中工商管理為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及廣東省重點學科,管理科學與工程為廣東省重點學科;現有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學、財務與投資、旅遊酒店管理、管理科學等6個系,擁有2個博士後流動站、8個博士學位點、9個碩士學位授予點、10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點、8個本科專業和28個省級、校級和院級科研機構,科研成果突出,是國內最為活躍的管理學前沿重鎮之一。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是國內三個通過AACSB、EQUIS、AMBA三大國際頂級認證的商學院之一。

使命

融匯中西管理智慧

培養創業創新精神

踐行服務社會責任

作育商界管理精英

願景

打造商界黃埔軍校

價值觀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戰略顧問委員會

宗旨

戰略顧問委員會就學院當前及未來發展事項提供戰略意見及方向性指導。委員會的成員來自各專業領域的海內外商界領袖,以及海外商學院的出色學者。

建院30周年海外專場答謝會建院30周年海外專場答謝會

委員會成員名單(按姓氏拼音首字母順序排名)

陳明哲

美國維吉尼亞大學達頓商學院

Leslie E. Grayson管理學講席教授

何享健

美的企業集團創始人、美的控股公司董事

Michael Hitt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梅斯商學院管理學傑出教授

Joe B. Foster '56 Chair領導學講席教授

霍震寰

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

李榮融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原主任

盧瑞華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

廣東省原省長

陸亞東

現任美國邁阿密大學(U. of Miami)管理學終身教授

Emery M. Findley傑出講座教授

國際商務學會(Academ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Fellow

曾任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邁阿密大學管理系主任

馬蔚華

原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行長兼執行長

曾兼任招商信諾人壽保險有限公司董事長、招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現任香港永隆銀行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文京

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CEO

全國工商聯副主席、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副理事長

何氏教育基金會

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

學校簡介

基本介紹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成立於1985年,是國內最早成立的專門從事工商管理教育和研究的學院之一,也是一所具有全國性影響的著名商學院。自成立以來,依託中山大學深厚的文化傳統和學術底蘊,並得到香港何氏教育基金、霍英東基金、培華基金等海內外基金的大力支持,現已成為中國培養高素質職業經理人和企業家的重要基地。

院徽釋義

牌坊是中山大學標誌性建築,體現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建基於深厚的文化底蘊;珠江體現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屹立在珠江之濱的概念,滔滔的江水形似打開的書本.象徵一代一代勤奮的學子.代表孜孜不倦的學子精神;盾牌代表公正、穩固,是國際商學院常用的元素,配以中國篆刻文字"商"和拱形英文校名.代表中大管理學院的國際化視野、本土化服務策略;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校徽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校徽

1.1985是中大管院在中山大學誕生的具體時間;

2.標誌整體造型是一輪冉冉上升的珠江紅日,寓意中大管理學院蒸蒸日上、蓬勃發展,充滿活力和生機;

3.綠色代表生命力、活力、發展,紅色代表莊重、激情、熱烈、吉祥;

4.圖案以一系列元素合併配合中英文文字,明了、易記且富有深刻的愚義.管院精神

追求高尚,超越平庸;

追求真理,直面現實;

追求財富,取之有道。

大學首要的是培養人才,而人才首要的是高尚的品格,這不僅僅是道德的需求,同時,也包含開闊包容的心胸,堅忍不拔的意志,剛正不阿的氣節,謙遜質樸的為人,榮辱不驚的態度。高尚的品格是融入社會成就事業的基礎,更是成就一個優秀的企業家或管理者最為重要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與人和諧相處,才能深得眾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愛戴,才能建立領導力和影響力。只有這樣,才能超越平庸,成為一個卓越的領導人和管理者。

追求真理,追求知識,社會才能進步,人生才能有所成就。真理需要畢生的學習、思考和實踐來獲取。真理是在挫折和失敗中探索出來的道路。追求真理需要勇氣和毅力,需要高度獨立思考和創新的精神和能力,更需要直面社會,勤於實踐。追求真理絕不是逃避現實,怨天尤人。追求真理的目標不僅是認識社會,重要的在於改造社會。企業家或管理者只有畢生追求真理和知識,才能不斷提升自己。追求真理,需要發揮創新力,只有這樣,才能正確地認識社會規律,超越平庸,在市場競爭中獲勝。

對於管理學院的同學,我們還需提倡的精神是:追求財富,取之有道。國家的法律和政策、社會的倫理道德規範,就是“道”。專業的知識和對於社會規律的認識同樣是“道”。對於財富的追求,是企業家和管理者要實現的重要目標,個人財富的追求只有和國家的利益、社會的利益達到和諧統一時,我們的財富追求才是“取之有道”的。

使命

融匯中西管理智慧、培養創業創新精神、踐行服務社會責任、作育商界管理精英

願景

打造商界黃埔軍校

價值觀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

目標

學科建設

20多年來,經過全院師生的不懈努力,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學科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現有在校博士生有275人,全日制碩士生356人,EMBA學生320人,MBA學生987人,MPAcc和MPM學生200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生616人,本科生近2000人,高層次的學生比例占50%以上。

學科建設

20多年來,經過全院師生的不懈努力,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的學科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院下設六個系:工商管理系、市場學系、會計學系、旅遊酒店管理系、財務與投資系、管理科學系。擁有企業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技術經濟與管理、財務與投資、金融學、產業組織與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八個博士專業;企業管理、會計學、旅遊管理、財務與投資、金融學、管理科學與工程、技術經濟與管理、行銷學、產業組織與管理九個學術型碩士專業以及MBA、EMBA、MPAcc(會計碩士)、MPM四個專業碩士學位項目;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會計學、旅遊管理、財務管理、電子商務、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七個本科專業。1993年,管理學院獲得企業管理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這是當時華南地區高校中唯一具有該專業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1998年,學院設立工商管理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000年,首批獲得工商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2001年,MBA項目在全國第二批MBA評估的28所院校中名列第一;2001年,企業管理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建設學科,旅遊管理和會計學在國內名列前茅。2002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教育部正式批准,中山大學成為國內首批開辦EMBA學位項目的30所院校之一。2002年獲“AACSB協會會員資格”。2004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成為首批開辦 MPAcc、MPM的院校 ;在2004中國MBA商學院排行榜中,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名列第五;2005年 工商管理專業和會計學專業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2005年 《福布斯》中文版公布“在職MBA畢業生掙錢最多的商學院”我院名列第七;2005年 世界經理人周刊和華爾街電訊網站聯合舉辦的2005年度世界經理人年會暨MBA排行 榜,我院名列“2005中國最具影響力MBA”、“2005中國500強CEO最歡迎的MBA”排行榜前五名;2005年 《經理人》“最受歡迎的EMBA項目”調查,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項目獲得“最具成長潛力的EMBA項目”;“中大CEO論壇、海外商界領袖訓練營”獲“部分最具特色的EMBA課程”;2005年 獲得管理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現有在校博士生有275人,全日制碩士生356人,EMBA學生320人,MBA學生987人,MPAcc和MPM學生200人,研究生課程進修班學生616人,本科生近2000人,高層次的學生比例占50%以上。

師資隊伍

學院十分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吸引優秀人才,最佳化師資結構。學院現有專業教師100人,具有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占70%,其中教授30人,博士生導師21人,副教授和副研究員44人。在學院的師資中有美國康奈爾大學、德國洪堡大學、日本神戶大學、日本筑波大學等國際著名學府的博士,有比利時魯文大學、美國杜蘭大學和法國里昂高等商學院等學校畢業的MBA。學院絕大多數教師都具有境外講學、研究、訪問、進修的經歷。1990年以來,學院還聘請了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任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

學院倡導教師深入企業管理實踐。我院許多教師擔任眾多著名大中型企業、創業中的民營企業的獨立董事和管理顧問,並承擔了企業委任的一大批項目。

科學研究

學院始終把科研工作放在極其重要的位置,採取積極的措施,鼓勵廣大教師參與科研工作,提高科研水平。近5年來,學院教師就承擔100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九五”國家級教材建設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項目、廣東省社科規劃項目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項目等,獲省、部委級一、二、三等獎勵10多項,其中盧泰宏教授的“國家信息政策”獲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項目一等獎。

1996年以來,學院教師在包括《經濟研究》、《管理世界》、《會計研究》、《管理科學學報》、《中國工業經濟》等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800多篇,出版學術專著45部、教材50餘部。學院設有企業管理研究所、企業與市場研究中心、中國行銷研究中心、現代會計與財務研究中心、服務性企業管理研究中心、中國第三產業研究中心、新經濟研究中心、電子商務與管理工程研究中心、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研究中心、 亞太案例開發與研究中心、行為金融與金融經濟學研究所、金融投資研究中心 、現代流通管理研究中心、中山大學中德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等一批學術和教學研究機構。

學術交流

在何氏教育基金、霍英東基金、香港培華教育基金、嶺南基金、笹川基金、香江基金等的資助下,學院每年都選派教師和管理人員赴歐洲、美國、日本以及台港澳地區進行交流、進修學習。學院還先後聘請了美國全美管理學會主席William Wolf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Michael Spence教授來院訪問和講學。

1995年以來,學院先後主辦了“中日管理比較國際研討會”、“中歐企業管理國際研討會”,來自歐美、東南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台港澳地區以及國內的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學院還承辦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年會”、“全國MBA教學工作會議”、“中國會計學博士生聯誼年會”、“迎接新世紀中國會計問題國際研討會”、“面向21世紀的企業與市場研討會”、“中國企業管理教學案例研討會”、“新經濟時代的市場行銷理論與方法研討會”、“企業家理論與企業成長國際研討會”、“成長中的中國企業學術研討會”、“走向現代化的中國審計”、“跨國公司在中國——競爭與合作國際研討會”、“會計與公司治理國際論壇”等一系列高層次的學術研討會,與國內外同行、專家進行了廣泛的交流。

學院一直在探索開展國際及港澳台合作的道路,以推動教學改革和學科建設。現已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美國西北大學、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美國杜蘭大學、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海沃德分校、美國Pacific Lutheran大學、加拿大毅偉商學院、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加拿大皇后大學、英國牛津大學、德國洪堡大學、義大利博康尼管理大學、德國科隆大學、西班牙ie商學院、英國曼徹斯特城市大學、澳大利亞Western Australia大學、法國特魯瓦高等商學院、菲律賓亞洲管理學院、新加坡管理大學、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台灣高雄中山大學、澳門大學、IBM公司等建立了合作關係,設立交換學生和教師互訪等項目。

人才培養

管理學院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圍繞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這個核心,不斷提升學生的學術水平和實踐能力,如每年組織學生參加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舉辦“花旗論壇”,舉行學術論文徵文比賽,開展團隊訓練等。在多年的發展歷程中,為國家和社會培養、輸送了大批工商管理人才,他們現已成為各行各業的精英,如廣東省委常委、佛山市委書記黃龍雲,國家審計署培訓中心副主任章軻,廣東省台辦副主任張科,廣東省雲浮市市長鄭利平,珠海市副市長周本輝,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廣東香江集團董事長劉志強,中國十大女傑之一、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第八屆全國婦聯執委、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副會長、廣東省政協委員、香江集團董事總經理翟美卿,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市政協常委、海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邵建明等。學院還根據企業的發展需要,為企業培訓高級管理人員,以提高他們的決策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的競爭實力,現在我院已成為全國培養企業高級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MBA以及其他在職研究生是學院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院十分重視發展MBA和在職研究生教育,並在教學設施、師資配備、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學院歷來重視研究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善衡講座”、“管理論壇”、“中天證券講壇”、“CEO論壇”、“MBA論壇”等對研究生創新能力、思維能力、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教學設施

學院擁有一座面積達6000㎡、功能設備較齊全的教學辦公大樓(善衡堂),8000㎡的MBA教育大樓(善思堂)。學院圖書分館藏書資料豐富,圖書、期刊等總藏量達7萬多冊;管理信息科學實驗中心、電子商務實驗室、證券模擬實驗室擁有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和軟體,語音教學實驗室可供近百人同時上課。此外,學院還擁有建築面積6000㎡、設施齊全、可接待國內外賓客的酒店管理培訓中心。

發展目標

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秉承“追求高尚,超越平庸;追求真理,直面現實;追求財富,取之有道”的精神,努力奮鬥,以培養具有寬闊的國際視野、高尚的道德文化修為、卓越能力素質的管理者為目標,著力打造培養企業家的“黃埔軍校”。

師資力量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119人,其中教授46人,博士生導師35人,副教授53人。其中中組部“千人計畫”1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名,國家級“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 ”1名,“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名,新世紀優秀人才7名 。學院十分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採取 “ 請進來,走出去 ” 的人才策略,吸引學術領軍人物和優秀人才。學院師資中有康奈爾大學、德國洪堡大學、日本筑波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國際著名學府的博士,92% 教師具有博士學位,還有境外講學、研究、訪問進修的經歷。2000 年以來,學院先後聘請了60位國內外著名經濟學家、管理學家和企業家為兼職教授或客座教授。每年,學院還聘請近 200 多位知名企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作為職業導師。

科研水平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具有雄厚的科研實力,重視科研創新團隊的建設,鼓勵教師進行前沿的科學研究和重大攻關項目,2009年至2014年,學院在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管理、中小企業與創業研究、高層團隊管理、會計與公司治理、中國消費者行為研究及品牌管理、服務管理、第三產業研究、財務與投資、企業收購與兼併研究、基於網際網路的管理信息系統研究及相關領域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其中有許多成果居國內領先水平。

2009年至2014年,學院承擔了92項國家級科研項目,其中有7項為國際級重點項目,126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88 項政府及企業橫向項目,其中包括國家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共53項,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2項,教育部國際金融危機應對研究課題重大項目1項。學院教師發表學術論文總計626篇,其中A類以上25篇,B類以上30篇;出版著作100部,其中專著25部,教材20部,同時還獲得22項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學院目前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個,省級精品課程5個,國家雙語教學示範課程1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 個,省級名牌專業2個,省特色專業建設點3個,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5項,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

本科專業

工商管理

(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廣東省名牌專業)

【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現代商業世界需求的管理人員,以寬基礎、重技能、國際化為特點,在組織目標設定、戰略規劃、決策過程、組織行為等方面提供系統的知識與技能訓練。培養具有創新、開拓進取精神並樹立全球戰略意識,熟練運用英語和計算機,能夠勝任在跨國公司、外向型企業、科技創新型企業等,從事管理、組織協調與領導活動的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和要求】

1、培養學生具備管理學與經濟學的紮實理論基礎,尤其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相關知識和技能,具備實際操作技能,熟悉組織目標設定、戰略規劃、決策過程、組織行等各模組的具體運作模式和技巧;

2、培養學生熟悉與企業管理相關的社會、經濟、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跟蹤國際、國內管理的最新發展,到跨國公司、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小企業等參觀、實習,培養實際技能;

3、結合課程內容,綜合培養學生各種技能,英語、分析研究技能(會計統計調研等)、計算機或信息管理技術、溝通技能(溝通談判領導協調等)、實踐技能(實習戰略模擬創業等課程)等,以勝任在跨國公司、外向型企業、科技創新型企業等,從事管理、組織協調與領導活動的專門人才,以及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

管理學、組織行為學、戰略管理、創業管理、管理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國際企業管理、國際財務、國際會計、國際結算、國際金融等。

會計學

(國家級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廣東省名牌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堅持國際化與本土化相結合,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的、具有國際視野和良好的職業道德、理論功底紮實、掌握實務操作技能、能夠勝任各類企業、事業單位、中介組織和政府管理部門的會計、審計、財務管理工作的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培養規格和要求】

本專業分為註冊會計師(A)、公司財務規劃與控制(B)、審計(C)等三個培養方向,基本培養規格和要求為:

1、熱愛祖國,積極進取,遵紀守法,富有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

2、掌握人文知識,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理解經濟全球化下商業環境與商業模式的精髓,能夠站在企業乃至社會層面思考會計、審計、財務管理問題;

3、具有紮實的理論功底和實務操作技能,系統掌握會計、審計、財務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熟悉國內外有關法律和制度,了解國內外本專業的最新發展動向,熟練掌握英語和計算機技術,並能使用英文和計算機從事本專業的業務工作,能夠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分析與解決實際業務問題。

【主要專業課程】

基礎會計學(FA1)、中級財務會計(FA2、FA3)、高級財務會計(FA4)、成本會計學(MA1)、管理會計學(MA2)、財務管理(FN1)、審計學(AU1)、會計審計理論(AT1)、註冊會計師(CPA)實務、財務長(CFO)實務、企業風險管理與內部控制、稅法、國際稅收與稅務籌劃等。

旅遊管理

(廣東省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

【培養目標】

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紮實的管理學知識和旅遊管理理論基礎,掌握旅遊企業和服務性企業管理實務,有較強的工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勝任旅遊企事業單位、教育科研機構、大中型企業的管理和研究工作。

【培養規格和要求】

1、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質,文化素養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2、系統掌握現代企業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了解旅遊管理學科前沿動態和旅遊業的發展動態,具有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接受全面、系統的旅遊企業管理專業訓練,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理論研究能力,富於進取、創新精神;

3、熟練掌握一門外語(英語),有較強的聽、說、讀、寫、譯能力,並靈活掌握信息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套用。

【主要專業課程】

旅遊學、旅遊經濟學、旅遊景點與度假村管理、服務行銷、旅遊運營商管理、服務性企業戰略管理、旅遊管理會計、酒店管理信息系統、服務性企業客戶關係管理、旅遊心理學、生態旅遊、旅遊規劃等。

市場行銷

【培養目標】

致力於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具有寬廣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知識、紮實的現代行銷理論及其套用能力,具備全球視野、務實精神、競爭能力和溝通技能的行銷管理專門人才。

【培養規格和要求】

1、具有良好的人格品德和職業素養,具有遠大的理想和追求,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勇於創新的思想,有為民族崛起而奮鬥的志向;

2、系統掌握現代行銷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有較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技能和實際運用能力,有進取精神和創新精神;

3、掌握市場研究的理論及方法,有較強的市場調查能力、定性與定量分析能力、計算機套用和外語溝通能力,能綜合利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公司行銷管理方面的問題;

4、能勝任各類企業、政府組織等部門從事市場調研、數據分析、實驗設計和實施、市場開拓、商務談判、銷售、廣告等管理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

消費者行為學、零售管理、戰略行銷、社會心理學、服務行銷、全球行銷管理、銷售管理、行銷研究、定價與促銷管理、廣告學、品牌管理、渠道管理、物流管理等。

財務管理

【培養目標】

本專業以公司財務管理為主導,以資本籌集、規劃及增值為中心,側重於從微觀角度研究企業財務活動、資本市場運行、銀行及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管理所涉及到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培養學生通曉會計核算方法,掌握財務分析原理,精通投融資理論,具備財務決策技能,能夠勝任各類企業、政府部門及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的財務核算與分析、投資決策與管理、理財規劃及資本運營的專業人才。

【培養規格和要求】

1、具有良好的人格品德和職業操守,有遠大的理想與抱負,有為民族崛起而奮鬥的志向和責任,有團隊合作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有篤行明辯、慎思審問、博學濟世、精誠合作的優秀品質;

2、具有堅實的經濟理論基礎,熟悉會計、管理、統計及其他與公司財務有關的專業基礎知識,系統掌握公司財務管理的理論、方法與技能,了解國內外巨觀經濟、行業經濟及金融市場發展狀況,有較強的市場及公司調查研究能力、定性與定量分析能力、計算機套用和外語溝通能力,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創造性地分析和解決公司財務管理、理財規劃及資本運營等方面的問題;

3、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具有承受壓力和處理危機的良好心理素質;養成鍛鍊身體的良好習慣、具有適應學習與工作的強健體魄。

【主要專業課程】

財務管理、公司財務、投資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公共財政學、投資項目評估、國際財務管理、國際稅收與稅務籌劃、中級財務會計等。

電子商務

(廣東省高等學校本科特色專業建設點)

【培養目標】

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能在國內外各類企業、事業或者各級政府部門從事電子商務相關實務工作,以及在電子商務領域從事科研、教學工作的,具有紮實理論基礎和套用知識的專業管理、商務、技術人才和專業型人才。

【培養規格和要求】

1、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有較好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守紀律及具有開拓精神,為祖國現代化建設貢獻力量;

2、培養學生適應管理現代市場經濟的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堅實經濟及管理學理論基礎,掌握電子商務模式、運作模式、管理模式、和技術解決方案的理論和套用;

3、培養學生參與研究和制定電子商務解決方案的能力,形成相關商業模式,企業戰略,市場的概念,具有電子商務的基本管理技能,初步具備項目策劃和投資管理能力;

4、培養有較強的調查研究能力,定性與定量分析能力,計算機套用能力和較高的外語水平,能夠勝任各類工商企業、投資公司、證券公司、政府部門或者其他金融單位的電子商務項目規劃與分析、項目管理和電子商務運作控制以及管理的複合型專業人才。

【主要專業課程】

網路與信息安全,管理運籌學,電子商務基礎,信息經濟學,電子商務經濟學,電子商務規劃與投資,電子商務戰略與管理,企業信息戰略與管理等。

人力資源管理

【培養目標】

培養國際化、現代化、戰略性的人力資源管理專門人才,課程強調英文和雙語教學,要求學生具備現代企業管理的紮實理論基礎,掌握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具備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操作技能。學生畢業後適合在各類工商企業、政府相關部門、培訓機構從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工作。

【培養規格和要求】

1、培養學生具備現代企業管理的紮實理論基礎,掌握系統的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具備人力資源管理的實際操作技能,熟悉人力資源管理各模組的具體運作模式和技巧;

2、培養學生熟悉與人力資源管理相關的社會、經濟、法律、心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識,跟蹤國際、國內人力資源管理的最新發展。到跨國公司、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小企業等參觀、實習,培養實際技能,同時具有創新思維、國際化視野;

3、能勝任各類工商企業、行政管理部門、諮詢培訓機構從事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工作,以及在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主要專業課程】

人力資源管理導論、國際化人力資源管理、管理經濟學、組織行為學、薪酬與福利管理、員工招聘與發展、績效管理、組織戰略與人力資源規劃等。

旅遊管理2+2學位項目

(與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聯合培養)

【項目介紹】

該專業本科生由管理學院與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酒店和餐飲管理學院聯合培養(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在美國本科旅遊管理專業排名第八*),國內外名師聯袂指導,共享合作雙方優勢資源,培養具有國際視野、國際管理理念和核心競爭力的現代旅遊管理人才。學生第一、二學年和第四學年下半年在中山大學就讀,第三學年、第四學年上半年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就讀。學習結束後根據兩校學分轉換規定,互換學分,學生修滿兩校所需學分並符合頒發學位條例要求者,將獲得中山大學頒發的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和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頒發的學位證書。學生在中山大學完成第一、二學年的學習後,滿足要求者可申請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提供的海外交流生成就獎學金,該獎學金每年最高達2500美元。

【培養目標】

依託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與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酒店和餐飲管理學院,聯合培養旅遊管理專業本科生,共享合作雙方優勢資源,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國際知識視野、國際管理理念的現代旅遊管理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夠勝任在旅遊企事業單位、教育科研機構及國內外大中型企業等從事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

【培養規格和要求】

1、掌握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熱愛祖國、遵紀守法,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和文化素養;

2、系統掌握現代國內外經濟管理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了解中外旅遊管理學科前沿動態和旅遊業的發展動態,具有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接受全面、系統的旅遊企業管理專業訓練,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理論研究能力,富於進取、創新精神;

3、熟悉國內外經濟、文化背景,熟練掌握外語,有很強的聽、說、讀、寫、譯能力。

【主要專業課程(在中山大學學習期間)】

Tourism(旅遊學)、Tourism Economics(旅遊經濟)、Tourism Service Marketing(旅遊服務行銷)、Travel Agency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旅行社管理)、Front Office and Housekeeping Management(房務管理)、Food and Beverage Management(餐飲管理)、Hospitality Management Accounting(酒店管理會計)、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酒店管理信息系統)、Tourism Planning(旅遊規劃)、Management of Resort and Attraction(旅遊景點與度假村管理)、Strategic Management(戰略管理)等。

【主要專業課程(在美國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學習期間)】

Introduction of Professional Food Preparation(專業食品製作簡介 )、Food Safety and Sanitation(食品安全與衛生)、Lodging Operations(住宿運營管理)、Food Production Management(食品生產管理)、Hospitality Speakers Series(酒店業系列講座)、 Purchasing for HospitalityOrganizations(酒店採購)、 Mechanical Equipment and Facility Management(機械設備與設施管理 )、Service Management in HospitalityOperations(酒店服務管理)、Hospitality Cost Controls(酒店成本控制)、Beverage Management and Controls(酒水管理和控制)、RevenueManagement in Hospitality Operations(酒店收入管理)等。並可選擇在美申請暑期專業實習。(以上課程採用英語或雙語教學)

國際商務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現代市場經濟需要,具有開闊的視野、紮實的國際商務理論、實務和國際商法基礎,具備人文精神、科學素養和誠信品質,能較熟練地套用國際法規、外語開展國際商務活動,能在經濟貿易部門及企業從事國際貿易和其他國際化經營與管理活動的套用型、複合型人才。

【培養規格和要求】

1、掌握國際商務及經濟管理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國際商務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實務操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解決國際商務活動中具體問題的實際能力;

3、熟練地掌握一門外語並進行商務溝通的能力;

4、了解涉外經濟法規、國際商務的慣例與規則、主要國家地區的貿易政策;

5、具有較強的人際溝通和業務拓展能力;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要專業課程】

國際貿易、國際結算、國際金融、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全球行銷、國際企業管理、國際人力資源管理、商務溝通。

人才培養

舉辦論壇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學院不僅重視經濟管理基礎理論教學,而且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力求培養學生的決策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適應市場經濟對人才的需求。學院設定的各專業與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密切相關,培養的畢業生在社會上也深受歡迎。學院每年舉辦100多場學術講座和論壇,其中花旗論壇已連續舉辦五屆,已成為華南地區“高級別、高品位”的學術活動;中山大學CEO論壇、MBA善思管理論壇、MPAcc財智論壇、MPM論壇等在華南地區都享有盛譽。

學生活動

管理學院學生活動豐富多彩,極具特色,對學生的創新能力、思辨能力、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培養起到了積極作用。我院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國內外大型學術競賽活動,履獲佳績,碩果纍纍:

2003年 我院學生勇奪第四屆香港 ACCA 大學生公開賽冠軍

2004年 我院暴風雪隊榮獲第 21 屆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 GMC )世界總決賽冠

2005年 我院學生摘取第二屆德勤稅務精英挑戰賽全國總決賽冠軍

2005年 “一拍杯”全國大學生電子商務大賽團體賽二等獎,首屆網易互動娛樂品牌推廣策劃大賽全國總決賽冠軍

2005年 會計學系博士生勇奪第九屆“挑戰杯”飛利浦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一等獎

2006年 第五屆 AIA 求職王語文比賽全國冠軍,國際創業計畫比賽銀獎

2006年 “挑戰杯”飛利浦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全國銀獎、銅獎

2007年 獲第 12 屆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 GMC )中國賽區團體總冠軍

2008年 包攬了第 13 屆國際企業管理挑戰賽( GMC )中國賽區總冠軍和團體總冠軍

2010年 我院與創業學院學子組成的“瀚潮創業團隊”榮獲首屆“崑山杯”全國大學生優秀創業團隊大賽總決賽冠軍

2011年 我院學子勇奪2011年“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總決賽冠軍

2011年 我院學子榮獲第八屆德勤稅務精英挑戰賽(大中華區)亞軍

2012年 我院代表隊Noah's Ark 榮獲“畢馬威杯”案列分析全國十強邀請賽全國總冠軍

2012年 我院學子組成的“中大88隊”榮獲第十一屆全國高等院校企業競爭模擬大賽全國一等獎

2012年 我院代表隊榮獲“志行千里.2012中歐MBA創業大賽” 冠軍

2013年 我院學子獲得第三屆IMA管理會計案例大賽全國總決賽冠軍

2013年 我院王子同學榮獲“中山大學2012年大學生年度人物”

教學設施

學院擁有一座面積達6000㎡、功能設備較齊全的教學辦公大樓(善衡堂),8000㎡的MBA教育大樓(善思堂)。學院圖書分館藏書資料豐富,圖書、期刊等總藏量達7萬多冊;管理信息科學實驗中心、電子商務實驗室、證券模擬實驗室擁有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和軟體,語音教學實驗室可供近百人同時上課。此外,學院還擁有建築面積6000㎡、設施齊全、可接待國內外賓客的酒店管理培訓中心。

國際交流

管理學院積極與國際知名院校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交流合作院校遍布歐洲、北美、大洋洲、亞洲等世界各地。自 2000 年以來,與美國西北大學、佛羅里達大學、哥倫比亞大學、邁阿密大學、夏威夷大學、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英國雷丁大學、德國洪堡大學、科隆大學、法國 ESSEC 商學院、義大利伯克尼大學、瑞典斯德哥爾莫大學商學院、丹麥奧胡斯商業高等學院、西班牙 IE 商學院、新加坡管理大學、菲律賓亞洲管理學院、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澳門大學、台灣高雄中山大學等 90 多所著名大學建立了密切的戰略夥伴關係,並與其中的50所設有長期的交換生計畫或聯合培養計畫,合作院校50%以上獲得國際商學院EQUIS/AACSB認證,15%以上為全球排名前200著名院校。

我們接待的境外來訪學者及外聘教師就達 200 餘人次;接受各類交換學生 300 餘人次;我院送出的各類交換學生達約 400 人次,派出進修、交流訪問教師達近 300 人次。

服務社會

政策建議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回響學校的號召積極為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政府決策服務,通過多種渠道向各級政府提供政策建議,成效顯著。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

2009 年,毛蘊詩教授主持的教育部 “ 國際金融危機應對研究 ” 應急課題多項階段性成果獲省領導批示。李新春教授、符正平 教授承擔的 “ 產業集群升級評價指標體系研究 ” 項目,用於對廣東省的整個產業集群進行綜合評分,以把握廣東省產業集群的發展狀況;

2010年,陳珠明教授帶領的高校團隊與有關銀行機構共同合作完成的調研課題《科學謀劃、穩步推進、加快廣州區域金融中心建設》獲得省委省政府領導的高度評價;

2012年,羅浩副教授主持的研究報告《以文化旅遊為突破口打造廣州世界文化名城研究》獲得市領導的重要批示,展現了我院教師科研服務於地方建設的“立地”功能。

學院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緊密聯繫當前形勢,針對黨政領導幹部、企業家等開展應對金融危機的專業培訓活動,如 “ 珠三角巡迴公益論壇 ” 等。

管理培訓

SYSU-NUS國際商業領軍人才項目SYSU-NUS國際商業領軍人才項目

學院高級管理培訓項目EDP(Executive Development Programs)教育中心開設的一系列高層管理培訓課程切實幫助企業及其管理者提升領導能力、更新思維模式、掌握前沿的管理思想。

此外,EDP教育中心還針對組織特定需求“量身定製”內訓課程,致力於提供與客戶的戰略、文化、行業特點相結合的管理培訓方案,為個人和組織的學習、發展與變革提供支持。至今,已先後舉辦各類高層管理培訓項目九十多期,為百餘家企業開辦企業內訓課程,辦班復蓋面及至香港、澳門、珠三角及湖南、湖北、雲南、貴州、江西、廣西、海南及全國各省市,超過二萬名學員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 EDP 教育中心構築的全新平台實現無界溝通、締結無價友誼、鑄就事業輝煌,為中國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

黃埔創思公益行活動

“黃埔創思公益行”活動“黃埔創思公益行”活動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落實依法治國方略的開局之年,也是廣東省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在此大背景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為了更好地服務和回饋社會,緊密聯繫當前形勢,注重實際需求,充分發揮地理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聯合泛珠三角地區合作單位,在泛珠三角地區開展管理學院“黃埔創思公益行”系列活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