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堂[湖南]

中山堂[湖南]
中山堂[湖南]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中山堂位於黃埔軍校第二分校(武岡分校現為省重點中學武岡二中)舊址,建於1943年7月是保存完整的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建築物。1996年1月4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信息

台北中山堂

歷史價值

拆除清末布政使司衙門後,所興建的“台北公會堂”。沒想到,這個要被日本人當成施政印記的建築物,在1945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時,竟成為日本遞送降書的烙印。

歷史變遷

“台北公會堂”於1932年11月23日正式動工,1936年完工,由當時的總督府技師井上熏設計,除了建築物本身是依現代建築法所建最牢固的結構體外,它的主要特色是建築式樣采極自由的形式,並具有西班牙回教式建築風格。
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並由台北市政府接收,內部的“大集會場”、“大宴會場”、“普通集會室”也同時改為“中正廳”、“光復廳”及“堡壘廳”,之後,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及政府接待外國貴賓的場所。

簡介

如今,“中正廳”、“光復廳”則做為文化表演活動場所,至於二樓的“堡壘廳”則由文化局以公辦民營的方式承租,做為專賣餐飲的堡壘咖啡廳。台北中山堂簡介一九二八年日本人為了紀念日皇裕仁登基,並作為施政紀念事業重要建設項目之一,拆除了清末布政使司衙門,並將部分拆除的建築物移到植物園陳列,而在原址開始籌劃興建“台北公會堂”。“台北公會堂”正式動工是一九三二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工程費時四年,於一九三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建造完成,主要設計者為“總督府”技師井手薰,全部工程共耗費九十八萬日圓,動用工程人員九四五○○人。
公會堂的建築本體採用鋼筋混凝土所造,為四層式鋼骨建築,是當時依現代建築法所建最牢固的結構體,無論其耐震、耐火、耐風,其性能均極為優良。公會堂面積有一二三七坪,建築物總坪數則有三一八五坪,它的主要特色是建築式樣采極自由的形式,並具有西班牙回教式建築風格,其空間可容納人數,也僅次於東京、大阪、名古屋等公會堂而居第四位。
到了一九四五年(民國三十四年)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省受降典禮便在公會堂舉行,當時場面極為盛大,受降典禮由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長官陳儀代表中國戰區最高統帥受降,日方投降代表則由台灣總督兼第十方面軍司令官安藤利吉等人代表出席,從此以後被日本人統治五十一年的台灣,正式重返祖國懷抱。
光復後“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並由台北市政府接收,內部的“大集會場”、“大宴會場”、“普通集會室”也同時改為“中正廳”、“光復廳”、“堡壘廳”。其後中山堂的主要功能之一即為召開“國民大會”之場所,並且成為當局及各界舉辦重大集會之空間。
中山堂在過去歲月里,經常為當局接待外國貴賓的場所,其中最受矚目的有美國前總統尼克森、韓國前大統領李承晚、越南前總統吳廷延、菲律賓前總統賈西亞、伊朗前國王巴勒維等外國元首訪華,均在此舉行“國宴”,此外簽訂“共同防禦條約”及“中華民國”第二、三、四任“總統”、“副總統”就職大典也都在此舉行,由於這些珍貴歷史突顯了中山堂的特殊地位,嗣經“內政部”於“民國”八十一年將中山堂列為“國家”二級古蹟。

前世今生

位於台北市西區的中山堂,是中國政府接受日本戰敗投降典禮的地點。
日本殖民政府將清末布政使司衙門拆除重建,1936年改稱“台北公會堂”,即現在的中山堂。建築本體采鋼筋混凝土,當初設計的是四層式的鋼骨建築,采自由形式的現代建築特色,包含了西班牙回教風格,還有歐洲古典主義屬於折衷式建築。
“台北公會堂”興建的規模僅次於當時東京、大阪、名古屋的公會堂。台北市文化局二科科長王逸群說,日本殖民政府在台灣建這樣的建築,其實也是加注了殖民主義。
王逸群表示,台灣現在許多官方建築,都是當時日本人在台灣建造的。這些建築結合古典及現代的建築風格,都是日本第二代建築師留學歐美後,無法在日本本土實現想要建的建築樣式,然後全在台灣試驗建成的。
1945年日本戰敗,中國政府在這裡舉行台灣地區的受降典。中山堂見證了台灣殖民時代的結束。光復之後,台北公會堂更名為中山堂,曾是召開“國民大會”、當局各界重大集會的空間,並成為接待外國貴賓第一選擇的場地。
不過後來,中山堂一度呈現閒置狀態,並經歷了三個時間的轉變。首先是1992年被列為二級古蹟,處於靜態保存的狀態;直到1995年,台北市文化局提出了中山堂再利用的觀念,採取動靜態保護,除了維持建築物的原封不動外,也對一些老舊設施進行整修。
台北市2001年成立中山堂管理所,中山堂被明確定位為傳統藝術的藝文中心。王逸群說,中山堂外的廣場呈半月型的形狀,非常適合大型的傳統戲曲演出。現在台北市文化局將中山堂規劃兩個定位,一是展演傳統戲劇,長期有“台北國樂團”進駐,二是市民論壇的固定場地。

藝術價值

整箇中山堂多年來沒有改變優美典雅的古典建築特色,正面大樓梯掛著已故藝術家黃土水先生的《水牛群像》作品。今年適逢中國政府光復台灣六十周年,中山堂本身所具有的政治、文化、藝術價值,在歲月變遷中顯得愈發重要,成為一份寶貴的歷史財富。

北京中山堂

簡介

一四二一年(明永樂十九年)建。原名“拜殿”,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祀時休息或遇風雨行禮的地方。這座精美壯觀的明代木結構大殿,建築內部不做天花掉頂,所有梁架全部外露,是我國古代建築藝術的精品。
一九二五年孫中山先生逝世後,曾在這裡停放靈柩。為紀念這位偉大的革命先行者,一九二八年將此殿改名為“中山堂”。
北京中山公園的“拜殿”又名享殿或祭殿、是一座宏大的木構建築,面闊5間,進深3間,黃琉璃瓦,單檐廡殿頂,白石台基,無天花板。明露著梁架和斗拱,繪和璽彩畫。1925年曾在此殿停放孫中山先生靈柩。接受各界人士瞻仰弔唁。1928年由北平特別市長何其鞏 等愛國人士改名中山堂。

旅遊

中山堂於2002年經過經過半年多的大規模整修,於2002年11月重新對遊人開放。整修後的中山堂大廳內新建了一座漢白玉孫中山塑像。雕塑作品是由中國雕塑家學會會長程允賢歷時1年創作的,塑像高2.1米,基座和月台高1.5米。雕塑作品上方匾額寫有孫中山先生的名言“天下為公”。展出有《孫中山與北京》展覽。展覽分為序幕及“世紀偉人”、“三蒞北京”、“永恆的紀念”三部分,共展出圖片200餘幅,手書、語錄、圖表等30餘幅,孫中山先生的文稿、衣物、書籍、印章、生活用品等複製品30餘件。展覽首次向外界披露了孫中山先生去逝的詳細病因,展出了反映治療情況的病歷和屍檢報告的複製品。並增設了大螢幕電視、觸控螢幕及燈光設備。
開放時間
9:00-16:00(周一休息)
門票2元

武岡中山堂

中山堂位於省重點中學武岡二中校園內,也就是黃埔軍校第二分校(武岡分校)的舊址上,旁邊是法相岩公園。1938年,日軍進逼武漢,黃埔軍校武漢分校被迫遷往武岡,改名改名為第二分校(又名武岡分校),1945年10月遷往成都,期間共培養了23000餘名各級軍官。第一任校主任為李明灝將軍。中山堂是黃埔軍校第二分校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建的。
中山堂建於1943年7月,它集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系磚木結構單檐廡殿頂建築,由正廳、左右廂房、花園等組成,占地1300餘平方米。遠遠望去,古樸寧靜,莊嚴凝重,正門上方有“中山堂”石刻匾額。正堂兩側和前面曾有中正樓、應欽樓、崇禧樓,現旁邊還存有李明灝將軍別墅。是我省保存完整的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建築物。1996年1月4日,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4年10月,被評為湖南百景之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