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民主同盟常熟市委員會

1997年10月25日至26日,有124位盟員,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三屆委員會。 2001年9月14日至15日,有146位盟員,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四屆委員會。 2006年9月15日,有167位盟員,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五屆委員會。

1961年,常熟只有3位盟員,成立民盟常熟小組,直屬民盟蘇州市委領導,組長為陳志培。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民盟常熟小組停止活動。1984年12月24日,重新建立民盟常熟臨時小組,有3位盟員,直屬民盟江蘇省委領導,負責人為張濟群。
1986年1月30日,有19位盟員,召開第一次盟員大會成立民盟蘇州市常熟支部,直屬民盟蘇州市委領導。支部主任為張濟群,副主任為孫坤保,有5位支部委員。支部下設綜合、省中、師專、職大4個小組。
1988年5月14日至15日,有52位盟員,召開第二次盟員大會,成立民盟常熟市委,選舉產生第一屆委員會。市委主任委員為張濟群,副主任委員為孫坤保,孫坤保兼任秘書長,有7位市委委員。1990年5月28日增補沈清河為副主任委員。市委下設綜合、省中、師專、職大、科技5個支部。並設組織部、宣傳部、社會服務部、辦公室4個工作部門。機關專職幹部有1人,缺編1人。
1991年10月28日至29日,有95位盟員,召開第三次盟員大會,選舉產生第二屆委員會。市委主任委員為孫坤保,副主任委員為沈清河,沈清河兼任秘書長,有7位市委委員。1991年11月5日增補周雪芳為副秘書長。市委下設綜合、省中、師專、職大、科技、一院、孝友、市中8個支部。機關專職幹部有2人。
1997年10月25日至26日,有124位盟員,召開第一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三屆委員會。市委主任委員為霍慰銘,副主任委員為沈清河和吳國華,秘書長為趙平,有10位市委委員,保留1位名額。1999年11月8日增補朱利華、陳紅娟為副秘書長。市委下設綜合、省中、高專、科技、一院、孝友、市中7個支部。秘書處、組織處2個工作部門。教育、科技諮詢服務、醫衛文體、婦女、老年、“三胞”聯誼6個工作組。機關專職幹部在職2人,缺編1人。
1999年1月13日和23日,新成立2個支部——工業職中支部和實驗中學。
2001年9月14日至15日,有146位盟員,召開第二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四屆委員會。市委主任委員為霍慰銘,副主任委員為吳國華,吳國華兼任秘書長,副秘書長為陳紅娟和朱利華。2003年12月30日吳國華不再兼任秘書長,由陳紅娟擔任秘書長,有13位市委委員。市委下設高專、省中、市中、實驗中學、工業職中、孝友、科技、一院、綜合9個支部。秘書處、組織處2個工作部門。參政議政、社會服務、婦女、老年、“三胞”聯絡5個工作委員會。機關專職幹部在職2人,缺編1人。
2005年12月28日,撤銷工業職中支部,成立職教中心校支部。
2006年9月15日,有167位盟員,召開第三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五屆委員會。市委主任委員為吳國華,副主任委員為朱利華和周公太,秘書長為陳紅娟,有13位市委委員。2006年9月27日,王忠良擔任副秘書長。市委下設理工學院、省中、市中、實驗中學、職教中心校、孝友、科技、一院、綜合9個支部。秘書處、組織處2個機關工作部門。5個工作委員會調整為:調查研究、特約、社會服務、婦女、老年工作委員會。機關專職幹部在職2人,缺編1人。
2007年3月,將原科技支部一分為二,於24日和25日成立科技一支部和科技二支部。市委下設支部數增為10個。
至2008年12月,全市共有盟186人,男124人,女62人。平均年齡54歲。退離休84人,占45%。中高級職稱人數179,占96%。,大專以上176人,占94.6%。
盟員擔任政府行政機關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參與管理工作。孫坤保擔任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1990.3一1993.2);霍慰銘擔任常熟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1998.1一2003.1);吳國華於1994年3月擔任常熟市體育局副局長,並於2007年6月擔任局長;朱利華於2005年11月擔任常熟市文聯副主席,並於2008年1月擔任常熟市文化局兼職副局長。
7位盟員先後擔任第九屆至第十四屆蘇州市人大代表,8位盟員擔任常熟市第六屆至第十三屆人大代表,王振、俞祖仁、朱利華、周公太擔任第八屆至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委員。
盟員擔任各級政協委員96人次,他們參加各級政協工作,進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吳國華於2007年12月擔任江蘇省第十屆政協委員。沈清河為蘇州市第九、十屆政協常委,霍慰銘為第十一屆政協常委,谷新民為第十二屆政協委員。張濟群為常熟市第五、六屆政協副主席,孫坤保為第七屆政協副主席,沈清河為第八、九、十屆政協副主席,霍慰銘為第十一屆政協副主席,吳國華於2006年1月被增補為第十一屆政協副主席,並連任為第十二屆政協副主席。
盟員中有26人次擔任特約檢察員、特約審計員、特約監察員、教育督導員及環保、物價、稅務、公安等部門的行風監督員。
每年政協全會前,民盟常熟市委都要精心準備好大會發言和以民盟名義提交的集體提案。歷年來,民盟常熟市委在市政協全會上的大會發言共27篇,提出集體提案共72件,盟員個人提案474件。各基層組織和全體盟員反映了305條社情民意。24位盟員被市政協評為“為常熟發展作貢獻,為人民政協添光彩”先進個人。28件提案被市政協評為優秀提案並受到表彰。
所辦宣傳刊物《常熟盟訊》創刊於1988年,當初為不定期出刊。1995年變油印為鉛印。1998年為一季度出刊一期。1999年改為《常熟民盟》。2007年改為雙月刊。截止2008年12月共發行66期。
歷年來,民盟常熟市委被《人民政協報》、《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江蘇統一戰線網站》、《蘇州統一戰線網站》、《常熟政協》、《常熟統戰》、民盟上級組織刊物、市新聞媒體錄用宣傳民盟工作的稿件450篇次。
霍慰銘於2002年12月參加民盟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7人次參加民盟江蘇省第五至十次代表大會。40人次參加蘇州市第四至第八次代表大會,孫坤保擔任民盟蘇州市第七、八屆委員,吳國華擔任第九、十、十一屆委員,第十一屆常委。
歷年來,全體盟員獲得各級各類先進稱號的有350人次。
民盟常熟市委所辦光明進修學校於2000年6月成立,共舉辦18期劍橋少兒英語培訓班,組織800名學生參加全國劍橋少兒英語等級考試。在創建全國雙擁模範城市中,民盟常熟市委獲得雙擁先進集體光榮稱號。民盟常熟市委充分發揮醫衛界和法律界盟員的優勢,共開展義診和法律諮詢活動20次。捐助常熟理工學院外貿系、常熟市中、孝友中學等學校的貧困學生30人次。“六一”兒童節期間,向外地民工子弟學校捐書。四川地震期間,全體盟員向災區捐款53640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