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

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

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地處豫、皖兩省交界處,是1998年和2001年中央投資建設的大型擴建糧庫,2001年3月經國家五部委批准上收劃轉為中央儲備糧庫。庫區占地600餘畝,職工122人,擁有淺圓倉、高大平房倉及其它結構的倉房98棟,油罐10座,總倉容45萬噸。

企業簡介

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

鐵路專用線3000米可東連京九線、西接京廣、焦柳線進入全國鐵路聯運網,專用線兩側建有半封閉式鐵路罩棚和火車、汽車自動化散裝糧發放系統,可供兩個專列全天候作業,年中轉能力50萬噸;沙潁河畔建有年吞吐量150萬噸的機械化碼頭,入淮河而通江達海,是河南境內唯一擁有水路、公路、鐵路“三位一體”聯運體系的直屬庫。

直屬庫先後獲得“全國模範職工之家”、“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守契約重信用單位”、“企業檔案目標管理國家一級”、“全國糧油倉儲規範化管理先進企業”等多項殊榮。

規範化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規範化管理領導小組。小組下設辦公室,主管倉儲工作的副主任任辦公室主任,倉儲、設施、綜合三位科長任辦公室副主任,具體負責規範化管理的創建和落實。
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

(二)健全規章制度。一是按照規範化管理的要求,建立綜合人事、財務、倉儲、購銷業務管理、崗位職責、崗位考核等規章制度彙編,落實工作職責。二是圍繞現代企業制度要求,完善內控制度、《內控手冊》和業務流程圖,做到從嚴管企。三是建立中央儲備糧安全生產、消防、防汛、防火、防盜應急預案,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
(三)精細倉儲管理。一是以倉儲為突破口,實施精細化管理。制訂《沈丘直屬庫倉儲精細化管理實施方案》、修訂倉儲工作流程、編寫《倉儲工作手冊》。二是開展倉儲管理包倉制,制訂了《沈丘直屬庫倉儲管理包倉制目標考核辦法》,以單倉為單位進行核算,實行“五包”,即包安全、數量、質量、基本工作量、費用。實行“工效掛鈎”,獎優罰劣。提高了員工的成本意識、安全意識和創新意識,為倉儲工作注入了新活力。
(四)提升倉儲設施。自2006年以來,共投入資金700餘萬,進行了青瓦房式倉頂隔熱改造、淺圓倉倉頂隔熱及防水改造、反輻射隔熱及PEF板壓蓋隔熱糧面試驗,改善了儲糧條件,最佳化了儲糧性能;完善質量管理體系,投資100餘萬購置了布拉德實驗磨、粉質儀、氣相色譜等先進的檢化驗設備,配備了7名專職檢驗人員,開展了原糧、成品糧和油脂的質量檢驗,取得省級計量認證,提升了檢測站的功能。
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

(五)爭先倉儲設備。在原有電子包裝秤、輸送機、扒谷機等機械化設備和先進的檢化驗設備的基礎上,每年要新購置一批先進、大型機械出入倉設備、就倉乾燥設備、機械通風風機、調質設備等,以滿足實際需要,提高入倉效率和工作質量,確保儲糧安全,創造良好效益。

科學保糧

糧食儲藏全部採用計算機糧情檢測、機械通風、環流熏蒸、穀物冷卻等科學儲糧技術,機械化、自動化程度較高。一是推廣套用“四合一”先進儲糧技術,合理熏蒸、通風,開展低溫密閉儲糧,確保儲糧安全。

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

二是加大科技投入,加強與糧院合作,研發混合熏蒸、膜下環流熏蒸、低溫儲糧、就倉乾燥、通風調質、糧蟲檢測等項目,解決糧食保管中技術難題。三是重視理論研究,近幾年,科技小組人員在《糧食儲藏》等刊物發表論文31篇,其中《就倉乾燥技術套用探析》一文被中國糧油學會儲藏分會《第六屆綠色儲糧技術研討會論文集》收錄,並在會上交流發言。

人才培養

打造專業隊伍。在員工中開展崗位練兵、知識考試、技能比武、學歷再教育等活動,培養複合型經營管理人才。大專以上學歷員工87人,中級以上職稱員工12人。一是鼓勵員工參加各種函授和技能培訓。
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
先後組織兩批共80人到河南工業大學進行專業知識學習;二是有計畫,針對性開展專業技能培訓,採取自己人教自己人的辦法舉辦了轄區倉儲、質檢、統計、會計、公文、信息等培訓班;三是組織參加國家糧食局、中儲糧總公司等知識競賽、技術比武等活動,有18名員工獲得了優秀學員、技術能手等榮譽稱號。同時庫內開展了糧油購銷、儲糧通風知識考試,員工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升。

科技創新

1.創新通風新技術,實現科學通風降水。綜合運用就倉乾燥技術破解傳統通風降水水分分層嚴重、死角較多等難題,充分利用就倉乾燥設備,通過局部降水及與地上籠通風系統聯合使用等改變通風降水的方法和方式,對新入高水分糧倉(垛)進行科學通風降水,高效節能成效顯著。
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

2.創新機械設備使用,提升配套設施功能。與界首雲龍糧機廠共同開發研製了集電控系統、機構裝置和監控系統於一體的固定式糧食自動扦樣機,該機可以上下升降適應不同高度的車輛,也可以平面360°鏇轉自動靈活扦樣,驗質效率和準確性較高,解決了車載包裝糧食、散糧無蓋運輸車扦樣難問題;開發出升降自如、移動方便的振動型流篩,整篩量每小時達70噸,整篩效率和除雜效果明顯,每年可節約費用50餘萬元;科學搭配組合機械設備,實現出入倉流水線作業;發揮物流散運優勢,實現散裝散運作業,糧食出倉由原來七道程式簡化為輸送機裝車、電子磅計量兩道程式,噸糧出倉費用比原來降低80%。
3.立足工作實際,“三小”革新成效顯著。按照“科學、經濟、合理”的原則,積極開展了自製平板軌道車、改進30—50噸地磅行走輪、對裝倉機進行了防打滑或“當機”改造、離心式風機功能進行再改造等十餘項“三小”技術革新活動。最佳化了機械作業鏈,節約了機械、電能和人力。

倉儲管理

1.倉儲業務規程化。根據工作需要,按照糧油入庫—保管—出庫順序,編寫了倉儲業務流程和工作手冊。嚴格了出入倉管理工作責任,與出入倉保管員、監磅員、檢斤員簽訂《出入倉數量目標管理責任書》,實行目標管理。制了《糧油出入庫數量風險防患管理辦法》。並結合實際工作,編制了《倉房入倉操作規程》、《外垛入倉操作規程》,制訂了《機械通風工作流程》,分通風審批、通風時機把握、通風能耗記錄和通風總結四個關鍵環節。工作手冊包括本崗位的職責、目標、制度及考評辦法,有效避免了各部門扯皮現象。
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

2.質量管理嚴格化。一是嚴控入庫糧食質量,做好入庫管理工作。實行入庫糧質“3次質檢,1次否決”制度,即質檢員初檢、保管員復檢、領導抽檢,一個環節發現質量問題就拒絕糧食入庫。二是每年堅持兩次品質檢測,並依據品質情況和入庫年限,適時提出輪換建議。
3.倉儲管理微機化。一是糧情管理人員對各倉的糧溫、蟲害、水分及處理情況、各倉質量分別用微機建檔,以便隨時查詢和分析。二是收發人員對各倉出入庫數量建檔,以便及時指導出入倉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利用微機編程,科學搭配機械作業,實現作業動態化、效益化。四是利用庫局城網,隨時查詢各類動態管理信息,實現了線上監督管理,達到內部資源共享。

節能減排

對新入高水分糧採取邊入邊通風及就倉乾燥設備輔助降水措施,選擇有利通風時機儘量避免無效通風。對於糧溫較高、糧情不穩定的倉房,採用小功率風機選擇合理時機分階段進行降溫通風,做到降溫不丟水,降溫節能耗。糧食熏蒸方面貫徹“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科學儲糧方針。積極推廣套用低溫儲糧、防護劑防蟲技術,抑止害蟲發生;不斷改善倉房的氣密條件,提高防治效果,達到了噸糧熏蒸用藥逐年降低。
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中央儲備糧沈丘直屬庫

收購服務

從方便農民售糧、提高收購效率入手,積極創新“一站式”收購服務方式,取得了明顯成效。在糧食收購入庫期間,將值班主任、化驗、保管、業務、統計、財務等管理業務人員集中到客戶服務中心辦公,實行流水線作業,為售糧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避免客戶多跑路、跑冤枉路,極大的提高了收購效率。托市收購高峰期,直屬庫日最高收購量達12300噸。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