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

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

該院是衛生部直屬全國重點高等口腔醫學院校。其宗旨是培養高級口腔醫學人才,提高口腔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水平,承擔國家、衛生部、廣東省有關科研項目。其前身之一為廣東光華醫學院口腔專業。1974年建立中山醫學院口腔醫學系,1997年12月成立中山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2001年10月與中山大學合併成立新中山大學,原中山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更名為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附屬光華口腔醫學更名為附屬口腔醫院。

學院概述

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學科設定齊全,設有19個教研室,其中口腔頜面外科為亞洲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師培養試點基地、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頜面外科專科醫師培訓基地。學院已形成包括博士後、博士、碩士、七年制本碩、全日制五年制本科和非全日制本科等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同時承擔國家級、省級醫學繼續教育項目。學院擁有國際一流的教學平台,率先引進國外先進教學設備,建設了多媒體仿頭模實驗室,並在省內建成11個口腔醫學臨床實習基地,為培養學生的臨床實踐和科研能力提供優越條件,每年以良好的教風、學風和教學質量向國內外輸送大批優秀畢業生、留學生、進修生等各類口腔醫學專業人才。根據中國科學評價研究中心發布的《2008~2011年中國研究生教育評價報告》顯示,中山大學在口腔醫學研究生教育排名中連續位居全國第五。

學校人數

學院教職員工300餘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11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29人,講師(主治醫師)60餘人。學院現招收7年制本科生,每年招30名;5年制本科生,每年招生60餘名,成績合格的畢業生授予學士學位。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內科學等專業招收碩士研究生,至今己有700名本科生和研究生畢業。學院同時實行多層次辦學,承擔多項國家級繼續醫學教育項目,舉辦成人教育大專班。學院設有口腔內科學,口腔頜面外科學,口腔修復學,口腔正畸學,口腔預防醫學,口腔材料學,口腔組織病理學和口腔解剖生理學等8 個教研室。此外,學院口腔醫學實驗中心已建立細胞生物學和分子生物學實驗室

詳細信息

學院的臨床教學基地有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附屬第一、二、三院口腔科。共有病床 117張,其中光華口腔醫學院擁有口腔頜面外科病床66張;口腔綜合治療台 160張。除普通門診外,設有教授門診和牙體牙髓病、兒童牙病、牙周病、口腔黏膜病、正頜外科、先天性唇齶裂、口腔頜面部腫瘤、口腔頜面部整形美容、顳下頜關節病、口腔修復、口腔正畸和口腔種植等專科門診。日診量達 1千多人次。學院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衛生部、廣東省科委、衛生廳等下達的科研任務。近年來有11項科研成果通過鑑定並獲獎,其中包括國家科技進步獎1 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7項,廳級科技進步獎3項。獲中國專利9項。有300餘篇學術論文在國內外口腔專業雜誌發表。 學院重視發展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先後與加拿大、美國、日本、英國、瑞典、丹麥、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舉辦國際口腔醫學學術會議,簽訂多項國際合作項目。聘請客座教授8人。

學院領導班子在中山大學“團結奮進,共創輝煌”的旗幟下,開拓進取,帶領全體教職員工向國際知名、國內一流、具有南方特色的現代化口腔醫學院邁進。

口腔診療中心

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診療中心—廣州軍區機關醫院口腔診療中心成立於1955年1月,經過58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已成為一所功能齊全、特色明顯、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設備先進,診療環境優良,集醫療、預防、保健、康復於一體的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直屬中心,是廣州軍區機關唯一國家級疾病康復治療基地。醫院先後被評為全國百佳醫院、全國重點康複診療基地、廣州市誠信維權單位、廣東省百姓口碑最佳單位、消費者誠信單位等。2002年被確定為廣州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首批定點醫療機構,之後又定為省、市及越秀區公費醫療掛鈎單位。

廣州軍區機關口腔診療中心始終堅持為服務為民的方向,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求真務實、開拓創新,不斷加強全面建設。注重醫德醫風建設,開展讓病人“方便、放心、滿意”等活動,不斷拓寬服務項目、深化服務內涵,密切醫患關係,極大地促進了醫療服務質量的提高。為適應資訊時代的需要,逐步健全網路設施,實現醫療管理信息化,確保醫療工作和衛生經濟工作的簡捷化、科學化、透明化,以最大限度的保護患者權益。

研究機構

中山大學口腔醫學研究所是我國口腔醫學基礎研究和臨床套用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廣東省唯一的省部級口腔醫學重點實驗室,凝聚了一支口腔醫學科研團隊,緊密圍繞國家和地方口腔醫療衛生需求,以口腔重大疾病的發病機制和防治新技術為研究主線,開展套用基礎研究和臨床轉化研究。所開展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成果,在多學科領域進入國內外先進行列。近5年共承擔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9項、衛生部臨床學科重點項目4項、省部級項目111項、其它各類項目72項,科研經費合計3461.4萬元;發表學術論文913篇,其中SCI收錄174篇、影響因子3.0以上的41篇,主編學術專著19部,參編衛生部規劃教材等專著31部;獲省部級科學技術獎5項,綜合實力進入國內同類學科的先進行列,引領並推動華南地區口腔醫學的科學創新發展。

醫師介紹

林雪峰醫生簡介

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修復科副主任。

1983大學本科畢業,1988年碩士研究生畢業。1994年~1999年赴日本大坂大學齒學部學習,並獲得博士學位。從事口腔修復學的臨床和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專長於因咬合不良等引起的口頜系統疾病、顳下頜關節紊亂病等疑難病的臨床研究及治療。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各1項,發表專業學術論文 20餘篇。現擔任廣東省口腔修復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醫學整形美容學會委員。

魏素華醫生簡介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修復科副主任。

1987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口腔醫學院,1997年獲醫學碩士學位,一直從事口腔醫療、教學、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級及校級科研項目2項,發表論文10餘篇,參編《口腔疾病診療手冊》、《現代口腔疾病治療學》等專著,現任廣東省口腔醫學會口腔修復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

李彥醫生簡介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修復學及材料學教研室主任,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修復科主任。

從事口腔修復臨床、教學及科研工作已16年。擅長活動義齒、固定義齒、全口義齒、前牙美容及殘冠殘根的保存修復等。熟悉各種牙科專用金屬、陶瓷、高分子等修復材料的特性和套用。對全瓷修復、咬合重建修復、頜面缺損修復及疑難全口義齒的修復有較豐富的臨床經驗。此外,目前還兼任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修復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口腔醫學會口腔修復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等。

覃峰醫生簡介

1995年畢業於華西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獲醫學碩士學位。一直從事口腔修復學的臨床和教學、科研工作。現任廣東省口腔醫學會修復學專委會委員。主持省市級科研項目2項,參與廣東省自然科學研究基金等3項,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

滕偉醫生簡介

1992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獲得口腔醫學學士學位,1994-1999年在中山醫科大學讀碩士研究生 ,獲得口腔醫學碩士學位,1999年至今在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修復科工作。目前獲得廣州市科技局和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2項,參與廣東省自然科學研究基金等 2項 ,在國內專業期刊發表論文10篇。

付強醫生簡介

在華西醫科大學先後獲得學士和博士後學位。一直從事口腔修復學的臨床和教學、科研工作,主持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科研項目4項,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等各級科研項目5項。已在國內外專業期刊發表專業論文近20篇。主要研究方向:全瓷修復額定基礎和臨床研究,口腔生物力學。現擔任廣東省口腔修復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兼專委會秘書。

趙克醫生簡介

趙克,口腔修復科副主任、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1995年本科畢業於鄭州大學口腔醫學院,2000年於武漢大學口腔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同年赴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學院從事口腔修復學博士後研究工作,2002年出站後即在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從事口腔修復學和口腔材料學的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現任口腔修復科副主任,廣東省口腔醫學會修復學專委會委員。臨床業務專長為前牙漂白及瓷貼面等美容修復,全瓷修復,牙體缺損保存修復,以及複雜可摘局部義齒修復等。致力於牙科高分子材料的基礎研究,以及牙全瓷材料、修復體的疲勞與失效行為等方面的基礎研究。主持省部校級科研與教學課題5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共20多篇,其中SCI收錄2篇,EI收錄1篇。

楊小平醫生簡介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外科副主任、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醫學院訪問學者。

畢業於西安醫科大學口腔系,95至97年由國家教委公派赴德國柏林自由大學醫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床進修學習,學成回國到我院工作。

楊教授從事口腔頜面外科工作近二十年,先後在中華口腔醫學雜誌、中華整形外科雜誌等核心專業期刊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獲省部級科技成果三等獎。他在口腔頜面部整形外科、正頜外科及創傷外科等領域有較深造詣。

專長:口腔頜面外科疾病診治、口腔頜面畸形正頜外科治療、口腔頜面創傷治療。

廖貴清醫生簡介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

從事口腔頜面外科工作近20年,主要開展口腔頜面部腫瘤的診治、唇齶裂序列治療及整形美容等,擅長開展頭顱部大型腫瘤切除、大型軟硬組織缺損整復、唇齶裂整復。同時開展各類整形美容手術(包括改臉皮、雙眼皮、隆鼻、口唇美容、除皺紋及眶間距過大矯正等)。在頭頸部腫瘤的生物治療方面有深入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一項,衛生部科學研究基金課題一項,省自然科學基金課題二項。發表學術論文40餘篇。現為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口腔頜面外科主任、中華口腔醫學會涎腺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美容與美容學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頭頸腫瘤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副主編《現代口腔頜面外科學》、《現代口腔治療學》。參編《口腔疾病診療手冊》。《中國口腔醫學研究》及《中國顱頜面外科雜誌》常務編委;《中華口腔醫學雜誌》通訊審稿員、《新醫學雜誌》、《中山大學學報》、《廣東牙病防治雜誌》編委。

專長:頭頸腫瘤的外科治療、頭頸部組織缺損的修復與重建、頜面部整形與美容

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 附屬口腔醫院中山大學光華口腔醫學院 附屬口腔醫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