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

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

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為集絲綢歷史、文化、展銷為一體的絲綢體驗館,位於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工業園區。2014年開始動工打造,一期總投資2000多萬元,占地6000多平方米。規劃二期工程占地3000平方米,建成後將成為中西部面積最大的絲綢館。該館自複製出一台大型束綜蜀錦花樓提花織機以後,又仿古複製了中國從古到今的腳踏繅絲機、緙絲機、雲錦提織機,這些木織機全用手工操作,能織出壯錦、蜀錦、宋錦、雲錦等絲綢製品。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
2015年3月四川依格爾紡織品有限公司建成並對外開放了“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博物館建設面積6400平米,分為絲綢之路群雕,四川歷史絲綢人物,古絲綢之路和一帶一路結合,古代絲綢服飾,絲綢與漢字,絲綢織機展示,絲綢與四大發明,古代絲綢印染,近代絲綢生產,蠶繭和纖維識別,養蠶房,數碼印花,絲綢精品展示等。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一期已對外免費開放,市民和遊客可以在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內參觀這些絲綢織機,觀看現代織綢女工在仿古絲綢織機上織造壯錦、蜀錦、宋錦、雲錦等過程。

相關

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
南充絲綢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南充作為中國中西部地區的絲綢經濟高地,其絲綢產業、絲綢文化、絲綢品牌、絲綢情結對南充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2015年1月8日南充市舉行“建設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座談會”。參會學者指出,早在明代,大畫家用南充產綾作畫,已成為一種時尚和首選。
據承建單位“依格爾”董事長張和才介紹,根據初步構想,該館主要分為收藏、傳承、教育、紀念、旅遊、休閒六大功能。通過這些功能,向世人展示南充絲綢歷史文化,激勵新一代絲綢人將事業融入新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
來自南充市各方面的專家學者,圍繞該館的建設獻計獻策。西華師大學者康大壽以自己多年來對絲綢歷史文化的挖掘、研究認為,南充絲綢歷史文化十分厚重,史書史記對此多有記載。如清代時期,蓬安縣“點桑、地桑、壓條”方式,成為桑樹繁育新技術;明代,中國諸多大畫家,均使用南充產的綾,作為畫畫的原料,以此代替宣紙。康大壽指出,研究發現,當年南充產綾的經緯較蘇杭產品稍疏,利於墨汁被吸收。
南充絲綢唐代時就被傳到日本並被收藏。座談會上,專家指出,四川保路運動參與者、西充人士白堅早年留學日本期間,就在奈良博物館中發現被珍藏的南充綢緞。該館介紹稱,此緞來自中國,為中國的蜀紅。史載,蜀紅主要產地為清順慶。康大壽認為,建設中國綢都絲綢博物館,南充值得收藏的相關歷史與文化太多太多。
市委黨校教授、南充市經濟學家宋先鈞認為,絲綢博物館不等於歷史博物館,後者注重歷史必須較真,前者必須富麗堂皇。歷史走到今天,絲綢博物館的建設重在創意。要扯人眼球、留下記憶、誘發消費興趣。在展示南充絲綢歷史與文化的同時,還要讓南充的絲綢產品成為消費者的最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