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詩歌欣賞:美學與藝術類

第一節 第一節 第一節

圖書信息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2004年7月1日)
叢書名: 高等學校通識課程系列教材
平裝: 261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040152878
條形碼: 9787040152876
商品尺寸: 22.6 x 16.8 x 1.4 cm
商品重量: 322 g

作者簡介

李怡,重慶人,1966年生。先後在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得學士與博士學位,l989年至今任教於西南師範大學中文系,歷任副教授、教授,中國詩學研究中心副主任。2004年起又任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代中國文化與文學研究中心(籌)主任。主要從事中國現代新詩、中國現代文學與文化的研究,主持過多項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在《中國社會科學》、《文學評論》、《文藝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等處發表論文15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中國現代新詩與古典詩歌傳統》、《四川現代文學的巴蜀文化闡釋》、《七月派作家評傳》、《現代:繁複的中國旋律》、《閱讀現代》、《大西南文化與新時期詩歌》、《為了現代的人生——魯迅閱讀筆記》等。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詩歌欣賞》是“高等學校通識課程系列教材” 之一,是第一部從閱讀學的角度全面總結欣賞新詩經驗的專門教材,旨在為欣賞中國現代新詩提供系統而切實有效的理論與方法,培養當代大學生欣賞中國現代新詩的基本能力。著者在廣泛閱讀20世紀新詩作品、全面把握新詩文體特徵的基礎上,精心選擇近百首經典作品,通過對具體作品的鑑賞和分析來提出基本的理論觀點,融理論建構與作品賞析於一體,深入淺出,文字生動流暢。《中國現代詩歌欣賞》所有理論與方法均系根據新詩自身的歷史和審美特徵、從欣賞新詩的專門需要出發來提煉和組織的,拒絕簡單套用一般文學理論和其他專門文體的閱讀經驗,注重理論創新與實踐性的緊密結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方便教學和實用。 《中國現代詩歌欣賞》既可作為高等院校文化素質教育公選課教材,又可作為中文專業選修課教材,也適合一般新詩愛好者閱讀使用。

目錄


緒論中國現代詩歌與當代中國讀者的需要
第一節 中國讀者已不需要詩歌?
一、中國現代詩歌運動遠離了讀者?
二、讀圖時代的讀者不再需要詩歌?
第二節 欣賞的問題
一、古典詩歌創作與鑑賞之間的協調
二、現代詩歌與欣賞之間的斷裂
第三節 現代詩歌走近讀者的原則
一、詩歌創作上體驗讀者的心理期待
二、總結現代詩歌既有的欣賞經驗
第一章 詩歌欣賞直觀生命的韻致
第一節 詩:生命韻致的直寫
一、生命
二、生命的韻致
三、直寫生命韻致
第二節 欣賞即直觀生命韻致
一、直觀
二、直觀對象與體驗自我
第二章 詩歌欣賞的心理流程應和與感動
第一節 應和:愉悅與協暢
一、什麼是應和
二、應和的幾種形式
三、應和的效果
第二節 感動:自我生命躍升
一、什麼是感動
二、智慧的獲得也是一種感動
第三節 期待受挫及其克服
一、期待受挫
二、期待受挫及其克服過程
第三章 從意境到意象
第一節 意境與意象
一、意境詩
二、意象詩
第二節 意象時代的中國現代詩歌
一、傳統抒情模式的危機
二、現代詩歌的意象特徵
第三節 中國現代詩歌中的意境緬懷
一、意境何以需要緬懷
二、緬懷意境的種種方式
第四章 中國現代詩歌的情緒之流
第一節 情緒:新的欣賞對象
一、情緒的詩
二、繁複的情緒
三、對情緒詩的小結
第二節 現代情緒詩的閱讀與欣賞
一、把握情緒的範圍
二、感受情緒的運動方式
三、注意情緒的矛盾性
第五章 智慧的力量
第一節 中國古典詩歌情感與理性的分離
一、情景交融與直抒胸臆
二、宋詩的寓理於景
第二節 現代詩歌的理性抒情
一、理性抒情的出現
二、現代詩歌的形而上思考
三、現代生命的詩意體悟
四、現代生活的文化反思
第六章 中國現代敘事詩與詩歌中的敘事
第一節 中國現代敘事詩
一、現代敘事詩的出現
二、現代敘事詩發展的高潮
第二節 中國現代詩歌中的敘事
一、敘事因素
二、現代詩史上敘事因素的大量湧現
第三節 現代詩歌中的敘事與抒情
一、敘事:有力的抒情
二、"冷抒情"中的敘事
第七章 從雅言到白話、口語
第一節 從雅言到白話
一、古典詩歌的僵化和衰亡
二、雅言的局限
三、白話的興起
第二節 白話的魅力及其雅化_
一、白話詩的魅力
二、白話的雅化
第三節 當代口語詩欣賞
一、口語詩的出現
二、口語詩中的反叛精神
三、口語詩歌中的口語
第八章 中國現代詩歌的聲音
第一節 詩歌的韻律節奏
一、詩歌的韻律節奏
二、韻律節奏的現代自覺
第二節 現代格律詩的韻律
一、"新月派"詩歌的格律探索
二、30年代詩歌的格律探索
三、40年代的十四行詩歌
四、當代的格律理論和詩歌創作
第三節 自由詩的韻律與節奏
一、自由詩也是有格律的
二、現代漢語對現代自由詩的影響
三、現代自由詩的韻律特徵
第四節 朗誦詩的欣賞
一、朗誦詩
二、朗誦詩的欣賞
第五節 當代歌詞文學
一、當代歌詞:詩意轉移的形式
二、歌詞文學的特性
第九章 中國現代詩歌欣賞的整體性原則
第一節 一首詩是一個完整的藝術世界
一、詩的整體把握
二、抽象的概念不能肢解詩的完整性
第二節 中國現代詩歌的多重人生:與空間
一、多重人稱
二、多重空間
第三節 中國現代詩歌的核心意象
一、長(組)詩閱讀中的意象把握
二、三類核心意象
第十章 細讀與誤讀
第一節 細讀與一般性閱讀
一、專業化細讀的必要
二、細讀的主要特點
第二節 誤讀與審美經驗的拓展
一、誤讀的含義
二、誤讀產生的原因
三、創造性誤讀與附會性誤讀
第十一章 中國現代詩歌的比較欣賞
第一節 比較欣賞
一、比較欣賞
二、比較欣賞的基本途徑
第二節 古今比較欣賞
一、傳統的承傳:古今比較的依據
二、詩歌意象與主題的古今比較
第三節 中外比較欣賞
一、西方詩歌對中國的影響
二、接受中的變異
第四節 中國現代詩歌之間的比較欣賞
一、例證之一:聞一多與徐志摩
二、例證之二:戴望舒與穆旦
第十二章 中國現代詩歌的晦澀問題
第一節 中國現代詩歌史上的晦澀
一、晦澀
二、晦澀之爭包含的多種觀念
第二節 晦澀與審美的現代特徵
一、晦澀:內生活的真實的象徵
二、晦澀:詩人的想像力
三、晦澀:詩歌現代性的標誌
第三節 晦澀詩歌的欣賞
一、必要的知識基礎
二、先天共感的體味
三、整體結構
參考文獻
後記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