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訴訟法學精粹

中國訴訟法學精粹,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1月1日第1版,屬中國法學精粹系列叢書。

圖書信息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1月1日)
叢書名: 中國法學精粹系列叢書
平裝: 664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11113317X
條形碼: 9787111133179
尺寸: 22.4 x 16.8 x 2.5 cm
重量: 780 g

內容簡介

本書精選了2002年度全國報刊上公開發表的有代表性的優秀訴訟漢學論文編輯而成,主要包括:“司法獨立的幾個問題”、“司法公正的‘底線’”等。涵蓋司法制度、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行政訴訟法學幾個方面。這些論文代表了2002年度我國訴訟法學的發展水平,可供法律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準備考古的人士以及法學考研人員和法律工作者閱讀參考,也可作為年鑑由圖書館資料室收藏。

媒體評論



當今是知識爆炸的時代,又是時間四分五裂的時代,這就形成了無限的知識與有限的時間之間的矛盾。其實這也是人生的矛盾,求知的本性與短促的人生的矛盾,這一矛盾深深地困擾著人類。
解決這一矛盾的努力無非有兩種。第一種是充分利用時間。但會受到人的生理因素的制約,加上人生必要時間的支付,即使再充分利用時間,每人每天也只有24小時,因而這種努力未必真正有效。看來比較有效的是第二種,即對爆炸的知識進行甄別、挑選,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眾所周知,著作雖多,但真正有永久價值的經典之作總是少數。擇善而從,是人生的原則,自然也是讀書求知的原則。讀書求知的有效方法是取精用宏、含英咀華,讀精品之作、經典之作。經典著作是知識的濃縮、思想的精華,讀經典著作是綱舉目張、事半功倍,恰似“與君一席談,勝讀十年書”,可以說,不讀經典著作就談不上真正的讀書求知。
法治是治國安邦的大政國是,是全球大勢和時代主題,也是人類智慧聚焦之所在。在步入法治社會的當代中國,法學日益成為一門顯學,每年發表的法學作品數以萬計。法律是時代精神精華的確認,法治是時代精神精華的貫徹,法學是時代精神精華的寫照。法學必須是精華,只有精華才配稱為法學,只有法學經典著作才是值得供人解讀的真正的法學文本。人們希望快捷地找到其中那些真正有價值、有影響、堪稱經典的作品。編選《中國法學精萃》系列叢書即是出於此種考慮。
考量著作是否精品、經典有以下標準:
一是思路新奇。學術的生命在於創新,學術的發展新新不已,學術創新之處正是學術精華所在。那些篳路藍縷、獨闢蹊徑、開天闢地、振聾發聵之作當屬精品、經典之作。
二是資料詳實。思想沒有全新的,學術是承先啟後和不斷推陳出新的,對大量的已有資料的蒐集、占有、爬梳、概括、提煉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學術工作,而在這個基礎上的研究才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那些鉤沉發隱、洞燭幽微、經緯百家、茹古涵今、集大成者當屬精品、經典之作。
三是思想深刻。學術的使命是求真,追求真理。但真理作為規律是內在的、深刻的,這就決定了學術思想必須深刻,不深刻不足以人理。思想深刻是學術的價值所在、尊嚴所在,也是精華所在。那些體大思精、高瞻遠矚、筆掃千軍、慎思明辨、警世諭人之作當屬精品、經典之作。
四是傳世之作。在所有的批判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精品、經典之作不僅是時代精神的精華,而且是時代精神的超越,是經得起時間批判的傳世之作。那些與時俱進、雄視百代、歷久彌新、嘉惠新學、啟迪後人之作當屬精品、經典之作。
當然,上述標準是很高的,也許身不能至,但心嚮往之。我們把它們作為行動的旗幟和追求的目標,並為此而與人們一道不懈努力。
對於本系列叢書來說,我們希望達到以下目標:
一是起到年鑑的作用。從每年公開發表的法學文章中精選出有代表性、權威性、經典性的文章,銘記法學各學科每年的發展狀況和學術進展,以供圖書館、資料室收藏。
二是具有教研資料的作用。資料是教研的基礎,了解把握研究動態是為教為研之始,本套叢書可以成為教研人員床頭案前之必備。
三是具有考試指南的作用。近幾年法學碩士、博士考試愈來愈熱、人數愈來愈多,每個考生在複習過程中,都要查找、複印、裝訂相關的有代表性、權威性、經典性的文章仔細研讀,極其煩難不便,本系列叢書恰能予以彌補,提供方便。
我們的工作把我們推到了審判官的位置,但我們沒有火眼金睛,或許有時還有眼無珠,難免良莠不分,取捨不當。我們在提請公眾批判理解的同時,也虔誠地希望公眾熱情參與,把自己所認為的精品、經典之作推薦給我們。俟條件允許,我們也會敬請有關專家、學者進行評選,以求名至實歸、不負眾望。
張文顯

目錄

目 錄

第一部分司法制度
李步雲柳志偉司法獨立的幾個問題
曾憲義司法公正與司法效率的保障機制研究
吳志攀司法公正的“底線”
姚建宗 國家統一司法考試與我國司法官遴選
基本認識與框架設計思路
錢弘道論司法效率
劉會生人民法院管理體制改革的幾點思考
左衛民法院制度現代化與法院制度改革
第二部分 民事訴訟法學
田平安羅健豪 民事訴訟法律責任論
江偉吳澤勇證據法若干基本問題的法哲學分析
章武生論民事再審程式的改革
湯維建論民事訴訟中的舉證責任倒置
廖中洪民事程式立法中的國家本位主義批判
——對我國民事訴訟立法指導思想的反思
楊榮新 肖建華wT0與我國民事訴訟改革
奚曉明 不方便法院制度的幾點思考
葉峰葉自強推定對舉證責任分擔的影響
李浩民事證據的若干問題
——兼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司法解釋》
童兆洪林翔榮 民事執行救濟制度芻論
肖建國論民事舉證責任分配的價值蘊涵
顧培東論我國民事權利司法保護的疏失
傅鬱林審級制度的建構原理
——從民事程式視角的比較分析
常怡唐力 民事再審制度的理性分析
第三部分刑事訴訟法學
陳光中汪海燕論刑事訴訟的“中立”理念
——兼談刑事訴訟制度的改革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