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是以農業信息學科研究和提供農業科技文獻與信息為主要任務的國家級非營利性科研機構,主要開展農業信息技術、農業信息管理、農業信息分析三大學科的科學研究,是全國農業文獻信息收藏、加工、分析的國家級科技圖書文獻中心。

簡介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農業信息研究所在國家戰略信息資源布局和農業信息科技創新中占有重要地位。經過多年的改革與發展,目前已經成為全國農業科技信息領域最大的研究和公益服務機構,擁有國家唯一重點支持的國家級農業圖書館,該館已成為亞洲第一大農業圖書館,世界第三大農業圖書館,國家農業農業信息研究所、全國農業科技信息網路和計算機農業套用研究中心、全國農業科技信息資料庫和農業多媒體產品研製及開發中心、全國食物和巨觀農業與情報研究中心,正在建立全國農業信息產品質量檢測與農業科技成果交流中心。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是由中國農業科學院情報所(1957年成立)、圖書館(1957年成立)、計算中心(1981年成立)、巨觀室(1992年成立)等獨立研究機構逐步合併整合的。現有職工319人,20個處室。建國以來,在農業信息技術、農業信息管理、農業信息資源、農業信息傳播、數位化農業、數位化圖書館、農業情報與信息分析、農業巨觀戰略研究領域取得64項國家與省部級科研成果,所屬的國家農業圖書館館藏210萬冊。編輯公開出版期刊14種,與世界40多個國際的機構有合作關係。

農業信息研究所擁有系統的研究體系與公益服務隊伍。現有職工編制319人,目前在職的高級研究人員81人,中級科技人員102人,有博士23人,碩士29人。下設20個部門,其中5個管理部門,15個專業業務部門(其中,8個創新研究室,4個公益服務部門和3個產業開發部門)。管理部門有:辦公室(包括財務科)、科技管理處、人事處、黨委辦公室和產業開發處;8個研究室分別為: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智慧型農業技術研究室、多媒體技術研究室、網路技術研究室、資料庫研究室、信息分析評估室、國際情報研究室、食物與營養信息室;4個公益服務部門為:數位化圖書館建設部、文獻資源發展部、文獻信息服務部、期刊編輯出版部;3個產業開發部門為信息產業開發中心、物業管理部和印刷廠。

歷史沿革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的科技文獻與信息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經歷了近50年的發展歷程。50年來,雖然機構幾經變化和離合,但是農業科技文獻信息事業卻不斷向前發展。今天的農業信息研究所是1987年7月組建,組成的主體是原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情報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圖書館和農業科技出版社(該社1989年分出成為獨立單位)。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體制改革的要求和文獻信息事業發展的需要,1995年11月和1996年12月,中國農業科學院巨觀研究室和計算中心又整建制併入科技文獻信息中心,形成了今天的發展規模,2005年1月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文獻信息中心正式更名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回顧過去所走過的發展道路——1957年3月,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與此同時中國農科院圖書館正式誕生,接管了原華北農業科學研究所圖書室。建館初期藏書僅10萬餘冊,工作人員14人,同年被國務院確定為“全國第一中心圖書館委員會成員館”,即全國農業中心圖書館,承擔起為全國服務的職能。60年代初期至“文革”前,圖書館發展較快,藏書達21萬冊,工作人員達29人。 1986年底,該館工作人員達69人,藏書36萬冊,館舍面積2167平方米,1987年,新圖書館落成,館舍面積達13300平方米。

中國農業科學院情報所——1956年7月,中國農科院籌備組設立了情報外聯組和資料組,當時編制16人,這是我國第一個農業情治單位的雛形。1963年9月,農業部委託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了第一次全國農業情報工作會議,這次會議的召開使我國農業科技情報工作迅速發展。1971年,中國農林科學院成立科技情報所,標誌著我國農業情報工作又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70年代,情報所在蒐集、整理和傳播國內外農業科學技術成就和先進經驗,研究和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工作,為80年代農業科技情報工作的長足發展奠定了較好的基礎。1985年,經國家科委批准,中國農業科學院情報研究所同時為農牧漁業部情報所,明確了全國情報業務協調的職能作用。

中國農業科學院計算中心1981年籌建,1983年1月正式成立,是我國農口第一個計算機套用研究機構,有職工44人。先後承擔各類研究課題29項,國際合作項目2個,通過鑑定的成果17項,其中9項獲農業部科技進步獎,7項獲院科技進步獎。舉辦計算機技術培訓班200多期,培訓人數1萬人次。

中國農業科學院巨觀研究室始建於1992年,其研究方向是,開展糧食和農村經濟發展的理論、政策與巨觀戰略的研究,承擔國家和有關部門的軟科學研究項目,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和諮詢服務等。近年來,主持多項國家及部委研究課題,完成多次國家及有關部委重要決策調研、論證和諮詢。此外,參加籌建了“國家食物與諮詢委員會”,並承擔該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正式成立於1987年。它集成了以上各種科技機構的文獻與情報、資源與設備、人才與技術的優勢,為逐步擴大農業文獻信息研究和服務範圍創造了條件。經過17年的發展,農業信息研究所已成為全國農業科技文獻信息領域最大的研究機構。中心的業務工作由四個主要部分組成,即農業文獻信息收藏中心、全國農業文獻信息加工與研究開發中心、全國農業科技信息網路和計算機套用研究中心、農業巨觀發展和情報研究中心。現有在職職工319人。有在職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1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102人、博士、碩士52人。中心內設20個部門。經過50年的建設,已經基本形成具有相當規模的研究、服務功能比較齊全的全國性農業科技信息研究機構。

現任領導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所長兼黨委書記:許世衛

主要簡歷:
許世衛,男,1962年生,管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5年畢業於揚州大學農學院。1992年起先後任中國農科院辦公室綜合調研處副處長、中國農學會期刊分會秘書長、中國農科院文獻中心巨觀研究室主任,2000年任中國農科院農業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現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長兼黨委書記、國家食物與營養諮詢委員會秘書長、《中國食物與營養》雜誌主編。
長期從事農業科技管理與農業巨觀戰略研究,主要研究領域涉及食物發展、農業現代化、科研體制改革、期刊管理等方面,先後主持或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軟科學研究項目、科技部科技攻關項目、農業部重點科技項目、中國農科院院長基金項目以及有關部委專項研究等課題21項。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我國中長期食物發展戰略研究》獲1992年農業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和199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作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理論道路與模式》獲2000年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成果一等獎,其專著(副主編)獲1997第八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二等獎、1998年全國圖書最高獎--國家圖書獎。多次主筆或參與起草國家或部門有關規劃、計畫、檔案起草,受託作為《中國食物與營養發展綱要(2001-2010年)》起草小組副組長,具體組織和承擔起草任務,該《綱要》於2001年11月以國務院辦公廳68號檔案正式頒布實施,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經濟日報中國食品報全文或摘要刊登。在相關研究領域出版專著10多部,其中獨著1部,副主編2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40多篇。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黨委副書記兼副所長:劉俐

主要簡歷:
劉俐,女,1955年3月6日在北京市出生,1971年11月5日參加工作,198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年5月調入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情報研究所,在黨委辦公室工作。1987年在農業信息研究所人事處工作,1991年3月任副處長(主持工作),1993年9月任處長,1996年1月兼任黨委辦公室主任,1997年3月任黨委副書記(1999年5月起主持黨委工作)。2002年1月任黨委副書記兼副主任。1990年7月畢業於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圖書館學專業(在職函授學習),獲得本科學歷和學士學位。2001年被評為副研究員。
先後從事過人事管理和黨務管理,現在分管黨務、財務和行政管理工作。
社會兼職:
中國農科院監察支會第三屆理事會常務理事。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副所長:孟憲學

主要簡歷:
憲學,男,1955年8月出生,管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983年1月畢業於北京農業大學分校農學系,獲學士學位。1983年1月至1983年7月在北京農學院農學系工作。1983年8月至1986年7月在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學習,獲碩士學位。2001年獲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信息管理博士學位。1986年起在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工作,任《國外農學文摘》編輯、副主編,1993年至1997年任農業信息研究所翻譯室副主任,1997年任所科技處處長,2002年1月任副所長,分管圖書館業務、國際合作和期刊出版發行。兼任中國農學會科技情報學會副理事長。
主要研究工作:
一直從事農業科技信息業務工作、管理和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農業科技資料庫系統建設、管理和信息(情報)分析研究,近年來先後主持和參加部級以上研究項目12項,包括"農業科技基礎數據信息系統建設研究"、"農業信息體系發展戰略研究"、"農村科技推廣信息庫建設"、"農業研究信息系統引進"、"九五期間我國科技成果狀況綜合分析"等重點項目,獲農業部科技進步獎一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專著(譯著)30餘篇,主筆或組織撰寫重要技術報告、項目建議20餘篇。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副所長:王文生

主要簡歷:
王文生,男,1965年1月生,農業經濟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987年畢業於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信息系,獲計算機套用專業學士學位;1996年在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計算機系畢業,獲計算機軟體套用專業碩士學位;1998年獲德國DAAD獎學金,在德國波恩大學發展研究中心攻讀博士學位,2001年獲德國波恩大學農業經濟學博士學位。2002年7月被我院聘為二級崗位傑出人才,出任農業信息研究所網路技術研究室主任,2005年任農業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分管科研和研究生培養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是信息和網路技術在農業中的套用以及農業經濟數量分析。曾與德國吉森大學合作,開發第一套黑龍江省農業決策支持系統;在德國波恩大學學習和工作期間,完成“信息技術與中國農村經濟發展”項目研究。在中國農科院工作期間, 參加和主持10多項國家重點項目;2003年,被聯合國發展計畫署(UNDP)聘為ICT研究項目專家,領導撰寫“ICT 對社會和經濟發展促進中國報告”;2005年,被德國技術合作部(GTZ)聘為農業信息領域項目專家, 參與評審德國和歐盟在華相關技術合作項目。目前累計軟體登記4件;撰寫英文專著和報告各1部,參與編寫中英文著作2部;發表論文20餘篇;與國外聯合培養博士生1名,培養在讀研究生6人。

科學研究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農業信息學科研究陣容強大,實力雄厚,主要研究領域有:農業信息技術公共性、基礎性、標準性及農業信息化平台和產品技術;農業專家系統、決策諮詢系統、精準農業、作物生長模擬系統和相關農業信息集成系統;農業多媒體技術、多媒體技術的資料庫套用等,並進行相關軟體研製;網站建站技術、網路信息發布技術、網路內容與標準、網路系統建設、農業科技信息資料庫網路對接技術和農業電子商務技術;農業資料庫技術與方法、農業知識組織理論與方法、農業信息資源標準化、智慧型化信息檢索技術、數據挖掘技術研究;農業數位化資源建設工程和知識網路建設;糧食安全、食物安全、營養標準和營養健康,公共信息研究、食物安全報警技術與方法;科技競爭力評估、農業生產資源信息、農業市場信息、農業環境信息、農產品出口信息、國際農業科技情報和農業政策和國際市場信息分析等。

1980年到2003年間,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在農業信息技術研究、農業信息資源研究、農業科技情報研究、巨觀農業與發展研究等領域共有54項成果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九五"以來有23項成果獲得農業部、北京市和中國農科院科技進步獎。對推進我國農業信息科技創新,促進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公益服務

公益服務是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的重要業務之一,主要進行系統收集、加工、存儲、傳遞和開發利用各種載體的國內外農業科技文獻信息,對館藏文獻資源進行數位化整理加工,開展網路化服務。

所圖書館現有館藏文獻210萬餘冊,33萬餘種。其中圖書31萬餘冊,20萬餘種;古農書、地方志等15000餘冊,3494種;中外文資料12萬餘冊,11萬餘種;期刊164.7萬餘冊,1.4萬餘種,目前訂購中外文科技期刊3200餘種,其中800餘種外文期刊是全國的孤本。所圖書館設有中文、西文、日俄文期刊、最新圖書、古籍、參考工具書、內部資料和電子文獻等八個閱覽室,可同時容納讀者250人。所有新到館的文獻均實行開架閱覽。為方便讀者使用館藏文獻,所圖書館利用E-mail、傳真、快遞等手段開展了國內外文獻提供服務、文獻定題服務和電子文獻目錄推送服務等。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還引進了國際農業與生物科學中心的CABI、聯合國糧農組織的AGRIS、美國國家農業圖書館的AGRICOLA等100餘種國內外電子資料庫。自研自建的中國農業科技文獻資料庫、國外農業科技文獻資料庫、中國農業圖書館館藏文獻目錄資料庫、農牧漁業科技成果資料庫、世界農業發展動態資料庫、中國食物與巨觀農業資料庫、中國農業經濟分縣基礎資料庫等各類實用型資料庫50餘個,數據量1500萬條,每年新增記錄50餘萬條。且這些資料庫絕大多數已經實現了網路對接,用戶可以在任何一台計算機上,都可以通過internet網進行方便的檢索。

期刊編輯與出版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擁有一支專業精幹的期刊編輯隊伍,編輯出版農業科技領域13種學術、技術、科普和文摘類刊物,包括:《中國農業科學》、《中國乳業》、《農業科技通訊》、《農業圖書情報學刊》、《生物技術通報》、《中國食物與營養》、《農業網路信息》、《中國糧食與經濟作物文摘》、《中國園藝文摘》、《中國農業綜合開發》《農業展望》《中國豬業》、《中國畜牧獸醫文摘》、《中國畜禽種業》等,年傳遞國內外科技信息10萬多條,發行量70餘萬份(冊),受到廣大讀者歡迎。

信息產品研製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擁有先進的多媒體數據採集、非線性編輯等數位化聲像設備,技術力量強大,擁有年產十幾種農業實用技術光碟的生產能力,已正式出版的光碟有:《名優蔬菜新品種》、《黃瓜生產大全》、《番茄生產大全》、《特種蔬菜》、《食用菌生產指南》、《優質黃羽肉雞飼養與管理》、《多媒體農業英語》等。

結合信息技術研究項目,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已成功地研製了《小麥環境模擬與決策系統》、《玉米小麥環境模擬與決策系統》、《小麥管理知識多媒體瀏覽系統》、《小麥管理知識多媒體瀏覽系統》、《農業實用技術電子書軟體》、《蔬菜施肥專家系統諮詢軟體》、《農業多媒體數據光碟發布軟體》和《農業實用技術電話諮詢系統軟體》20個農業科技實用軟體,並全部進行了軟體登記。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的電子信息產品還有:與北京雅信誠軟體技術有限公司合作研製開發的"龍方雅信CAT"翻譯軟體;自主開發的“國內外農產品供求信息分析預測系統 ”、“農作物農田信息管理系統”、“農業企業生產經營管理信息系統 ”等。

國際交流與合作

近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業務不斷發展,已與世界上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80多個單位建立了信息交流與書刊交換的友好關係。國際農業信息專家協會中國分會設在這裡,在與英、美、荷等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進行合作研究和人才交流與培訓的基礎上,加強了同東南亞各國和東歐國家,如韓國、日本、俄羅斯、波蘭等國家的合作。組織各種國際學術會議,提供項目論證和諮詢,開展合作出版。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擁有高水平的翻譯人員,同聯合國糧農組織建立了長期合作關係,同時翻譯出版了大量書刊,提供農業書刊、資料的外譯中、中譯外筆譯,承擔中外各界技、貿交流與談判的口譯任務,並進行翻譯理論和技巧研究。

信息網路建設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擁有一大批計算機和信息技術專家,是我國農業部門成立最早的計算機套用研究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主辦的中國農業科技信息網(http://www.cast.net.cn)是我國"金農"工程的主要子系統之一。該網路已與農業部、科技部等部委連通,形成覆蓋全國的專業網路,實現全球信息資源共享;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承辦的中國農產品供求信息網(http://www.agrisd.gov.cn)是國內權威的農產品供求網站,它的建立被譽為"架起產銷金橋,開啟致富之門";另外,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還負責建設和維護2002年新近開通的中國農業科學院網(http://www.caas.net.cn),它是中國農業科學院唯一的網上對外視窗,集院所政務和科技信息為一體,已經成為我國重要的農業科技信息網站之一。

學術團體

根據1993年國務院40號檔案成立的國家食物與安全諮詢委員會辦事機構設於本所。同時也是中國農學會科技情報分會、中國農學會農業圖書館分會、中國農學會計算機分會、中國農學會持續農業分會和中國農業現代化研究會五個專業學術團體的掛靠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充分發揮這些學術團體的作用,聯契約行專家開展多種學術交流活動。

其他業務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還受科技部、農業部委託,對全國農業科技成果進行登記、加工、公布和宣傳,對技術先進、效益高、實用性強、套用面寬的科技成果出版專題報告和信息發布,並與有關單位合作舉辦各種農業科技成果交流、交易、展覽和宣傳活動。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新組建的信息產業開發中心,還面向市場對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的農業科技資料庫、多媒體光碟、農業翻譯軟體等信息產品進行市場化行銷,開展農業科技諮詢、相關技術培訓和各種排版、複印、裝訂等服務和圖書、期刊、信件發行等任務;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所屬的“北京晨光印刷廠”擁有功能先進的進口四色膠印機、進口雙面單色機和國產單色膠印機等多台印刷設備和高端聯網蘋果電腦彩色製版設備、無線膠訂設備,可承接各類彩色畫冊、簡介、招貼和書刊的製版、印刷和裝訂任務。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