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期貨

中國證券期貨

《中國證券期貨》是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主管,中國財富出版社主辦出版的證券期貨類學術期刊,國內刊號:CN11—3889/F、國際刊號:ISSN1008-0651。於1993年創辦,是國內唯一同時橫跨證券、期貨兩大領域的全國性財經類期刊,同時也是我國唯一一份在海內外公開發行的證券期貨綜合性專業金融刊物。它面向證券、期貨等機構和相關投資者,聚焦影響證券、期貨市場的重大學術熱點事件、分析金融市場的運行規律及趨勢,發布國際國內最新的資本市場研究成果。

基本信息

雜誌介紹

《中國證券期貨》雜誌
刊名:中國證券期貨
主管: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
主辦:中國財富出版社
出版地址:北京市豐臺區

中國證券期貨封面中國證券期貨封面
中國證券期貨雜誌封面國內統一刊號:CN 11-3889/F
國際標準刊號:ISSN 1008-0651《中國證券期貨》雜誌是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准,於1993年創辦。是中國唯一同時橫跨證券、期貨兩大領域的全國性經濟類專業期刊,同時也是我國唯一 一份在海內外公開發行的證券期貨綜合性專業經濟刊物。雙月刊,定價:50元,大16開本,國內外公開發行。
是中國期刊網、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系統、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等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來源期刊。

雜誌其他信息

《中國證券期貨》雜誌旨在深入證券期貨經濟的研究與探討,匯集高等院校、學術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實戰派的寶貴經驗,集學術性、前沿性、實踐性為一體,致力打造科研人員交流展示成果的平台,為上市企業負責人、證券市場管理及專業諮詢人士、證券公司、投資機構、基金、期貨經紀公司、會計師、律師等職業中介及顧問的經營決策提供思考借鑑。
《中國證券期貨》雜誌旨在深入證券期貨經濟的研究與探討,匯集高等院校、學術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實戰派的寶貴經驗,集學術性、前沿性、實踐性為一體,致力打造科研人員交流展示成果的平台,為上市企業負責人、證券市場管理及專業諮詢人士、證券公司、投資機構、基金、期貨經紀公司、會計師、律師等職業中介及顧問的經營決策提供思考借鑑。
《中國證券期貨》雲集了一批擅長於把握資本市場脈搏的專業資深記者和精銳編輯力量,更擁有國內最強大的專家顧問群,數十位頂尖的海內外權威經濟專家和研究學者,長期為《中國證券期貨》雜誌提供獨家撰稿,高屋建甌,真知灼見,形成《中國證券期貨》雜誌舉足輕重的媒體影響力,成為中國證券、期貨業的行業喉舌和輿論領袖。中國期貨業協會會長田源先生即為《中國證券期貨》雜誌社第一任社長,兩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默頓.米勒和克萊茵先生、以及被譽為“世界金融期貨之父”的利奧.梅拉梅德都曾先後造訪雜誌社。 自2001年11月起,《中國證券期貨》雜誌銳意革新,全面強化對中國證券、期貨市場造成重大影響的財經事件的報導力度和分析深度,以大縱深、高容量、零距離的主題報導反映事件全貌,以敏銳的視角和深刻、前瞻、建設性的筆觸揭示事件本質,充分發揮觀察、解讀、預測的專業媒體力量,在眾多財經傳媒中獨樹一幟。
目前《中國證券期貨》雜誌發行量近4萬冊,其中8700冊每月專供中國南方航空公司和廈門航空公司,全面覆蓋南方航空、廈門航空的各條航線;2萬冊直郵專遞大陸證券期貨管理機構、1300家上市公司及其十大股東、全國券商、期貨交易商的總部和所有營業部;各投資基金、投資銀行、投資諮詢、保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顧問公司、會計公司、律師行等相關中介機構、大陸四星級以上的酒店;其餘在北京、上海、香港、深圳、廣州、武漢、重慶等金融中心城市公開銷售。
《中國證券期貨》雜誌的專業讀者群體是中國社會財富精英階層的代表,他們擁有高層次的品牌審美觀和非常強大的購買力。作為在自己的專業讀者群中擁有深遠影響力的國家級媒體,《中國證券期貨》雜誌一直致力於向我們的讀者推介符合雜誌權威地位的著名品牌,先後與IBM、英特爾、諾基亞、冠群科技、東芝公司、羅西尼、江詩丹頓、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聯通、中國網通、聯想電腦、新浪網、亞洲資本論壇、帕薩特、風神藍鳥、海王藥業、廣東證券、威尼斯酒店、歡樂谷、蔚藍海岸等著名品牌成功合作。

欄目設定

雜誌主要欄目有: 觀察 事件 觀點 經濟縱橫 管理視野 人力資源 財會稅務 金融證券 專家論壇 法治時空 產業經濟 理論研究 學術探討 他山之石 本刊專稿等。

來稿要求

1.來稿要求論點鮮明、論據充分、文字精煉、數據可靠,篇幅在2500~8000 字為宜。
2.來稿格式要規範,請參照國家有關論文“格式要求”進行撰寫。
3.來稿請務必註明作者詳細的聯繫方式,以便針對有疑問的內容隨時查詢核對。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屬檔案)傳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7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對一般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