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是集結全國最權威現代音樂行業資源、依託全國最大現代音樂專業學府和音樂傳媒教育基地,彌補中國博物館空缺的首個現代音樂博物館,承擔著收藏、保護、展示和傳承中國錄音技術、現代音樂文化的重要責任,將以豐富的展品、先進的展陳手段講述錄音技術從模擬到數字的發展衍變,展現中國現代音樂文化的變遷及時代精神。他的出現,不僅填補了中國博物館門類的空白,眾多音樂愛好者及普通民眾還可以在這裡全面了解音樂錄音技術從模擬到數字的衍變過程,深入認識中國現代音樂史中的里程碑人物,參悟中國現代音樂發展歷程和時代精神,並通過許多先進的展陳手段近距離體驗音頻技術原理和音樂製作。

基本信息

作用價值

集結全國最權威現代音樂行業資源、依託全國最大現代音樂專業學府和音樂傳媒教育基地,彌補中國博物館空缺的首個現代音樂博物館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已正式啟動,並於即日起面向全社會徵集博物館藏品。

博物館logo 博物館logo

博物館承擔著收藏、保護、展示和傳承中國錄音技術、現代音樂文化的重要責任,將以豐富的展品、先進的展陳手段講述錄音技術從模擬到數字的發展衍變,展現中國現代音樂文化的變遷及時代精神。

興建以講述音樂錄音技術發展、中國現代音樂流變為主要脈絡,思辨中國現代音樂文化時代精神為主旨的“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的構想一經提出,就得到專業人士的強烈反響。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的出現,不僅填補了中國博物館門類的空白,眾多音樂愛好者及普通民眾還可以在這裡全面了解音樂錄音技術從模擬到數字的衍變過程,深入認識中國現代音樂史中的里程碑人物,參悟中國現代音樂發展歷程和時代精神,並通過許多先進的展陳手段近距離體驗音頻技術原理和音樂製作。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由中國錄音師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聯合主辦,通州區文物局、通州區文化委員會、梨園鎮人民政府及北京現代音樂學院承辦,占據通州新城重點規劃區域優勢,藉助通州區文化委、文物局、鎮政府的政策扶持,集結中國錄音師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等眾多行業力量,依託北現音現有設備、音樂產業資源及人才儲備,憑藉行業號召力,海納現代音樂文化展品,力圖推動產業集聚區形成、書寫流行音樂經典篇章,打造通州新城文化名片。

博物館捐贈證書 博物館捐贈證書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將目光定位在全面展現音樂錄音設備和錄音成品的歷史衍變。參觀者可以在觀賞罕見錄音設備及珍貴音樂成品的時候,用最直觀的感受見證百年來音樂錄音設備的發展衍變歷程;並且可以通過互動體驗裝置等親自動手操作模擬錄音設備與數字錄音設備。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將帶領大眾走近中國現代音樂史中的眾多里程碑人物,講述歷史紅塵深處的那些別樣人生,展現中國現代音樂的百年歷程。

體驗數字音樂夢空間

如果你想當然地認為這座現代音樂博物館類只是一間傳統的博物館,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在這裡,你不僅可以像在其他博物館中一樣,通過“參觀”了解現代音樂的發展歷程,你還可以通過“體驗”,親身感受數字音樂的先進與奇妙。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將使用並開發各種先進的展陳手段,為遊客構築一個數字音樂夢空間。遊客不僅可以欣賞最熱門、最前沿的原創音樂,還有機會參與到數字音樂的製作過程中,親自上台一試身手,過足“製作人”癮。

作為全國第一家現代音樂博物館,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將實現全國廣大觀眾和幾代音樂人的願望,對蒐集、保護和傳承中國錄音技術發展、中國現代音樂歷程中的珍貴實物具有著重要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對促進北京文化事業發展、打造通州新城又一文化創意名片意義重大。

藏品徵集啟示

由中國錄音師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聯合主辦的“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已於2010年11月5日在北京現代音樂學院舉行啟動儀式。

即日起正式面向全社會徵集博物館藏品:包括早期錄音設備、樂器,代表中國現代音樂發展的錄音成品(黑膠唱片、老磁帶等)、手稿、書籍、視頻資料等(種類不限)。若捐藏者有意租賃藏品或有償捐贈,可視具體情況商議。

藏品一經入選,捐藏者可獲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組委會授權的捐贈證書,並獲藏品署名。組委會還將為捐贈一定數量藏品者提供個人展櫃、展區或專屬展室。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組委會熱切期盼您的加入!攜手共建中國第一所現代音樂博物館 ,共同書寫中國音樂歷史的篇章。

參與人員

中國錄音師協會秘書長高雨春、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秘書長金兆鈞、《音響技術》雜誌主編蔣偉人、中央電視台音頻部主任郭忱、中央人民廣播電台著名錄音師宮進生、北京文藝台台長邵軍等錄音界翹楚共聚一堂,為即將籌辦的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出謀獻策;鳥人藝術CEO周亞平、著名音樂人高曉松、著名音樂人李廣平、中國音協分黨組書記、副主席徐沛東、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王立平、中國電子音樂學會會長張小夫、北京音樂台台長張勤、著名音樂人卞留念、資深樂評人王曉峰、北京太合麥田音樂董事總經理宋柯、著名音樂製作人張亞東、艾回中國總裁馬華、百碟唱片總裁阿羅等音樂界權威人士也對博物館表示了熱切關注與支持。

參觀信息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組委會

地 址:北京市通州區雲景南大街68號

北京現代音樂學院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組委會

郵 編:101121

發展歷史

2010年5月,由文化部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進會、北京市通州區委宣傳部主辦,北京通州區梨園鎮政府、北京現代音樂學院承辦的“2010北京九棵樹數字音樂文化節暨首屆數字音樂及多媒體產品交易會”在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盛大舉行:文化節中103家企業競相參展;包括李宗盛、陳羽凡、常石磊等在內的音樂製作大師帶來精彩紛呈的大師講座;著名音樂人高曉松、鳥人藝術CEO周亞平等業內知名人士參與“中國數字音樂高峰論壇”,傳遞行業最前沿的聲音。這次文化節的成功舉辦標誌著首個數字音樂矽谷正式落戶通州,通州梨園地區也成為國內首個以原創音樂、數字音樂和音樂設備交易以及音樂人生活群落為核心的新興文化創意聚集區域。

2010年11月5日,由中國錄音師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聯合主辦的“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在北京現代音樂學院舉行啟動儀式。

捐贈記錄

“校園民謠”發起人黃小茂的御用監聽耳機 “校園民謠”發起人黃小茂的御用監聽耳機

我國著名錄音師宮進生向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待建)捐贈國際著名Sennheiser品牌HD540耳機和有15年歷史之久的2寸磁帶兩盒。此耳機承載了幾代音樂人的夢想,磁帶更是社會發展的見證者,是極富價值的收藏品。

此耳機是近代音樂史上極具歷史意義的收藏品之一,資料記載HD540耳機已停產多年。更重要的是,這支耳機作為著名音樂人黃小茂御用的監聽耳機,參與錄製了整個90年代絕大多數的校園民謠,如羅大佑、老狼、朴樹、水木年華等歌手的專輯,並暢銷至今。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 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

20世紀90年代,校園民謠在流行樂壇異軍突起,迅速到達鼎盛時期,並經久不衰,直至今日。而宮進生是我國著名錄音師,曾為齊秦、王力宏、動力火車等著名歌手錄製歌曲,並錄製經典唱片《校園民謠》系列;黃小茂是我國資深音樂製作人,“校園民謠”發起者。著名品牌管理專家趙昌彪稱其為“華語流行音樂的開拓者、實踐者與領導者”。所以此耳機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設備,毫不誇張地說,它就像一位歷史的親歷者,是校園民謠發展的見證者,默默地聆聽著一切。如今,它已落戶中國現代音樂博物館,不久後,參觀者將能在展廳里親耳聆聽它無聲的講述,講述我們記憶深處的不老青春。

博物館的藏品正不斷地豐富著。目前,捐贈物已經有1000餘件之多,歡迎廣大業界人士繼續積極捐贈物品,並書寫捐贈物的相關故事。捐贈物可以是一枚來之不易的獎章,可以是歷史背景豐富的相關設備,可以是有故事的影片資料,可以是某個人精彩的音樂人生,也可以是片言隻語的音樂故事,只要與音樂相關。讓我們留住現代音樂的發展史,留住感人的音樂故事,留住時間,留住過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