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國藥科大學主辦的藥學類綜合刊物,1956年創刊,雙月刊 ,96頁。國內外公開發行。中國藥科大學學報以中國藥科大學為依託,面向國內外,促進藥學界的學術交流,為我國的藥學事業現代化服務。《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已被美國《化學文摘》、美國《國際藥學文摘》、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英國皇家化學會《質譜學通報》、英國《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文摘》、英國《公共健康研究資料庫》、波蘭《哥白尼索引》、荷蘭《醫學文摘》、荷蘭愛思唯爾SCOPUS資料庫、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中國醫學文摘(ACME)、中國藥學文摘、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中國藥品檢驗文摘、分析化學文摘。

基本信息

期刊簡介

辦刊宗旨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以中國藥科大學為依託,面向國內外,促進藥學界的學術交流,為我國的藥學事業現代化服務。

編輯方針

以藥學實驗研究論著為主,報導國內外藥學研究的新成就和新進展。

主要欄目

藥學前沿、論文、簡報、技術交流、綜述、論壇、快報、獲獎成果、文摘、書訊、國內外會訊、新藥之窗、學術交流活動等。

報導內容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主要刊登合成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生藥學 、中藥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物生物技術、藥理學、藥代動力學等學科的原始研究論著。

收錄情況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已被美國《化學文摘》、美國《國際藥學文摘》、美國《劍橋科學文摘》、英國皇家化學會《質譜學通報》、英國《農業與生物科學研究文摘》、英國《公共健康研究資料庫》、波蘭《哥白尼索引》、荷蘭《醫學文摘》、荷蘭愛思唯爾SCOPUS資料庫、日本《科學技術文獻速報》、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資料庫、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資料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獻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中國醫學文摘(ACME)、中國藥學文摘、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中國藥品檢驗文摘、分析化學文摘。

獲獎情況

年份 獲獎情況 授予部門
1992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榮獲全國優秀科技期刊評比三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
1994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入選1992~1993年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 國際核心期刊研究會
1995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榮獲江蘇省科技類“十佳”期刊稱號 江蘇省新聞出版局,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江蘇省期刊協會
1995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在全國高等學校學報三優評比中榮獲優秀學報一等獎 國家教育委員會科技司
1995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在江蘇省高等學校學報三優評比中榮獲優秀學報一等獎 江蘇省教育委員會
1995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入選全國影響因子較高的50種期刊之一 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
1996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藥學類)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圖書館)
1997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榮獲江蘇省優秀期刊獎 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江蘇省新聞出版局
1997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被美國科學引文索引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引文20次 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ISI(SCI,1997)
1999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榮獲江蘇省優秀期刊獎 江蘇省科學技術委員會,江蘇省新聞出版局
1999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榮獲全國優秀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及教育部優秀科技期刊三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1999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榮獲江蘇省高校優秀自然科學學報一等獎 江蘇省教育委員會
2000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藥學類)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圖書館)
2001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入選中國生物醫學核心期刊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等
2001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影響因子0.443,居全國高校學報第2位,全國藥學核心期刊第6位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
2002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影響因子0.565, 居全國高校學報第1位,全國藥學核心期刊第6位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
2002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影響因子0.565, 居全國高校學報第1位,全國藥學核心期刊第6位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
2002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入選首屆江蘇期刊方陣 江蘇省新聞出版局,江蘇省科技廳
2003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榮獲首屆《CAJ-CD規範》執行獎 中國學術期刊編輯委員會
2004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榮獲教育部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二等獎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2004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影響因子0.575, 全國藥學核心期刊第3位 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2004)
2004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再次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藥學類)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圖書館)
2005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再次入選美國化學文摘千種表 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
2005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影響因子0.9620, 居全國高校學報(醫藥衛生)第1位, 全國藥學核心期刊第6位 中國科學文獻計量評價研究中心
2006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被評為首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司
2007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5年影響因子1.037,居全國藥學學術期刊第4位,全國高校學報(醫藥衛生)第1位 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2008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再次入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藥學類)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圖書館)
2008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被評為第二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技司
2008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被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 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
2009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被評為第4屆華東地區優秀期刊 江蘇省新聞出版局
2009 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 中國高等學校自然科學學報研究會
2009 “藥學前沿”欄目榮獲江蘇期刊“明珠獎” 江蘇省期刊協會
2010 第三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 教育部科學技術司

投稿須知

1 稿件受理

1.1 本刊設藥學前沿、論文、簡報、技術交流、快訊、綜述、論壇等欄目。論文一般在6000~8000字,簡報、技術交流一般在4000字內;快訊不超過2000字;綜述一般不超過8 000字,引用文獻中近5年發表的應占70%以上,並結合本人工作提出見解。以上論文均需附中、英文摘要和關鍵字。

1.2 來稿一式兩份,文責自負,須附單位介紹信(本校論文須經科學技術處審查)。作者自留底稿,不得一稿多投。本刊收取稿件審理費(每篇50元),請於投稿同時郵匯至本刊編輯部,附言欄註明第一作者姓名及論文題目。

1.3 來稿須註明通訊作者(1位),用上標“*”標註在作者署名後,並在首頁腳註處註明其電話、傳真和E-mail。基金資助論文在首頁腳註註明基金名稱和項目編號,在英文關鍵字後註明基金名稱(英文)和項目編號,並提供相關證明的複印件。

例:

*通訊作者 Tel/Fax: E-mail: 基金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No.59637050)

FOUNDATION ITEM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59637050)

1.4 作者收到本刊回執,則表明來稿已進入審稿程式,若3個月內未收到有關稿件處理情況的通知,則文稿仍在審閱中,若作者欲改投他刊,請先與本編輯部聯繫。基金資助論文在符合發表的條件下可優先錄用,國家重大項目基金論文可進入快速評審通道,並儘快發表。

1.5 需作修改的稿件,請作者按退修通知的要求逐項修改並加以說明。修改稿連同修改說明同時寄回(或發至本刊電子信箱)。退修時間超過60天,則按新稿處理。

1.6 來稿是否採用,均由本刊編委會最終審定。本編輯部對來稿可作文字性修改、刪節, 涉及內容的重大修改須徵得作者同意。文稿刊用前,編輯部與作者簽署論文出版契約。本刊已加入“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和“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等資料庫,作者著作權使用費與本刊稿酬一次性付給,如作者不同意將文稿編入該資料庫,請在來稿時聲明,本刊將做適當處理,否則視為同意。

2 文稿要求

2.1 文題 文題應簡明、具體、確切反映文章的要旨。中文題名一般不超過20個字,應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縮略語、字元、代號及結構式和公式。

2.2 作者 署名僅限在選定課題、制定研究方案、具體研究工作和撰寫文稿等方面作出主要貢獻,並能就論文內容進行答辯者。為本文提供幫助的其他人可寫在致謝項下。標明作者的工作單位,包括單位全稱、所在省市及郵政編碼。

2.3 摘要 中、英文摘要均採用結構式摘要,且應相對應。內容明確列出4個要素,即目的 (Aim):研究目的和涉及範圍;方法(Methods):所用的原理、條件、材料、工藝、手段等;結果 (Results):實驗研究的結果、數據等;結論(Conclusion):結果分析、研究、比較、評價,今後的課題、假設、啟發、建議、預測等。

2.4 關鍵字 一般3~8個,多個關鍵字之間用分號分隔,中英文關鍵字應相對應。

2.5 引言 概述課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實驗基礎及國內外研究現狀,明確指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及創新之處,並列出主要參考文獻,一般不超過300字。

2.6 實驗材料 動植物、微生物應註明拉丁學名、植物標本應註明鑑定人和存放地。實驗動物應註明清潔等級和合格證號。其他主要材料、儀器應說明品種、來源、規格和產地。

2.7 方法 儘量簡單明了,但應便於他人重複實驗。一般方法可引文獻,有改進的應突出改進之處,創新的方法則宜詳述。

2.8 結果和討論 重點敘述新的發現及本文研究的結果與觀點。應交代本研究工作的不足之處及實驗條件對結果可能產生的影響,不重複引言和結果中已敘述的內容。

2.9 圖表 能用文字說明的問題,儘量不用圖表。同一數據不要同時用圖和表表示。圖表一律用英文表達。表採用“三線表”。圖中坐標的量和單位符號標於坐標軸外側。照片要清晰,儘量用黑白照片。

2.10 結構式和反應式 結構式不要夾雜於行文中,而應以相應的化學名稱或分子式表示。反應式轉行時應在反應方向符號“→”等處轉行。請儘量採用Chem Draw軟體畫反應式。

2.11 數字 凡是可以用阿拉伯數字且得體的地方,均應使用阿拉伯數字。應注意有效數字的使用。平均數應寫出標準差( ±s)。百分數範圍20%~30%不能寫成20~30%。統計學顯著性用“*P<0.05, **P<0.01,***P<0.001 vs A”表示。

2.12 單位和量 嚴格執行GB 3100~3102有關量和單位的規定。量的符號一律採用斜體,如:相對分子質量(Mr),吸收度(A),濃度(c),時間(t),等。表達量值時,一律使用單位的國際符號,用正體,如:1M HCl應為1 mol/L HCl,轉速rpm應為r/min。圖表中用符號表示數值的量和單位時,採用量與單位相比的形式,如t/min,c/(mol·L-1)。在一個組合劑量單位代號內,不得有一條以上的斜線,如mg/kg/d應寫成mg/(kg·d)。

2.13 代號和縮寫 文中可使用國際代號和縮寫,例如:1秒,1 s;2分鐘,2 min;3小時,3 h;4天,4 d。相對標準偏差RSD,靜脈注射iv,肌肉注射im,腹腔注射ip,皮下注射sc,灌胃ig,口服po。

2.14 藥名 中文藥名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05年版)和《中國藥品通用名稱》(化學工業出版社,1997)為準。英文藥名儘量與國際通用名稱一致,用國際非專利藥名(international nonproprietary names,INN)。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藥,用批准的藥名。藥名較長時可縮寫,但首次出現時應予以註明。藥名應少用代號,不用商品名。

2.15 理化數據表示法 請參照以下寫法:

理化數據表示法理化數據表示法

2.1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應限於作者直接閱讀過的、發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獻。採用順序編碼制,在文內按論文引用文獻出現的先後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號,如[1,2][3-5],標在相應文字的右上角。

為利於計算機處理和保證資料庫準確檢索與統計的原則,須用文獻類型標識標註參考文獻的類型。電子文獻被引用時需在參考文獻類型標識中同時標明其載體類型[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如網上期刊(J/OL)。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示例:

● 連續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獻

作者只列3人,後面加“等”或相應的外文,姓名採用姓前名後著錄法,西文刊名縮寫按Index Medicus,不要縮寫點,中文刊名用全稱,括弧內加注中文期刊的英文縮寫名稱。 [序號] 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

張 磊(Zhang L),平其能(Ping QN),郭健新(Guo JX),等.口服胰島素納米脂質體的製備及其降血糖作用[J].中國藥科大學學報(J China Pharm Univ),2001, 32 (1):25-29.

Zhang HH, Kumar S,Barnett AH, et al.Ceiling culture of mature human adipocytes:use in studies of adipocyte functions[J].J Endocrinol,2000, 164 (1):119-128.

● 專 著

[序號] 編者.書名[M].版本(第1版不寫).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

陳新謙,金有豫. 新編藥物學[M].第13版.北京:人民 衛生出版社,1992:165-168.

● 標 準

[序號] 標準編號.標準名稱[S].

GB/T 16159-1996.漢語拼音正詞法基本規則[S].

● 專利文獻

[序號] 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專利國別,專利號[P].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引用日期].

張奕華,李瑞文,季 暉,等.雙氯芬酸偶聯衍生物、其合成方法及抗炎作用:中國,CN1305997A[P].2001-08-01[2005-05-23].

● 電子文獻

[序號]主要責任者.題名:其他題名信息[文獻類型標識/載體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 用日期].獲取和訪問路徑.

蕭 鈺.出版業信息化邁入快車道[EB/OL].(2001-12-19)[2002-04-15].

● 學位論文

[序號] 作者.題名[D].保存地:保存單位,年份.

王德傳.2,4-二芳基-1,3-二硫戊環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D].南京:中國藥科大學,2001.

常見參考文獻類型及其標識:

文獻類型 專著 論文集 報紙文章 期刊文章
標識 M C N J
文獻類型 學位論文 報告 標準 專利
標識 D E S P

稿件錄用原則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Journa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是由國家教育部主管、中國藥科大學主辦的國家級藥學核心期刊,1956年創刊,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

本刊被國內權威機構: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等列為藥學類核心期刊,被國外眾多權威資料庫(CA,IPA,AJ,JST,SCOPUS,CAS,IC,EMBASE/Excerpta Medica)等收錄,影響因子排名在全國高校學報(醫藥衛生)居第2位,藥學學術期刊第4位,是我國藥學界頗具聲譽的學術期刊。目前有印刷版、光碟版、網路版。

《中國藥科大學學報》創刊50多年來,學術影響不斷擴大,聲譽不斷提高。2008年榮獲國家級精品期刊稱號,2006/2008/2010年連續三屆榮獲“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稱號。

本刊主要刊登合成藥物化學、天然藥物化學、生藥學 、中藥學、藥劑學、藥物分析、藥物生物技術、藥理學、藥代動力學等學科的原始研究論著。本刊目前開設有“藥學前沿”、“獲獎成果”,“研究論文”,“研究簡報”,“技術交流”,“綜述”等品牌欄目,具有前瞻性、權威性、創新性、實用性等特點。本刊堅持以高學術品味示人,為醫藥科技人員報導新成果,提供新思路,套用新方法,開拓新視野架起了科技交流的橋樑。

為了保證刊物的學術水平和質量,經本刊編委會討論,特制定《中國藥科大學學報》稿件錄用原則。

第一章 總 則

一、稿件錄用基本原則

1.研究論文必須具有原創性,應能反映該學科的先進水平,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2.鼓勵具有知識創新的研究論文投向本刊,有重大發現的研究論文以“快報”形式優先發表;

3.鼓勵國際、國內重大基金項目產出論文投向本刊,審稿通過後優先發表;

4. “藥學前沿”與“綜述”必須具有前瞻性與權威性,且以作者本人工作為基礎,原則上應參考近五年的文獻。

5. “論文”、“簡報”等欄目發表的論文錄用參照各學科錄用標準。

二、不予錄用的稿件

1. 經審查後認定為存在學術不端行為的稿件;

2. 違反《著作權法》,一稿兩投的稿件;

3. 按照已有的方法,為新藥報批進行的無創新性的實驗工作;

4. 使用或重複前人傳統的技術手段,論文無新意或新發現的實驗工作;

5. 保密性太強,讀者從中無法了解研究內容及思路,對讀者無指導意義的論文;

6. 實驗設計不合理、樣本數太少或內容缺乏完整性的稿件。

第二章 各學科細則

藥物化學

1. 具有原創性,在新藥設計和化學合成的理論和方法規律性或選擇性等方面有相當研究水平的文章,可以論文形式發表。有重大發現的研究論文,必要時可先以“快報”形式優先發表。

2. 以合成新衍生物為內容的文章,需報導8個以上新化合物,有關證明結構的數據完整,並有初步藥理活性試驗結果的可以論文形式發表。少數合成難度大的新化合物,或篩選方法一時難以實現者,在化合物數量和藥理試驗方面可酌情處理。隆

3. 天然化合物全合成系是首次合成,或非首次合成但其合成路線系全新設計,或非首次合成亦非全新設計,其中間過程有重大改變的文章均可以論文形式發表。

4. 以工藝改進為主的文章,具有下列特點者,可作論文發表。其他有一定價值的文章則以簡報或技術交流形式發表。

(1)合成工藝屬全新設計,對工業化生產有較大指導意義。隆

(2)合成工藝雖非全新設計,但有重大改進(至少兩步以上反應有較大改進,或一步反應有重大改進,並且收率提高較大)及改進過程具有研究性。

(3)對反應機理有新發現,或雖沒有突破原有結論但發現了新副產物,並對副產物的產生原因進行較詳細的研究,有初步解釋。

天然藥物化學

1. 新化合物和新天然產物,有生物活性者優先錄用;

2. 天然化合物的結構修飾,包括構-效關係的研究;

3. 從藥用植物中首次分離並鑑定的已知化合物一般只作為簡報發表,對有活性的或結構複雜鑑定有難度的也可作論文發表;

4. 化合物鑑定中的波譜學規律。

生藥學

1. 生藥資源研究

(1)資源學基礎及方法學研究

(2)種質資源及優良品種選育研究

(3)生物物種、環境生態與藥材質量關係研究

(4)資源化學與化學分類學研究

2. 生藥質量控制研究

(1)生藥鑑定系統研究及新方法、新技術

(2)生藥質量評價及標準研究

(3)中藥加工炮製研究

3. 生藥生物技術研究

(1)生藥成分的生物轉化研究

(2)藥用植物細胞工程研究

(3)轉基因藥用植、動物研究

藥劑學

1. 在藥劑、製劑技術、輔料、給藥途徑、實驗方法、數據處理及數學模型等方面具有創新性的研究;

2. 在藥物釋放、吸收、分布、代謝、排泄、增溶、穩定等理論及技術方面的基礎性研究;

3. 藥劑學及與其他學科交叉結合的研究;

4. 在劑型及製劑、製劑技術、生物藥劑學與藥動學、物理藥劑學等方面具有系統性及具有一定新意、新見解或新發現的研究;

5. 在劑型或製劑領域中具體解決某一個或幾個問題的研究;

6. 利用國內外的先進技術、方法及新劑型等進行製劑學、生物藥劑學或藥動學研究、內容豐富、具有一定啟示及指導意義的研究;

藥理學和毒理學

鼓勵進行新靶點、新機理、新方法、新技術、新模型的研究。藥效學的研究要有新發現。

1. 藥代動力學:根據天然藥物的特點,鼓勵採用新技術、新方法、新模型進行藥代動力學研究。

2. 毒理學:應在發現毒理的基礎上,鼓勵進行相應的機理、靶器官、毒性代謝產物的研究。

3. 受試藥物應來源明確、基源清楚,並有相應的製備工藝敘述。中藥複方應註明全部組成,有明確的質量控制指標。

藥物分析

1. 藥物質量研究的新方法、新技術及套用;

2. 體內藥物及其代謝物的現代分離分析方法學研究及套用;

3. 藥物生產過程質量控制方法及套用;

4. 藥物質量控制中微量化和智慧型化技術的套用研究。

5. 分析方法必須有完整的分析方法驗證,無原始圖譜和數據不充分的論文不予發表。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

1.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的前沿領域或交叉學科如結構生物學、蛋白質組學、基因組學研究結果優先發表;

2. 微生物與生化藥學等學科創新性研究;

3. 能揭示生命活動基本規律的與本學科相關的基礎性研究;

4. 有關生物製藥的新工藝、新技術、新方法、新劑型的研究;

5. 生化藥物構效關係、製備工藝、質量控制及作用機制;

6. 有關海洋藥物生物技術的研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