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超鎂鐵質岩

蛇綠岩建造類型的超鎂鐵質岩第三節 類暗色岩建造型超鎂鐵質岩第四節 暗色岩建造類型超鎂鐵質岩第五節

內容介紹

內 容 簡 介
本書按成岩構造環境,火山-沉積建造類型及其與超鎂鐵質岩的相互關係,論述了中國超
鎂鐵岩的時空分布規律,將中國超鎂鐵質岩體劃歸為五個建造類型和15個亞類。系統闡述了
各建造類型超鎂鐵質岩的岩石學、礦物學,變形變質作用的超微構造和顯微組構,地球化學,
含礦性和成礦系列,並對超鎂鐵質岩成岩作用和成因模式進行了討論。
本書以豐富翔實的資料和相關學科的研究成果,特別是近些年來有關成岩成礦物理-化
學條件研究的新成果,系統總結和反映了中國超鎂鐵質岩的基本特徵及研究工作的新進展。
因此,無論在學術理論上和研究方法途徑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實際意義。可提供科研、教
學和地質找礦工作參考使用。

作品目錄

目 錄
第一章 中國超鎂鐵質岩時空分布及類型
第一節 中國大陸原始古陸體系的歸屬及構造演化域劃分問題的概述
第二節 中國大陸北方構造演化域及超鎂鐵質岩
一、晚元古代前古陸構造格局及超鎂鐵質岩形成產出特徵
二、洋化階段的基本構造格局及超鎂鐵質岩的形成產出
三、過渡型地殼階段的基本構造演化及超鎂鐵質岩的形成與產出
第三節 中朝地塊構造演化域
一、地塊北緣超鎂鐵質岩
二、地塊南緣超鎂鐵質岩
三、內地塊超鎂鐵質岩
第四節 秦祁―特提斯構造演化域及超鎂鐵質岩
一、秦祁崑山系中的超鎂鐵質岩
二、昆(侖)南―藏北有關山系中的超鎂鐵質岩
三、喜馬拉雅山系中的超鎂鐵質岩
四、秦祁―特提斯的基本構造演化及對超鎂鐵質岩形成控制關係的初步分析
第五節 揚子地塊構造演化域及超鎂鐵質岩
一、地塊北緣的超鎂鐵質岩
二、地塊西緣川滇岩區
三、四堡―黃陵岩區
四、贛東北(皖南)岩區
五、閩浙岩帶
六、南嶺岩帶
七、粵西或欽防岩區
第六節 環太平洋構造演化域及超鎂鐵質岩
第七節 岩體類型劃分及特徵對比
一、類型劃分及特徵對比
二、幾個問題的討論及說明
第二章 中國超鎂鐵質岩岩石學特徵
第一節 蛇綠岩型超鎂鐵質岩
一、岩體特徵及岩石組合類型
二、岩石學礦物學
三、蛇綠岩型超鎂鐵質岩形成溫度壓力和深度
第二節 綠岩建造型超鎂鐵質岩
一、岩體產出特徵及岩石組合類型
二 幾個典型岩體特徵的對比
三、岩石學礦物學
四、岩漿包裹體研究與成岩溫度、壓力
五、科馬提岩
第三節 類暗色岩和暗色岩建造中的超鎂鐵質岩
一、過渡殼類暗色岩建造中的超鎂鐵質岩
二、暗色岩建造中的超鎂鐵質岩
三、岩石學礦物學
四、岩漿包裹體特徵及成岩p―t條件
第四節 金伯利岩
一、岩石分類和主要特徵
二、金伯利岩及金剛石礦床
三、金伯利岩成礦條件
第五節 深源包體超鎂鐵質岩
一、超鎂鐵質岩包體的產出概況
二、超鎂鐵質岩包體岩石類型及特徵
三、包體岩石成因及類型
第三章 超鎂鐵質岩變形變質作用的超微構造及顯微組構分析
第一節 超鎂鐵質岩的變形變質結構
一、蛇綠岩變質橄欖岩和地幔包體橄欖岩的變形變質結構
二、蛇綠岩堆積雜岩和其它類型岩體超鎂鐵質岩的變形結構
第二節 變形橄欖石超微構造的TEM研究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不同產地橄欖石位錯構造測試分析結果
第三節 超鎂鐵質岩的顯微組構分析
一、蛇綠岩變質橄欖岩的顯微組構
二、中國東部新生代玄武岩中包體二輝橄欖岩的顯微組構
三、阿拉善地區有關雜岩體中橄欖岩的顯微組構
第四章 超鎂鐵質岩地球化學
第一節 常量元素地球化學
一、超鎂鐵質岩平均成分及定量化多元統計分析
二、超鎂鐵質岩常量元素成分類型及其特徵
第二節 過渡金屬元素地球化學
一、蛇綠岩型
二、綠岩型
三、暗色岩型
四、類暗色岩型
五、金伯利岩型
六、幔源包體
第三節 稀土元素地球化學
一、蛇綠岩型
二、綠岩型
三、暗色岩型
四、類暗色岩型
五、鹼性超基性岩
六、偏鹼性超基性岩
七、金伯利岩
八、新生代玄武岩中超鎂鐵質岩包體
第五章 超鎂鐵質岩含礦性與成礦系列
第一節 蛇綠岩型超鎂鐵質岩成礦系列
一、變質橄欖岩中豆莢狀鉻鐵礦床
二、堆積雜岩中鉻鐵礦床
三、變質橄欖岩中其它礦床
第二節 綠岩型超鎂鐵質岩成礦系列
一、銅-鎳、鉑礦床
二、鉻鐵礦床
第三節 暗色岩型超鎂鐵質岩成礦系列
一、鉻鐵礦床
二、硫化銅-鎳、鉑礦床
三、釩鈦磁鐵礦床
第四節 類暗色岩型超鎂鐵質岩成礦系列
一、吉林紅旗嶺硫化銅-鎳礦床
二、新疆哈密黃山地區硫化銅鎳礦床
三、德爾尼鈷-銅礦床
第六章 中國大陸境內超鎂鐵質岩的成岩作用和成因模式的討論
第一節 綠岩建造型超鎂鐵質岩
第二節 蛇綠岩建造類型的超鎂鐵質岩
第三節 類暗色岩建造型超鎂鐵質岩
第四節 暗色岩建造類型超鎂鐵質岩
第五節 金伯利岩
參考文獻
英文摘要
圖版說明及圖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