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是高等教育工作者及高等教育機構自願組成的全國性研究高等教育科學的學術團體。學會接受中共教育部黨組和民政部的領導。學會的宗旨是: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根本方針,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方針,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開展高等教育的理論與實際問題的研究,總結經驗,探索規律,為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服務。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於 1983年5月30日。第一、二屆會長為蔣南翔同志(教育部原部長),第三屆會長為何東昌同志(原國家教育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第四屆會長為周遠清同志(教育部原副部長)。2006年4月1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周遠清同志再次當選為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共有理事350名,常務理事222名。理事會成員有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高等學校負責人、中科院院士、知名教授及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專家、學者等。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現有單位會員108個。其中,有省級高等教育學會28個、行業高等教育學會15個、專業委員會(分會)56個、高校高等教育學會9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已形成遍及全國、聯繫各高等學校、覆蓋眾多學科和管理領域的組織網路。學會設有學術委員會,為學會的審議、諮詢機構;學會常務理事會下設秘書處,為學會的日常辦事機構。學會秘書處下設辦公室、《中國高教研究》編輯部、學術部、高校技術物資中心等內設機構,另設有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網(網址:www.hie.edu.cn)、中國高等教育培訓中心等附屬機構。《中國高教研究》為學會的會刊。
主辦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 @ 2003——2010年 備案序號:京ICP備10021028號
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網著作權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複製或建立鏡像 。

基本資料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領導講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創新創業教育分會領導講話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成立於 1983年5月30日。第一、二屆會長為蔣南翔同志(教育部原部長),第三屆會長為何東昌同志(原國家教育委員會黨組書記、副主任),第四屆會長為周遠清同志(教育部原副部長)。2006年4月1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召開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周遠清同志再次當選為會長。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第五屆理事會共有理事350名,常務理事222名。理事會成員有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高等學校負責人、中科院院士、知名教授及從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專家、學者等。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現有單位會員108個。其中,有省級高等教育學會28個、行業高等教育學會15個、專業委員會(分會)56個、高校高等教育學會9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已形成遍及全國、聯繫各高等學校、覆蓋眾多學科和管理領域的組織網路。學會設有學術委員會,為學會的審議、諮詢機構;學會常務理事會下設秘書處,為學會的日常辦事機構。學會秘書處下設辦公室、《中國高教研究》編輯部、學術部、高校技術物資中心等內設機構,另設有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網、中國高等教育培訓中心等附屬機構。《中國高教研究》為學會的會刊。

主要機構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參加活動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參加活動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現有95個團體會員單位,業務工作涉及教學、科研、師資、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工作、後勤管理、校園安全保障等方面。2004年學會注重創新工作方法和管理模式,強調服務意識、大局意識,加大對團體會員單位的業務指導與支持力度。2004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系統的各學會、分會、專業委員會圍繞高等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問題與現實問題,積極為地方社會經濟服務,為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服務,開展高等教育理論研究和套用研究;

召開了形式多樣、學術水平較高、影響寬泛、針對性強、套用價值高、有創新、有特色的學術研討會80餘次。如秘書專業委員會舉辦了“秘書案例教學研討會”,組織本領域的專家學者介紹國外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交流、推廣國內有特色、有創新的教學改革經驗,為構建秘書教學創新體系做出了積極的探索。

大事年表

科學發展觀與中國高等教育論壇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

2004年6月19日—20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山東省教育廳聯合在青島大學召開“科學發展觀與中國高等教育”論壇。參加論壇的有高校的校長、書記,高等教育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老教育工作者30餘人。在學會的組織推動下,各分會、研究會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開展了一系列的學術研究活動:寧夏高等教育學會把“高等教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作為2004年學會的重點工作;山東省高等教育學會圍繞科學發展觀這一主題,就省內高等教育的規模與質量問題、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高等教育的發展與學科建設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探討;天津市高等教育學會利用研討會、交流會和專家報告會等多種形式,自覺推動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

加強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建設工作研討會

2004年10月10日,學會組織召開了“加強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建設工作研討會”。來自省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所)、高校教科院(高教所、室)、學會及有關分支機構的代表近200人出席了會議。周遠清會長為大會作了《重視與加強教育科學研究,推進教育創新》的主題報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北京市教科院三峽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單位介紹了本單位以研究促發展,以研究服務於發展的先進經驗。代表們圍繞貫徹落實檔案精神及高教研究機構建設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高等教育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評選

2004年學會於4月24日開展了高等教育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的評選活動。經博士學位授予單位的初評和推薦、專家評審會評定、社會公示、學會審定等程式,評出優秀高等教育學博士論文9篇。在“2004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上,學會對獲獎的優秀博士論文進行了表彰,向論文獲獎者及其導師頒發了證書及獎金。此次評選、表彰活動在高等教育學領域尚屬首次。

2004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

11月11日—12日,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東省教育廳、中山大學聯合舉辦的“2004年高等教育國際論壇”在珠海召開。參加此次論壇的有中外著名大學的校長、教育理論家、一線教育工作者以及高等教育學博士生220餘人。論壇收到代表提交的論文100餘篇。教育部副部長吳啟迪出席論壇開幕式並講話。周遠清會長作了主題報告,潘懋遠、盧鐵城、程天權、張偉江、張德祥、王義遒,法國巴黎高師校長Gabriel Ruget教授,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副校長Hans Forssberg教授等30餘位中外大學校長、專家在論壇上作了學術演講。此次論壇的主題是“特色·個性·人才強國戰略”。論壇繼續舉辦了博士生分論壇。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員證書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員證書

在主論壇和三個專題分論壇上,代表們圍繞各種類型的高等學校如何科學定位,辦出特色,協調發展;如何培養學生的個性,如何挖掘、引導、發揚個性,使個性成為創造性;高等教育在實施人才強國戰略中如何做出更大的貢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學術研討活動

2004年5月23日—24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與中國教育學會、教育部師範司聯合在北京召開了“教師教育論壇”。參加論壇的代表有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教育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150多所著名高等學校和知名中國小的校長、骨幹教師,共約290餘人,提交論文150餘篇。50餘名代表在教師教育體制和機制創新分論壇、教師培養培訓模式創新分論壇、教師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分論壇上發言。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與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於6月26日在北京聯合召開了“鄧小平與中國高等教育——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00周年”理論研討會。教育部副部長趙沁平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會長周遠清及知名老教育工作者、高等院校的校長書記、教育科學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等8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
7月17日—19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與東北林業大學聯合在哈爾濱召開“21世紀中國高等教育質量控制”學術研討會。
11月6日—8日,中國高等教育學會與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浙江樹人大學聯合舉辦“中外民辦高等教育發展論壇”。
 

科研工作

2004年,《20世紀的中國高等教育》子課題——《學位制度與研究生教育卷》正式出版發行。啟動了全國教育科學規劃“十五”重點課題《高水平高等學校綜合水平評估研究》。承擔了教育部高教司《中國高等職業院校管理》課題的研究任務。

《中國高教研究》辦刊情況

2004年,為紀念鄧小平誕辰100周年,組織刊發了教育部老領導何東昌、副部長趙沁平、會長周遠清及一些老專家、老教育工作者的紀念文章。為配合高等教育國際論壇的召開,圍繞“個性·特色·人才強國戰略”這一主題,集中刊發了10餘篇由著名專家、學者、高校領導撰寫的高質量學術論文。配合中央8號和16號檔案的發表,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的宣傳推廣力度。刊發了一些具有普遍指導意義的調研報告、教學經驗總結和反映全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的成果和動態信息。繼續組織進行了全國範圍內有關高等教育科研論文成果的彙編統計工作,統計範圍增至14家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共收錄有效論文3533篇,675個單位的論文被統計排名,10餘家媒體先後轉載了統計結果。
 

全國高教儀器設備展示會

2004年5月和10月,學會分別成功舉辦了春、秋兩季全國高教儀器設備展示會。兩屆展示會總計有1400餘家教學儀器設備廠商和2000多所高校的4600多位組團駐會代表和20000多位非駐會代表出席了展示會。目前,全國高教儀器設備展示會已成為我國會展經濟中的一個知名品牌,成為溝通教學儀器設備廠商和高等學校的橋樑,在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培訓工作

與教育部高教司、社政司、人事司、科技司等部門合作,為高校廣大幹部教師舉辦各種類型的培訓班18個,培訓幹部教師4000人次。如“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學術報告”、“擴招形勢下的研究生培養工作研討會”、“高職兩年制學制改革研討會”、“全國高職高專骨幹教學管理人員培訓班”、“全國高校收入分配理論研討會”、“學習貫徹中央16號檔案理論研討會”等。

正面評價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生工作研究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學生工作研究

國際政治學在中國是一個新興的學科和專業,為開展教學研究與交流,推進學科建設和專業發展,國際政治研究專業委員會組織本專業的專家學者,圍繞推進理論建設,創建中國學派舉行了一系列的學術研討會、教學改革經驗交流觀摩活動。各學會、專業委員會在學科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等方面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四川省高教學會召開“四川省高校精品課程研討會”,海南省高教學會組織全省首屆高職高專大學生英語口語大賽,江西省高教學會參加了省教育廳組織的全省高校省級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的選拔工作及省級優秀教學成果獎的評審、教學名師獎的評選等活動。寧夏高教學會把“高等教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作為2004年學會學術工作的主題。學習科學研究會召開了“學習科學論壇”,編輯出版的《學會學習》、《學習風格》,發行幾十萬冊,在高校及大學生中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更多的學會、專業委員會,發揮人才薈萃的優勢,深入到教育教學第一線,直接服務於教育教學改革,承擔了大量的調研、評估、課程改革方案設計、教學觀摩等具體工作,為本地區、本行業的教育教學改革與發展做出了貢獻。

2004年,中國地質大學(武漢)、清華大學等高校先後成立高等教育學會,在發揮重點大學重視與加強教育科學研究,提升我國高等教育研究的總體水平,加強院校研究與管理,促進高等教育健康可持續發展方面又有了新的進展。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網在試運行10個月後,於教師節當日正式開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