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牛市

中國牛市

《中國牛市》由著名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創作,對中國的農業、工業、商業、能源、交通、旅遊、健康、科教、房地產等重要行業,二十多年來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走勢進行了深入而透徹的分析,對這些領域中具有投資潛力的上市公司股也進行了獨具慧眼的點評和推薦。還介紹了中國股市從發展到興旺。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中國牛市中國牛市

作者:(美)羅傑斯,張俊生,曾亞敏 譯

出 版 社:中信出版社

字數: 132000

I S B N : 9787508610245

包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個人理財 >> 投資指南

定價:¥35.00

內容簡介

亞馬遜網站投資類圖書排行榜第一名,著名投資大師、量子基金創始人、暢銷書《熱門商品投資》作者,吉姆·羅傑斯看好中國未來投資前景,斷言中國世紀到來!

吉姆·羅傑斯的投資箴言:

·如果說19世紀是屬於英國的世紀,20世紀是屬於美國的世紀,那么21世紀就可能是中國的世紀。

·一旦你發現連計程車司機都把車子賣了,把一生的儲蓄全部拿來購買股票,或者商店的售貨員開始從朋友那兒借錢進行短線操作的時候,那么就是該警覺的時候了。

·生活中的成功故事屬於那些領悟自己所知、堅持自我並仔細觀察的人。只有知道如何成為自己才能把握中國的牛市。

·作為一名投資者,我最需要審視的是可能出現潛在風險的地方——通常這也會帶來創造價值的最佳機會。

·所有的產能都需要能源。當中國這個世界工廠轉變成為世界強國時,最關鍵的領域,也是最值得考慮投資的領域,一定是能源。

·在中國,你大可不必把辛苦賺來的錢浪費在二手車銷售員的口袋裡,你大可放心地把錢投資到公路建設中。

·在良好的農業與水資源的條件下,旅遊將是最好的“支撐復甦經濟”的投資領域之一。

在本書中,著名投資大師吉姆·羅傑斯對中國的農業、工業、商業、能源、交通、旅遊、健康、科教、房地產等重要行業,二十多年來的發展狀況以及未來的走勢進行了深入而透徹的分析,對這些領域中具有投資潛力的上市公司也進行了獨具慧眼的點評和推薦。該書堪稱投資者把握中國未來投資市場、獲得長期受益的經典必讀書!

作者簡介

作者:(美國)吉姆·羅傑斯 譯者:張俊生 曾亞敏

吉姆·羅傑斯,和金融大鱷索羅斯一起創辦了量子基金。37歲退休後,他被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聘為教授,並在世界範圍內擔任電子與紙質媒體的評論員。曾著有《投資騎士》、《風險投資家環球遊記》、《熱門商品投資》等。

序言

前言:緊跟中國的步伐

為什麼投資中國?

當您讀完這本書之後,我希望您以及許多像您一樣的人都會反問道:“為什麼不呢?”

早在1984年,我就問過自己一個同樣的問題。當時我正設法成為第一個駕駛機車穿越中國的西方人,也可能是古往今來這樣做的第一人。作為量子基金(Quantum)的創始人之一,那時我已經掙了很多錢,這些錢足以讓我坐在曼哈頓的別墅里悠閒地數著股利。但是一直以來,我都屬於那種喜歡冒險的資本家,我更傾向於觀察和感知真實的世界,而不是坐在會議室里看各種圖表。

用三件西服換來一頂頭盔和一件皮衣後,我將自己的終極目標定為駕駛機車環遊世界,同時儘可能多地觀察日新月異的社會與經濟體。駕車前往長城去領略一個偉大民族的魅力可能是逃離華爾街壓力的最佳方法。

最終,我穿越三千英里從沿海的上海到達與巴基斯坦接壤的喀喇崑崙公路(Karakoram Highway)。但路上的時間卻遠遠少於我為了準備各種許可證而耗費的時間。我想我可能拿到了所有必需的官方許可,因為之前從沒有人敢要求做如此怪異的事情。

我的這次長途旅行可不像是在茶館中悠然踱步那么簡單。道路有時突然變成沙地,有時又被洪水沖毀。道路標示牌含糊不清,以至於我不知道該如何前進。岩石磕彎了我的車輪,而那時中國的零部件非常稀缺,而且像樣的中餐館也很少——不過每當我發現它們時都感覺菜餚很是美味。長時間的駕車旅行讓我脖頸僵硬,小鎮上的一個醫生給我做了針灸治療,從而讓我成為第一批在中國嘗試針灸治療的西方人。在旅行途中,我被交通警察攔下的次數要比在馬路上橫衝直撞的人被攔下的次數還要多。在這個第一代司機的國度,為了安全,我必須小心謹慎地駕車。有一次我的車正好在一座絕密的軍事基地前耗盡了油,要想從人民解放軍那兒要一些油是很難的,不過最後他們還是盡力幫我上路了。然而,當我來到一個設在小城鎮公園裡的簡易舞廳,一個中國年輕人禮貌地邀請我與他一起跳狐步舞時,我驚呆了。當時,只有極少人懂幾句商務英語,而且見到我這樣一個從阿拉巴馬遠道而來、身上沒有掛著五弦琴、只有滿面戈壁灘沙塵的“外國怪人”,當地人通常都會不知所措。

當時給我的震撼非常大,以至於後來在1988年和1990年,我再度兩次穿越中國。之後為了慶祝千禧年,在跨越15.2萬英里的三年宏偉旅行中,我再次穿越了中國。這次我駕駛的不再是機車,而是一輛定製的賓士。每次我回到中國的土地,就感覺自己仿佛來到了一個全新的國家。中國的現實一點點改變著我的想法,最終讓我認識到,我原來對變化中的中國的所有構想完全錯誤的。我認為,中國人和我正好完全相反:一個是集體決策、由政府管制、無神論的共產主義者;另一個則是迫不及待嘗試開放國度與挑戰開放市場的個人主義者。

我懊悔之前在中國的時候沒有四處搜尋初創企業和大量的低面值股票。不過我曾告訴過所有願意傾聽的人,可能正是這些看似不值錢的企業和股票即將主宰一個日益興盛的國家20年的經濟發展。1978年,中國的最高領導人鄧小平開始對經濟體制進行改革。得益於旅行,我親眼目睹了中國的“改革之路”。中國的股市並不是基於商業目的而開放的,但真實的市場——那種人們能買到魚或絲綢的地方——向我展示:農民已經品嘗到了放鬆管制與商業自由的甜頭。我觀察到,西瓜的價格如何在達到供需平衡之前上下波動,商販如何討價還價。這些現象都讓我恨不得買入西瓜期貨。

眨眼的工夫,中國人開始專注於自己的職業並開始規劃如何讓他們的子女過上更好的生活。十多億人所擁有的驚人潛力與創業精神不可阻擋地釋放了出來。每次聽到新開旅館的業主驕傲地談起自己的業績,發現農民用積蓄創建自己的地毯廠,看見年輕人用從路邊擺檯球桌賺來的錢發展更大規模的企業,看見一個好求新知的農民在買下當地所有的蘋果園而成為“果園之王”時,我都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更令人感到興奮的是,各地中國人都在恢復傳統,而正是這些傳統幫助中國引領世界貿易、科學和創新長達幾個世紀。

我不能說我所有這些奇特的經歷能讓我成為一名真正的“中國通”,可能我對中國還只是略知一二。我也不是死心塌地對中國盲目信任,在擁有十多億消費者的前景面前就樂得暈暈乎乎。就在2004年,當中國的股票市場毫無生氣之時,我還接受過一家電視台的採訪。結果由於我的言論過於悲觀,電視台在節目播出的時候掐掉了我的談話。

然而,我的直覺讓我決定——這種想法隨著確定無疑的數字而進一步加強——邀請你勇敢地踏上這次投資之旅。當然,此次投資之旅路途並不平坦,但是我相信那些能夠完成旅程的人將會得到實實在在的長期收益。事實上,那些坎坷的道路將為投資者提供最佳的買入時機——路途越坎坷機會就越多。

寫這本書歷時23年,橫跨15 000英里。因此我希望你能把該書當做投資中國之旅的“地圖”。正如中國古諺所說,“欲知前邊路,須問過來人”。

當我第一次瞥見中國城市的天際時,它是單調而空蕩的,點綴著一些蘇聯式的圓頂。到了1990年,中國的城市就到處可見建築起重機(單上海市的使用量就占了全球使用量的半數以上)。時至今日,你已經看不到那么多了,這是因為現代的基礎設施已經基本鋪設完畢。現在世界正饒有興趣地等待著,看看在中國的土地上還會矗立起什麼。在經歷了多年的摸爬滾打之後,最終同樣的事情也會發生在中國的股票市場上。

近30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上經濟成長最快的國家。其13億人口的儲蓄與投資率超過了35%,外匯儲備已經位居世界第一。中國注定將成為國際社會中最重要的國家。

進一步講,如果說19世紀是英國的世紀,20世紀是美國的世紀,那么21世紀將可能是中國的世紀。在我具體談論股票之前,我能給你的最好建議是讓你的孩子或孫輩學習中文。中文將是他們生活的時代最重要的語言。

看看今日的中國,諸多的產業都存在著巨大的成長空間,包括電力、能源、旅遊、傳媒、農業、基礎設施、高科技——我將重點談談這些之前被認定是“肯定衰退”的行業。對於那些願意放下舊式偏見投身時代大潮的人來說,未來的“AT&T”,“微軟”和“通用汽車”都等待著你的發現。難怪當我走入中國時就會興奮異常。

接下來,我會詳細解釋在中國日益增多的上市公司股票中選股的技巧。我將告訴你在上海、深圳、香港甚至紐約挑選最好股票的最便捷的方法,在你家街角的經紀商那兒就可以操作。從表面上看,中國眾多的交易所和多層的管制看起來似乎令人生畏。因此,我首先要講清中國令人困惑的A股和B股,而後我會介紹一下有關二級工具的基礎性知識,比如說ADR(American Depositary Receipts,美國存托憑證,這是外國公司進入美國市場的最普通的一種方式,這樣可以使美國投資者很輕鬆地投資中國)。我也將詳盡地評估中國快速增長的看似難以抗拒的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開發行)隊伍。最重要的是,我想減少不安全因素,以確保當你動用資金的時候,不會在轉移中有任何損失。

而且,我將陳述我對中國經濟的分析及其對盈餘與創新動力的影響。我將捕捉影響國內產業與全球市場的重大政府政策,例如最新的一個五年計畫中所提及的政策。這些政策是由中國政府制定的,也是中國發展的基本藍圖。我也將為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指明從新興趨勢中獲利的方法,而這些趨勢只有中國觀察家才能捕獲。我還將分析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的產生框架。在許多情況下,管制的變化、關稅的削減以及賦予外資企業更大的市場準入都僅僅是塑造競爭的開始,例如銀行業、傳媒業和電信業。在2001年,中國許多強硬人士警告說,降低諸多的貿易壁壘將損害國內產業——但是更為自由的進出口政策擴大了雙邊貿易,並刺激了中國許多行業的創新。

在很容易閱讀的“中國檔案”部分,我會介紹一些令人感到興奮的新企業,這些企業與嶄新的中國一樣正在崛起。我將會提供它們的上市代碼、有關利潤和收入的基本趨勢以及對每一家企業的相關背景介紹。其中一些公司已經成為行業的龍頭,而另外一些公司正在摸索進入新興市場的途徑。許多公司正顯現出光彩奪目的基本面,但大多數公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羅列這些公司的目的更多的是為了舉例而不是特別地挑選或者推薦。那些能從中國的發展中獲益匪淺的外國公司也將會被提到,但它們不是我的重點。我會讓你熟悉一些頗具潛在價值的公司,你可能從未聽過它們的名字。幾乎所有現在表現平平的企業都有巨大的成長空間。

我認為展望中國的未來需要審視它的歷史與現在。這會為我們找到在中國的投資目標以及達到這些目標的方法提供線索。但我也不會迴避潛在的問題,無論是它們面臨的地緣政治緊張或是環境威脅問題。

本書不是羅列一些過去的事實的宣傳單式的指南。我不會告訴大家我個人挑選了哪一隻股票,這不是因為我考慮到利益衝突,而是因為世界上有太多的盲從者。與其具體告訴每一位投資者你應當如何,不如告訴你方法與理由,以此來幫助你分享中國驚人的增長趨勢。

在我的前一本書《熱門商品投資》中,我指出:不能反映真實供求關係的數字是如何保證長達20年的牛市的。經營日用品也是從中國增長中獲益的好途徑,這是因為中國對每一樣東西(從銅、鎳到大豆再到石油)的增長性需求都將在未來幾年拉動世界商品價格的上漲。擁有一些中國炙熱經濟不能或缺的東西,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就不必再擔心政府政策、企業管理或養老金了。如果你擁有商品,那么中國人就會源源不斷地及時付錢給你。

但是在這本書中,我想勾勒出分享中國未來的更大範圍的選擇。正如我在商品市場中所做的那樣,我會指引人們投身於另外一個處於長期上漲趨勢始點的市場,不論這條道路上會遇到多少障礙。

正如你可能疑惑的,我的信心可不是沒有根據的空想。除非你已遁入空門或者過去10年一直在岩石下生活,否則你肯定能感受到中國對世界的開放,已經引起了自英國工業革命以來的最大的經濟繁榮。

一位中國的朋友是這么評論的:“中國的快速發展已經從實業繁榮發展到金融繁榮。在1980年,那時是經濟改革的初期,中國的人均GDP按購買力平價來計算只有410美元,而當時美國的人均GDP是12 230美元。儘管自二戰以後,世界經濟保持了數十年的持續增長,但我們中國人卻處於完全孤立的狀態;那時我們試圖建立社會主義烏托邦,禁閉國門。沒有私人所有權,一切都屬於國家所有。沒有自由企業,所有的一切都由中央控制。沒有競爭,食物、衣服甚至連食用油都需要配置,通常都不夠生存所需。沒有服務產業,你要一直服務於人民,而不能被服務。更換工作、職業、僱主或者創業都是不可能的,因為你的位置從出生之時就已經被固定了。沒有資本市場,因為資本被視為罪惡之源。這就是為什麼這次飛躍會如此令人吃驚。”

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來,中國經濟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9%,這使得中國經濟每隔10年就翻一番,且迄今沒有顯示出任何停止的信號。

如果預測準確,那么中國將在20~30年內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另外,中國在2006年吸引外國直接投資接近700億美元,加上貿易盈餘,使得中國的外匯儲備超過12 000億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在10年內,中國生產耐用品的製造基地規模驚人地增長了100倍。

但所有這些有份量的數字還只是個開始。豪華的辦公樓及大米生產線還不能反映出中國在市民行為、國際意識和成就機會上無可限量的優勢。在城鎮地區,傳統的問候方式“你今天吃了嗎”已經被“你今天上網了嗎”所代替。中國的管理層、工程師、藝術家、運動員和設計師都正引領著世界進入“中國的世紀”。

這讓我想起19世紀後半葉的美國,那時美國正從內戰和政治鬥爭中走出來,邁向世界的舞台。那是一個被稱做“強盜式資本家”的時代,那時湧現出如芝加哥這樣的城市,電報和電燈這樣的發明,以及美孚石油這樣的國際性公司。那是企業大肆擴張的時代,也是關鍵性行業形成的時代。那時也有嚇跑投資者的事情出現:刺殺總統、種族暴亂、勞工動盪與市民罷工、沒有人權、數次的經濟衰退、政府與商業腐敗等。回想一下1908年時美國讓世界感受的不確定性。中國今天看起來一樣是充滿了機會和不確定性的。但是看看美國1908~2007年的投資方向,這讓我對2008年的中國很有信心。事實上,在1907年,美國的經濟出現崩潰,唱反調的人歡呼雀躍。但是如果能回到那時,即便是在高位買進的人也仍然會勇往直前的。

趕時髦從來都不是我的風格。遠離人群的時候,通常才是我的最好投資時機。是的,中國的股票自2005年觸底之後開始上漲。但我在書中探究的情景將會持續一個世紀。我們需要為機會的到來做準備。

你想分享位於北京的新興公司的成長嗎?你想從從未見過的世界上最大的中產階層的購買力中獲益嗎?你想參與到具有巨大潛力的中國消費品市場中來嗎?你想在中國大力發展的城市和房地產中有所斬獲嗎?你想幫忙製造中國第一代好葡萄酒嗎?你想進行外匯買賣嗎?你可能想投資於中國的日用品公司,從而能從需求和供給雙方面獲益,或者投資於一家農業公司,因為農業公司正受到政府的扶持。“可能”總是無限的,正如這個國家自身一樣。

現在是參與到中國以及與中國有關的事情中來的時候了。如果你能到中國來那么就趕緊出發吧。如果你已經攀登過長城,那么就再次回去看看那兒發生的巨大變化吧。即便是在家,你也可以參加一些太極課或者學習一些中醫知識,閱讀一些有關當代中國生活的好書,看一看他們的電影。關鍵是要清楚地認識到中國人是如何看待世界、如何生活的。要努力思考中國的消費者將如何花他們辛辛苦苦賺到的錢,以及他們會把錢投向哪兒,只有這樣才能讓錢生錢。

正如我之前所說的,我是如此看好中國的發展遠景,以至於我找了一個中國保姆照顧我的女兒海琵。海琵出生於2003年,現在已經能說流利的中文了。正如我之前所奉勸大家的,我現在還要再次奉勸大家:拿出錢教你的孩子學習中文,購買中國商品。

然後喚醒你現有的投資經驗,去辨別尋找那些具有競爭優勢的中國品牌。假設你是一名汽車機師,你可能對汽車和發動機了如指掌,對不同型號汽車的相對價值與設計突破也很是熟悉。那么,我會建議你研究一下中國的汽車行業,尋找一些你覺得有價值的東西。如果你是理髮師,你就可能對流行品牌與化妝品很有感覺。但你一定要記住:你要比那些華爾街經紀商對這些事物有更全面的了解。

想在中國投資致富要有你自己的路線,你要調動自己的激情與主動。你可能挑選到下一隻能上漲數十年的中國“紅籌股”。要學會計算,但不要把中國視為與其他地區不同的地方。要懷疑並堅守你所知道的東西。生活中的成功故事屬於那些領悟自己所知、堅持自我並仔細觀察的人。只有知道如何成為自己才能把握中國的牛市。

讓我再次強調一下:本書不是對投資技巧的歸納,也不是股票推薦,而是我對中國商業的調查。本書所例舉的公司可能成功也可能不成功。它們僅僅是我所知道的一些能夠拋磚引玉的東西,激勵你去完成你自己的“功課”。按照你的本能和對數字的理解,你可能會發現許多本書中沒有提到的中國企業與行業。

當我們這一代正在成長之時,我們的父母就對我們說,如果你們一直在沙土中挖洞,尋找機會的話,那么中國就是你們的目的地。它就在地球的另一端。有很多“專家”仍在靠恐嚇投資者討生活,他們說中國是我們意識形態的敵人,投資者應該小心謹慎,但是對未知和外國的擔心不應該讓人們退縮。現在不是把頭埋進沙中自欺欺人的時代了。

自從我開始第一次中國之旅,這個世界就要比任何一輛哈雷?戴維森機車變化得都快。甚至在越南,繁榮也已經取代了戰爭。印度也從英迪拉?甘地(Indira Gandhi)的“非常時期”崛起,摒棄了孤立。在我的前半生中,30億亞洲人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一部分。就金融而言,金融中心的變動更為劇烈。在2002年,世界上最大的25筆IPO中有23筆發生在華爾街。而到了2006年,下降到只有1筆。

但有時,接受明顯的事實卻需要內心最困難的改變。人們關注中國的指標已經好多年了。但是在中國之外,只有少數人真正願意接受一個客觀而有遠見的觀點,或者他們以固定的方式(以美國為中心)看待世界可能感到更舒服。至少,投資者能夠通過分散化來抵消美國的劣勢,我之前就把自己的資金分散投資在28個外國市場。可能這正是遵循了孔夫子的教導,他在2 500年前就說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正如我在商品市場上所做的一切,我正努力審視當前我們面臨的東西是什麼,中國的商品比比皆是。如果你還不相信,那么馬上看看你家裡的每一樣東西,從電器到衣服,從書籍到玩具,看看有多少標著“中國製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