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會

高促會積極組織學術會議,促進國內外學術界和產業界以及政府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2009年1月,高促會與中國發明協會、清華大學科技園、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共同主辦了 2009年,高促會與北京市城市科協聯合,成立了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會中國公務創新研究中心。

概述

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會(簡稱:高促會)是由國家計委、原國家科委、原國防科工委、原國家教委、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簡稱:四委兩院)有關單位共同發起的民間社團組織,經原國家科委、民政部批准於1993年5月在北京正式成立,隸屬於國家科學技術部,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是高促會的託管單位。現任理事長為中國科學院國投控股集團董事長(原中科院常務副院長黨委副書記)楊柏齡,副理事長有梁桂(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穆榮平(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所長)、汪同三(中國社科院技術經濟與數量經濟研究所所長)、周元(科技部中國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建聰(教育部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興華(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中華(遼寧省科技廳副廳長)、張志華(本會常務副理事長)。

性質

高促會是全國範圍的公益性社團組織,多年來,始終圍繞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中的政策研究與決策諮詢,技術需求與成果轉化,國際合作與信息交流等主題,結合政府各行業主管部門的巨觀管理和基層企事業單位、科研機構的需求,通過各種組織形式,促進實際問題的解決。近年來,高促會工作重點已從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相結合為特點的軟科學研究和相關諮詢活動,逐步發展為以構建高技術產業發展的公共信息平台,結合國家發展戰略與技術政策、技術市場需求與供給、高技術創新與創業、風險投資與資本市場、消費熱點與新經濟成長點、高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與知識管理等重大問題研究,組織專家論壇、企業家培訓與境外實地考察,為國家有關政府部門和地區的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巨觀決策和我國科研機構、高技術企業的改革與發展提供諮詢服務。

主要工作進展與成果

2000年以來,高促會在理事會領導親切關懷和熱情幫助下,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組織全國關心高技術產業發展的政、產、學、研各界人士,採取召開學術研討會、承擔政府有關研究諮詢項目、組織科研院所專家和企業高管出國考察、參加國際學術會議、舉辦專題講座和專家論壇等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積極開展高技術產業發展相關政策和企業技術創新研究,為高技術企業發展提供相關信息諮詢服務。
1 積極承擔政府委託政策諮詢和研究項目
2000年以來,高促會會同依託單位,先後承擔和參與了國家經貿委委託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評價》、北京市科委委託的研究項目《中關村科技園區發展規劃研究》、《北京技術預見行動計畫方案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高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方法研究》和《中國技術預見方法論系統研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託的研究項目《國家自主創新基礎設施建設規劃研究》、合肥市人民政府委託的《中國合肥科學城規劃戰略研究》、中國科學院委託的《中國未來20年技術預見研究》和國家科技攻關課題《我國國家創新能力建設發展政策與措施研究》等重要課題研究,連續發布了“中國高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評價方法”、“中國計算機設備製造業國際競爭力評價”、“中國通信設備製造業國際競爭力評價”、“中國航空太空飛行器製造業國際競爭力評價”、“中國醫藥製造業國際競爭力評價”和《中國未來20年技術預見》等專題研究報告,參與了《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戰略研究》研究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若干配套政策之一:扶持和激勵企業成為創新主體的配套政策》起草工作,一些研究報告在國內外媒體大量報導和轉載,在國內外創新創業政策研究和高技術產業國際競爭力研究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
2009年,參與了國家發展改革委軟科學研究課題“自主創新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實踐研究”、“促進科技創新的體制機制研究”以及《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十二’五規劃》前期研究,參與了科技部國家軟科學研究計畫“中國國家實驗室組織管理制度研究”和科技部有關十二五規劃前期戰略研究等課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參與完成了“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規劃”戰略研究和規划起草工作以及“廣州市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規劃綱要(2009-2015年)”,為地方實現創新發展提供了重要決策支撐。
2 開展為企業提供技術諮詢、技術培訓等社會化服務工作
高促會在組織前瞻性、高層次學術研究和為政府提供高水平政策諮詢工作的同時,還組織開展了大量為企業提供技術諮詢、技術培訓等社會化服務的工作。例如:為一批大型企業提供了有關企業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方面的諮詢服務,為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骨幹企業長遠發展戰略與發展模式探索提供了許多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與此同時完成了《西安天成生物工程公司經濟規劃研究》和《陝西西北新技術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市場規劃研究》等企業規劃策劃工作和信息諮詢服務。2001年12月以來,高促會受信息產業部信息化推進司委託開展國家信息化培訓工作,並頒發了培訓證書。先後與成都飛機製造公司、863 CZMS中心等機構共同組織了系列“製造業信息化套用實施培訓”,形成了有吳澄、錢應璋、黃驍儉、徐光明、成建萍和唐典榮等著名專家授課的較系統的培訓資料,如“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兼談企業創新與競爭力”、“產品數位化設計製造理念、技術和方法”、“信息化推動企業變革”、“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的實踐與認識”、“產品數位化設計製造理念、技術和方法”、“PDM實施的技術與方法”、“企業管理信息化監理操作務實”,為促進我國製造業信息建設培養了大批實用技術人員。
3 組織學術會議、專家論壇,促進產學研官之間的交流與合作
高促會積極組織學術會議,促進國內外學術界和產業界以及政府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例如,協助自然基金委舉辦了兩屆“中德技術創新與管理研討會”,探討了技術創新管理、科技管理與評價和技術管理等重要問題,促進了中德學術界和企業界專家之間的溝通與了解,為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提供了許多可資借鑑的經驗。與衛生部等主管部局聯合組織召開了“中醫藥在臨床急重症中的套用學術交流會”,促進國內研究機構學術交流及與企業的溝通。此外,高促進會還舉辦了一系列技術發展戰略與政策報告會,促進了有關高技術及其產業發展的相關知識的傳播。
2009年1月,高促會與中國發明協會、清華大學科技園、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共同主辦了 “技術創業中的智慧財產權”論壇。論壇由英特爾(中國)有限公司贊助。高促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穆榮平做了題為《科研機構中的智慧財產權全過程管理》的專題報告。
2009年11月,由高促會牽頭,會同商務部中貿國際商務交流中心和世界科學技術雜誌社等單位,共同組織承辦了由科技部等14個部委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09’傳統醫藥國際科技大會暨博覽會”專題活動四“傳統醫藥科技產業發展與服務貿易論壇”。在大會組委會的統一指導下,精心組織了兩場專題會議。一是組織舉辦了“2009年傳統醫藥科技產業發展與服務貿易論壇報告會”,約有170人參加;二是承擔了大會組委會的“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成果及合作信息發布會”, 發布中醫藥科技成果及合作項目總計233項,其中可供交流、合作、招商和引資成果共78項。此外,高促會還編印了《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成果及合作信息指南》和《全國國家科技產業基地省中藥材生產信息手冊》,並為高促會2010年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及科技項目與資本市場對接前的項目包括培訓班、舉辦2010年年度“傳統醫藥科技產業發展與服務貿易論壇”及開展由論壇衍生的相關諮詢服務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2009年12月,由山西省經信委、山西省科技廳、山西省衛生廳、山西省企業技術創新促進會組織成立的山西省中藥注射劑產業技術聯盟共有26家企業,副理事長張志華應邀擔任該聯盟特聘專家並在該聯盟成立大會上就有關中醫藥現代化的企業自主創新及相關政策問題作了報告。
4 創辦雜誌,搭建公共服務平台
在國家科技部農社司、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教司、中科院生命科學局的指導下,高促會於1999年創辦了《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藥現代化》學術期刊,承擔了國家科技攻關計畫重點專題“中醫藥現代化研究與產業化開發”項目《相關學科在中醫藥學中的交叉與套用及其產業技術研究》,舉辦了一系列較有影響的“學術沙龍”和技術講座,為推動我國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創新體系建設作了大量工作。其中與天津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天津市中藥現代化推動會暨國家《中藥現代化發展綱要》宣傳貫徹會議”最具影響,天津市委副書記刑元敏、天津市副市長楊棟樑、國家科技部副部長程津培、國家藥監局副局長任德權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振吉等同志出席會議並講話。
創立會刊《科技促進發展》,並於2009年3月召開了編委會第一次工作會議,楊柏齡理事長擔任編委會主任委員,潘教峰、鄧麥村、穆榮平、汪同三等著名專家擔任編委會副主任委員。會議就雜誌定位、辦刊宗旨、內容與欄目、組約稿件、發行等問題進行認真討論,為期刊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科技促進發展》雜誌即將出版發行。
5 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
高促會注重國際科技交流與合作渠道的開闢,不斷提升高促會的國際影響力。例如,與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共同邀請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資深教授Ito Yoichiro來華講學,促進了中外專家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並積極創造條件,組織科技專家、醫藥專家和企業家進行科學考察,促進了國內企業家、研究人員與國外同行的交流與合作。
自2000~2005年,高促會分別與信息產業部信息中心和中科院所屬相關研究所,以及與吉林、遼寧、福建、浙江、廣東、廣西、湖北、貴州、寧夏、青海等省科技主管部門合作,組織了赴美國、歐洲、日本、韓國以及赴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國的多領域的科學技術考察團,先後考察和交流的國外機構有:美國CISCO公司、美國KIWI公司、美國Alaris公司、美國BTG公司、美國國家健康研究院(NIH)、耶魯大學藥學院、夏威夷大學、法國國家天然藥物研究所、法國愛普生製藥公司、法國BAIRON藥廠,德國國家環境與健康研究中心(GSF)、德國Phytovisions公司、德國LAT公司、德國慕尼黑科技大學、荷蘭農業大學、悉尼大學、墨爾本大學、澳大利亞維州科技部,以及日本富山醫科藥科大學及其所屬和漢研究所、日本鍾紡株式會社、日本群馬縣孺戀村種植基地、韓國慶州農業研究所,韓國宏基人參種植基地等等。
2009年2月,高促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穆榮平參加在美國芝加哥舉辦的第175屆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年會,並做大會報告。
6 加強組織建設
2009年,高促會與北京市城市科協聯合,成立了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會中國公務創新研究中心。“中心”發展目標是成為國內公務創新戰略研究、諮詢和人才培養基地,為政府相關領域的重大決策提供支撐,重點開展公務創新理論、方法和公務創新服務標準及有關技術研究並出版專著;開展公務創新工程和相關諮詢服務,主辦公務創新論壇和公務創新網,積極探索公務創新人才培養、公共服務創新模式和產業化的新思路,促進高技術產業與現代公共服務業的融合發展。目前,該中心正在積極開展北京區域物聯網研究與實踐活動。
2009年11月,與北京城市運行與發展研究中心聯合舉辦了“後IP時代物聯網發展戰略展望研討會”。來自首都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政府部門及相關企事業單位的專家學者共30餘人參加了研討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