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工民主黨晉城市委員會

1989年10月,農工黨晉城市支部成立,秦秀青任主委、陳本立、朱連學任委員。 1990年8月9日,中國農工民主黨晉城市支部委員會成立。 1996年12月,農工黨晉城市總支部委員會成立。

中國農工民主黨,簡稱農工黨,是以醫藥衛生界高中級知識分子為主,具有政治聯盟特點,致力於社會主義事業的政黨。1930年8月,國民黨左右派領導人鄧演達為繼續貫徹孫中山“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在上海創建中國國民黨臨時行動委員會,即農工黨的前身,當時被稱為第三黨。1935年11月改名為中華民族解放行動委員會,回響中共在《八一宣言》中提出的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主張。1941年3月,該會參與組織中國民主政治同盟,抗戰勝利後,積極參加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獨裁的鬥爭。1947年2月,改名為中國農工民主黨。1948年5月,農工黨回響中共關於召開新政協會議,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五一”號召,1949年1月,農工黨領導人章伯鈞和其他民主黨派領導人、無黨派人士聯合發表《我們對時局的意見》,宣布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隨後參加新政協的籌備工作。同年9月,農工黨代表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參與制定《共同綱領》和選舉產生中央人民政府。新中國成立後,農工黨先後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和《章程》總綱作為該黨政治綱領,制定了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路線,團結、推動其成員和所聯繫的民眾,積極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在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中心的新的歷史時期,農工黨決定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上來,積極參政議政,對國家經濟建設,醫藥衛生事業改革,振興中醫藥事業以及國家政治生活中一些重要問題提出建議;協助貫徹落實知識分子方面的政策,積極開展醫療、科技諮詢服務,興辦業餘教育,組織“智力支邊”,加強同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的聯誼,工作有了新的發展。農工黨歷任領導人有鄧演達、黃琪翔、章伯鈞、彭澤民、季方、周谷誠、盧嘉錫,現任主席蔣正華。
1989年10月,農工黨晉城市支部成立,秦秀青任主委、陳本立、朱連學任委員。當時有黨員6人。
1990年8月9日,中國農工民主黨晉城市支部委員會成立。秦秀青任主委,朱連學、孟慶林任副主委。當時有黨員16人。
1996年12月,農工黨晉城市總支部委員會成立。秦秀青任主委,陳改玲、孟慶林任副主委,下設市直、城區、澤州、高平市3個支部、1個小組。共有黨員47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7人,擔任農工黨山西省委委員1人,市縣二級人大代表4人,其中常委2人,市、縣兩級政協委員8人,其中常委2人。
農工黨晉城市委組織的籌備工作是1999年開始的。2000年10月13日,經農工黨山西省委批准,在中共晉城市委統戰部的支持和幫助下,召開了農工黨晉城市黨員大會,會議選舉陳改玲為市委會主委,韓軍、王勝利為副主委,郜玉太、李全林為市委委員。
2000年11月25日中國農工民主黨晉城市第一次全體黨員大會召開。會議選舉陳改玲同志為農工黨晉城市第一屆委員會主任委員,韓軍、王勝利為第一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秦秀青為名譽主任委員,孟慶林、潘琦為市委顧問,任命韓軍為秘書長;大會選舉產生了由5人(陳改玲、韓軍、王勝利、李全林、郜玉太、趙希先、郭金祥)組成的農工黨晉城市第一屆委員會。
2006年12月30日中國農工民主黨晉城市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選舉陳改玲同志為農工黨晉城市委第二屆委員會主任委員,韓軍、王勝利、李全林為第二屆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任命韓軍為秘書長,孫夏芳為副秘書長;大會選舉產生了由9人(陳改玲、韓軍、王勝利、李全林、郜玉太、趙希先、郭金祥、段韶軍、孫夏芳)組成的農工黨晉城市第二屆委員會。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